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性事件中的微博传播效果分析

2016-11-09华姝

2016年30期
关键词:微博自媒体

华姝

摘 要:网络与传媒业的融合正在重构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格局,自媒体发展迅速,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和话语权,微博就是典型的自媒体。微博是web2.0的重要表现形式,内容更加短小、精简,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突发性事件难以预见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以及地域性的特征决定了突发性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微博的出现给中国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微博在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初期发挥着巨大的正面作用,其快捷性、门槛低、话语权分解、互动性强的特点是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的优势。但是其特点也可以成为谣言滋生的基础条件。微博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在突发性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传播信息,也可以成为谣言的滋生地,引发二次危机。

关键词:突发性事件;自媒体;微博

互联网自出现以来就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其海量的信息储存能力和惊人的发展速度让各行各业不得不把目光聚集于此。网络与传媒业的融合正在重构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格局,自媒体发展迅速,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和话语权,微博就是典型的自媒体。

纵观新闻发展史,报纸的普及花费了几百年的时间,广播和电视的出现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才逐渐被大众熟知,而微博从诞生到普及仅用了几年时间。根据微博2015年发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显示,截止第三季度,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2.12亿人,较上年同期增长48%,9月的日均活跃用户数达到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0%。①本文通过对突发性事件中微博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微博作为重要的自媒体工具,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微博的诞生与发展

微博是web2.0的重要表现形式,区别于以往的传统博客,微博规定每一条内容必须在140字以内,内容更加短小、精简,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分享、传播、获取信息,实现即时分享。常凌翀在《微博开启全民写作时代》一文中概括了微博的多方面属性,他指出微博客是媒体,是生活圈,是消息源,是消费导购平台,是一个简单在外,复杂在内的媒体化、社会化、融合化的独特传播平台。②随着微博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微博用户群逐渐稳定,并保持持续增长。

追根朔源,微博是舶来品,它的开山鼻祖是美国的Twitter网站。Twitter规定了微博的核心概念,规定了140字的发布规则,其即时性、快捷性与互动性的模式革新了互联网使用习惯,将互联网变成了一个社会化的平台。这种移动的社交网络服务在全世界都非常流行,Twitter的成功吸引了国内许多创业者的目光。但是,真正让微博在国内发展壮大的是新浪微博,新浪微博背靠国内重要的门户网站新浪网,凭借其成熟的运营经验和技术支持,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微博发展的领军者。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网、南方周末等媒体相继开通微博,通过这个平台发布新闻信息。微博开创了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在提高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新闻采访与写作方式的变革。微博与传媒业的融合逐渐发挥出强大的聚合效应,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新闻生产力。

二、突发性事件中微博传播的两面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法》将突发性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釆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③突发性事件特征包括难以预见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地域性,这样的特征决定了突发性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虽然中国新闻媒体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微博的出现给中国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微博传播正面影响

微博传播具有发布信息快速及时特点,微博的普及让信息发布门槛降低,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分散了话语权。微博整合了手机客户端、桌面客户端、网页端等多种传播渠道,使得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只要你的手机或电脑能上网,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发布信息,没有逻辑和文采的限制,降低了内容创建和信息发布的门槛。其他网民还可以通过转发和评论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微博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信息发布的平台,每个人既是信息的生产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打开微博搜索关键字,这是一个帮助大家了解信息的十分便捷的平台,人们高效裂变式的转发使原本不全面的信息逐渐清晰,在转发的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也可以发布原创微博进行讨论,每一个转发和讨论的人都是自媒体,他们参与到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来,使微博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突发性事件的不确定性使记者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为受众提供最新消息,这种在时间上无法跨越的障碍一定程度上造成新闻事件的信息匮乏。毋庸置疑,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在传统媒体短暂性失声的时候,微博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在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只要有一部手机,当事人就可以利用微博对事件进行报道,发布事件的最新消息。事件的亲身经历者发布的第一手信息是最具真实性和实效性的信息,这些信息同时也会为传统媒体的报道提供新闻信息和采访对象。

微博的信息传播交互性强,集信息的发布和反馈于一体,微博用户既是传者又是受者。每一个微博的用户都有发布信息和接受信息的权利,他们可以对任何用户发布信息的进行转发或者评论,极大增强了微博的互动性。众所周知,传统媒体的信息反馈比较滞后,微博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其转发和评论功能让用户可以即时地提出自己的反馈意见,弥补了传者与受者信息传递的时间差。

(二)微博传播的负面影响

微博逐渐成为重要的新闻信息发布平台,虽然其为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是,微博在传播中所暴露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如果不实消息被大范围传播,虚假的微博信息会给事态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后果,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微博在时效性上远远优于传统媒体,但是这个特点也让微博成为了谣言大量滋生和蔓延温床,显示出微博传播的短板。微博在突发性事件发生之后首先发声,这个时候传统媒体还无法辨别消息的真假,已经发布的信息就会得到公众的信赖,并被大量的转发和评论。由于网民数量庞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谣言往往会像滚雪球一样,在用户之间迅速传播,形成负面的、消极的舆论氛围,为政府和媒体开展工作带来困难,并且有可能激化社会矛盾。

三、结语

媒介融合势不可挡,微博迅速及时的报道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不仅为传统媒体的报道提供了新闻信息,还提供了重要的采访对象。由此看来,微博在突发性事件的传播和报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微博在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初期发挥着巨大的正面作用,其快捷性、门槛低、话语权分解、互动性强的特点是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的优势。但是其特点也可以成为谣言滋生的基础条件。微博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在突发性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传播信息,也可以成为谣言的滋生地,引发二次危机。如何更好的发挥微博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作用,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注释:

① 数据来自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5年度微博用户发展报告》

② 常凌翀.微博开启全民写作时代[J].现代视听.2010年第1期

③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法[EB].2007

参考文献:

[1] 王巧娴.突发性事件微博传播的正负向作用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4(4)

[2] 蔡晓婷.突发性事件中的微博客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11)

[3] 胡铃.微博在公共事件传播中的特征与功能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4] 孟令俊.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传播与舆论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 卿立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微博自媒体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