APP下载

试析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视域下的网络反腐

2016-11-09高欣

2016年30期
关键词:网络反腐法制化效力

高欣

摘 要:网络反腐作为制度反腐的重要补充,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反腐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网络反腐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使得网络反腐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应该正确看待网络反腐的利与弊,对于网络反腐这一反腐新形式应对其加以完善以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反腐;制度反腐;效力;法制化

一、关于“网络反腐”

公众最愿意用什么渠道参与反腐?据2009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网在线调查(1983人参加)的数据显示:排在首位的是“网络曝光”,75.5%的人选择此项,接下来依次是:“举报”(58.2%)、“媒体曝光”(53.8%)、“信息公开”(48.0%)、“信访”(30.6%)、“审计”(30.1%)。①“网络曝光”远远超于其他的传统渠道,所谓网络反腐,是指我国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党和政府的防腐机构与广大人民群众反腐倡廉的新形式,即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在相关法律和政策规范下,党和政府的防腐机构与广大人民群众以网络技术为手段,进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举报腐败官员的腐败行为,以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反腐方式。①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作为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得到中国执政者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央党校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建》收录了“网络反腐”的词义。②网络反腐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从“表哥”、“房叔”、“房姐”的落马,再到“雷政富不雅视频”、“单增德离婚保证书”等热点事件,特别是从十八大以来,“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核查处理”成为腐败案件查处的一条新路径。

二、网络反腐“风靡”的原因——传统反腐方式的弊端

网络反腐兴起并风靡一时的原因固然与其自身的特点不可分,但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传统反腐方式的局限。反腐历来是一个备受重视的重要问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腐败的实质就是公共权力遭到滥用,而制约权力滥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制度加强对权力、配置的监督和制约,制度防腐一直是防腐的最为有效和最主要的方式。但近年来,网络反腐大有赶超之势,普通的公民更倾向于网络反腐的这种方式来参与到反腐中来,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制度反腐在当前阶段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反腐的需要,制度反腐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度设计不完善以及执行力不强上。③突出表现在一些党政机关在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临时制定一些制度来解决问题,这就造成了制度出台的过快、泛滥的问题,反腐效果差,并且制度的低效率使得大量的资源浪费在不必要的制度环节上;一些制度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相应的制度之间存在着很多的摩擦和矛盾,使得一些腐败问题处于没人管的情况,而一些腐败问题“万人齐管”、矛盾重重的情况之下,制度的效力难以发挥;除此之外,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中,很多的制度之所以没有很好的发挥效力是因为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向所谓的“人情”让步了,依靠人脉关系、人情联系通过“走后门”的方式来躲避制度法规的审查,这种现象在当今中国并不少见,这样的做法会大大降低制度的效力,并且削弱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给腐败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滋长的空间;而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设计使得一些权力机关的权力过大,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又难以得到制度的有效制约监督,最终滋长了腐败;以上都是制度反腐所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制度反腐的效力呈现不足的趋势,公民越来越倾向于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网络反腐。

三、网络反腐的技术特点

由于互联网渠道的特殊性,网络反腐有不同于传统的反腐形式的自身独特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后文所论述的网络反腐的优势和缺点产生的原因。

首先,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大量群体了解到信息。公民在网络上发布相关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消息传播到大众,因为受众的人群及其广,一旦一个事件进入到大众眼中就会立即引起很大的反响,迅速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和尽快解决,有利于贪腐案的及时审理,而且受众群体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大量的线索,以帮助案件的进一步审理。

其次,网络反腐受外界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传统的制度反腐的手段往往需要举报人和官员进行面对面的对质,这会使得举报人迫于压力而在选择是否举报时有所保留,一些涉案干部在接到相关消息后会试图去封锁消息,甚至对举报人员进行打击报复,这会给举报人员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网络反腐以其匿名性和不受时间限制的特点打消了举报人的顾虑,减少举报人所受到的外界干扰。

再次,成本非常低。只要有网络即可参与到网络反腐中来,参与成本十分低廉,无需上门,程序简单,消耗的物质成本以及心理压力成本都很低,减少了举报人的物质压力和精神成本压力⑤。

最后,以画面、声音等形式呈现生动形象。举报人将与涉案官员相关的图片或者声音、影像资料等公布在网络上,因为图片音频等非常直观性的证据会使民众更加贴切的感受到涉案官员的行为的卑劣,从而更好的激发民众参与网络反腐的热情。

