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新挑战

2016-11-09罗思涵

2016年30期

罗思涵

摘 要:新常态下实体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对我国的传统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服务、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均提出了与之更加严格的要求。纵观我国的金融体系,我国的金融体系的效率与风险防范综合管理水平和能力总体上说趋于偏低,与我国金融价值创造的目标还相去甚远。在当前我国的经济体系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与我国的金融管理水平,是符合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要求。我国的金融在转型升级面临的严峻挑战主要反映在金融发展理念和部门经济利益调整效率上。

关键词:新常态;中国金融系统;新挑战

当前,我国整体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期、提档换速期也是我国经济进入了深水期。201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十三五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复苏,从而有效摆脱经济不平衡的局面,也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一、在新常态下我国的实体经济对金融体系所产生的影响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正在不断的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中,我国的实体经济也随之经济的发展环境不断的与之相适应,同时与过去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变化将会直接对我国的金融整体体系产生长久而深远的意义。

二、我国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

1、海外市场的持续萎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尤其是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所受的影响最大,使得各国经济持续处于低迷的发展状态,经济的活力受到了影响。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环境下,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以美国、德国、法国、英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大力推行再工业化,这样一来极大地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1995年-2000年五年期间,我国年均出口增速保持在10%,2001年-2010年期间平均出口增速接近28%,2011年-2014年年均出口增速均为8.7%,而2014年出口增速仅为6%。从这些数据可以清楚的看出,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非常巨大。这种情况不仅仅在我国显现,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也所受的影响也同样的巨大,但是这些东南亚邻国人力成本低下的优势也开始逐步得以显现出来,这些东南亚国家所生产的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开始向我大陆返销,这样就严重挤压了我国国内市场。使得我国的上述优势产业失去了其优势地位。

2、伴随这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原材料、能源以及环境总体价格的持续上涨从而让我国的实体经济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大了企业的压力。

3、人口结构性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国家之列,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逐年加快,这就促使了消费观念和服务需求的改变。

随着“90后”、“00后”的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普遍存在着自我的认识度明显增强,网络生活成为了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他们追求时髦,不走传统的发展模式而是另辟蹊径,过着我行我素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人群消费的观念下,对我国的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趋势

为了更好的应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现在,未来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将呈现如下特征。

1、我的实体经济将要改变传统的依靠规模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向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主。换句话说,企业将要打破依靠生产规模盲目扩张做大同类产品市场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向多渠道寻求机遇,为客户群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服务发展。这样将会出现企业的竞争对手更加具体化,批量生产成本低,转变为差异化、人性化的优质服务。

2、转变传统的依靠吸引外资的方式,进而向大规模的走出去。这样的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实体经济发展模式,未来我国的企业不断的走出国门的现象将会是一种常态化。2014年商务部一份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了第二大对外投资贸易国。随着我国经济体量、质量以及融入全球经济程度的不断提高,把传统的大规模的商品输出进而转向为大规模的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模式,这不仅仅是体现我国经济结构出现的不断优化,更是增强我国多元化经济的必然结构,同时也是进一步深化国际交往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将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让外国资本流入我国市场,这样一来我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过税收优惠、免费出让土地、降低贷款门槛等多方举措。到哪但是从依靠吸引外资慢慢发展成为我国企业也不断地走出国门资本外出,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我国的企业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如何更好的提升自主竞争力,使得走出去的企业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中表演得更加出色。

3、创新驱动经济转变传统的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在传统的主要依靠投入资本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以及产能严重过剩。虽然在短期的一段时期内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还是主要的发展模式,但是在科技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大力发展的创新成果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增长的最大潜能。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将会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依靠科技推动企业产品向特色化和高端化发展,不断加快企业的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平台创新、研发投入以及相应的技术储备等科技创新建设,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

四、对金融体系的要求

1、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将金融机构的服务重心下沉。我个在工业化的早期,企业的发展模式是依靠高投资、注重化工主导为特征。我国金融更多注重的是工业、建筑业、大规模制造业等。从某种程度上说将可能成为影响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然而,新型主体,中小企业将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主力军,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金融体系要更多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产品、为交易双方创造更多的资产管理、避险、投融服务,有效帮助企业增强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能力和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总之,在新常态下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对我国金融体系服务质量、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机构风险管控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南雅中学)

参考文献:

[1] 张承惠.新常态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新挑战[J].金融研究;2015年第2期。

[2] 向 红.经济新常态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5年第6期。

[3] 潘敏.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体系面临的挑战[J].金融研究;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