四、网络反腐的“利”和“弊”

(一)网络反腐的优势

网络反腐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如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的落马,杨达才的落马源自于一个微笑,2012年,8月26日,陕西省延安市境内包茂高速公路安塞段发生特大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三人受伤。杨达才因在事故现场面露微笑而引起网友关注,网友进而通过搜索网络图片发现其在不同场合佩戴多款名表。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随后,陕西省纪委介入调查,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查处其存款超过1600万元。⑥网络反腐具有传统的制度反腐如举报、信访等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实际上,网络反腐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从杨达才落马的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到网络反腐的一些优势所在。

首先,网络反腐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形成舆论场,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从而达到反腐的目的,反腐效果显著。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某某在8.26特别重大道路安全事故现场“笑脸”的不正当行为和多次在公开场合佩戴名表的行为迅速地引起了网友的重视,引发了网民的集体讨论,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引起了陕西纪委的重视,从网友“围观”一直到杨某某落马一共仅经历了短短的27天。让人们又一次见识了网络反腐的威力,不同于纸媒、信访和举报等传统反腐方式,对网民而言,网络赋予他们更加自由、更加独立的话语权,网络的互动性增强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一旦网民在网络上通过发帖、发表评论文章、网络举报、发表博客等形式揭露腐败行为时,就会对相关部门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从而推动反腐工作的进行。

其次,网络反腐具有制度反腐所不能比拟的“阳光透明性”,在有效保护举报人隐私的同时,能够有效的腐败官员的后续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在网友对杨某某的巨额手表的来源提出质疑后,陕西省纪检委迅速介入进行调查,并因杨某某涉嫌严重违纪令其停职,其后于2013年9月5日获刑14年,杨某某腐败案告一段落,从纪检委介入调查后,网民也并没有停止对这一事件的关注,持续监督关注到此案结束。网络反腐具有十分重要的“阳光透明性”,一旦在网络上引起网民的关注,整个案件的走向都在大众的视野监督之下,有效地防止有些官员通过“走后门”等方式逃避法律制度的惩罚,从这点来说,网络反腐是制度反腐的十分重要的补充。

再次,网络反腐是一种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对于官员有着极大的震慑作用。在杨某某案件客观上对一些官员的贪腐行为起到了一定的警戒作用,使官员在公开场合的“炫富”行为有所收敛,但还没有能从根本上威慑腐败行为的产生。这就涉及到网络反腐的另外一种方式——检举,即网民本身对贪腐官员的一些贪腐情况有所了解,在掌握一些实情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对相关贪腐官员进行检举,从这个角度来说,因为在网络反腐的框架下,很难有机会去“搞一些猫腻”,结果往往是不可逆的,作为持续性的长效机制的网络反腐对于官员是具有十分大的威慑作用的。

最后,形式多样,参与成本、门槛较低。以杨某某案为例,网民通过在网络上收集照片、发表博客微博等方式进行揭露,只需基本的电脑技能和识字能力即可有效地参与到网络反腐中来。实际上,进行网络反腐的形式非常多样,论坛、微博、微信、博客以及在相关的政府网站上进行举报等都可以有效地进行网络反腐;而且网络反腐的参与成本与门槛都是非常之低,大大地降低了以往公民参与反腐的难度,能够激发公民的参与网络反腐的热情。

(二)网络反腐的弊端

网络反腐有很大的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网络反腐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对于网络反腐的这个新形式还需客观地看待,以下对网络防腐的弊端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网络反腐有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不负责任地将他人的隐私公布在网络上,很容易造成对他人隐私权的恶意侵犯。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微博年度报告》显示,其搜集到的24起影响较大的2012年反复案例中,非谣传误传的为15个,占总数的62.5,也就是说将近四成是有误的。⑥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将并没有腐败情况的官员的隐私也被公布在网络上,比如房产、资产和家庭子女情况,严重地损害了未涉案官员的隐私权;另外还有很多因为私人恩怨而恶意陷害、骚扰他人的案例;目前对于隐私权的侵犯也成为网络反腐广受人诟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其次,一些网民在进行网络反腐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很容易发表一些想当然的、激进的甚至不负责任的言论,从而引起国家、社会的不安定。网民在进行网络反腐时,由于一时气愤难忍或其他原因而发表一些不正当的言论,由对腐败个案的愤怒转移成为对整个体制、乃至党和国家的攻击和毁谤,这时网络反腐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过快,再加之网民的素质本身参差不齐,对于这样的不正言论的传播很容易听之任之,这种情况过度发展最后会导致公民对于体制、对国家失去信心,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安定。

最后,网络反腐在网上公开信息后,会使相关的涉案官员提前有所准备,相互串供,甚至向国外“出逃”,增加后续办案的难度⑦。通过对以往的网络反腐的案例的研究,可以看到网络反腐一般是以一个事件为契机,通过网友的不断讨论,使得舆论逐渐扩大,最终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整个过程是清晰透明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清晰透明性”,也给涉案官员进行“串供”甚至“外逃”提供了时间和机会,给司法部门进行办案增加了难度。

四、怎么看待网络反腐

网络反腐作为制度反腐的重要的补充,因其自身的优势在反腐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但应该注意到的是,网络反腐自身也存在这一些弊端和问题,使其反腐作用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对于网络反腐这一反腐新形式应对其加以完善以达到更好的反腐效力,加强网络反腐的法制化④、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的相关法规和制度规范,防止“网络暴力”的出现,对于虚假举报等行为给予惩罚,对在反腐中做出贡献的人给予奖励;政府还需在网络上建立专门的反腐通道,任命网络专业人员及时对于网络反腐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提高网络反腐的效率;同时加强对于网民的相关教育,使其更好地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网络反腐的政治参与。作为反腐的新形式,网络反腐是制度反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网络反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反腐方式的重大作用,如何将二者更好地结合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反腐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于网络反腐的问题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讨论,本文只是就作者所掌握的知识和资料提出的一些关于二者关系的一些浅薄的认识,其中很多内容和观点都有待商榷,希望通过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相关资料的整理,能够对这个问题进行相对更深层次的研究,请老师进行指导,谢谢您。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

注释:

① 李尚旗.《从民间到政府:网络反腐的路径分析》,理论探索,2011.03

彭晓薇,《论网络反腐》,求实,2011.3

② 详见百度百科词条(网络反腐)

③ 田旭明,《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互促》,《理论探索》,2013年第3期

⑤ 邹庆国.《网络反腐:兴起缘由、价值解读与风险防范》,政治与社会,2012.04

⑥ 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⑦ 杜治洲.李鑫.《我国网络反腐的主要特征——基于217个案例的实证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4.06

⑦ 马莉.《网络反腐的影响路径及传播方式研究——基于十八大以来的网络反腐案例》,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4.06

④ 杜创国.《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机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01

参考文献:

[1] 唐晓.杨帆.《政治科学基础》.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12

[2] 李尚旗.《从民间到政府:网络反腐的路径分析》,理论探索,2011.03

[3] 郑又贤.《对新形势下“网络反腐”的新思考》,《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02

[3] 彭晓薇.《论网络反腐》,求实,2011.03

[4] 邹庆国.《网络反腐:兴起缘由、价值解读与风险防范》,政治与社会,2012.04

[5] 马莉.《网络反腐的影响路径及传播方式研究——基于十八大以来的网络反腐案例》,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4.06

[7] 杜治洲.李鑫.《我国网络反腐的主要特征——基于217个案例的实证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4.06

[6] 杜治洲.任建明.《我国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1.03

[9] 田旭明.《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互促》,《理论探索》,2013.03

[7] 张亚明.赵扬.李新华.《中国网络反腐机制:现状、困境及路径选择》,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11] 毛王芳.《自媒体时代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与路径优化》,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05

[12] 周育平.《“网络反腐”的利弊分析及展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2

[8] 杜创国.《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机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01

[14] 胡杨.《网络反腐的制度化路径分析》,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5] 向婉.《网络反腐制度化探析——以杨达才案为例》,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3.05

[9] 张亚明.《中国网络反腐体系构建与路径选择》,理论探讨,2011.01

[17] 李斌.《“网络反腐”的政治学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9期

猜你喜欢

网络反腐法制化效力
债权让与效力探究
保证合同中保证人违约责任条款的效力研究
人肉搜索与网络反腐“联姻”的原因分析
网络反腐渐成反腐倡廉新战场
谨防严肃的反腐变成网络狂欢
论行政审批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土地交易程序的法制化
论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论合意取得登记公示型动产担保时的登记效力
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