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2016-11-09李冬

2016年30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道路

李冬

摘 要: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地探索。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的探索围绕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则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展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建立新政权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关于新中国的蓝图,我党早在延安时期就有过探索,但更多的是理论上的探索。随着革命胜利,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有急需通过制度来将蓝图变为现实,就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定哪些大政方针作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为准则等内容制定法律制度。为此,我党诚邀各民主党派635人组成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党与各民主党派就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实行什么样的治国理政方略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最终成稿于9月29日的政协会议上予以通过。纲领对我国的国体、政体及组织原则、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项方针政策做了详细规定。这一纲领是具有根本性质的临时宪法,是党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前提,是新政权的制度保障,为党的治国理政确定了政治框架。

这一政治框架虽然为党建立新政权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要巩固新生政权,要使这个饱受战争破坏的国家重拾生机与活力,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考验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军事问题,而是与之相比更为复杂的经济问题。由于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一些人质疑党这方面的能力,甚至有人说中共的胜利不过是昙花一现。然而,党仅用三年的时间,尽管期间还发生抗美援朝战争,到1952年底成功的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提前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在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的这一过程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这答卷并不是终止,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党在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即“一化三改、一体两翼”[1]。

这是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提出的第一个路线,正是在这一路线的指导下,党首先指导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随后又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党治国理政朝着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奠定根本的制度基础,为当今中国一切发展可能奠定根本的政治前提。

(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全程后,党努力探索和开辟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八大,成为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为什么这么说?一是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意味着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提出了党的根本任务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二是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进而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分两步,第一步: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初步实现工业化;第二步,再用几十年时间接近或赶上世界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是,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四是,探索改进经济管理的方针政策。五是,强调扩大人民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六是,明确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方针。七是,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方针。八是,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

从这几方面可以看出,八大路线是我党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八大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各个领域继续探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但它也有局限,未能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对于建设速度问题,也未能从实际出发,在党的建设上虽然提出反对个人崇拜、贯彻民主集中制但没有从制度上加以解决,对待知识分子的估计较1956年又倒退了,这一倒退集中体现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中。

为使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八大提出要在全党开展整风。1957年,党邀请民主党派人士帮助开展党内整风,整风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整风过程中,发生了极少数右派向党猖狂进攻的复杂局面,为了反击他们的进攻,6月份整风转向反右派斗争,这种反击和斗争是必要和正确的,但是,党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做了过分严重的估计,扩大了右派的打击面,导致了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党的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的正确判断由此改变,这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发生曲折。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政治上出现偏差的同时,经济上也出现了错误。典型代表就是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经济上的这些政策都带有浓厚的“左”倾冒进的因子,使得本该继续向前发展的经济,越发展越糟糕。1966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将这些错误推上了顶点。党的治国理政与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一同进入曲折发展时期。

二、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7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也就是国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的前提下,这一时期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集中体现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所发表的系列讲话中,在这个讲话中邓小平回答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及改革开放的疑虑,对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开启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

1992年的十四大对于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体现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明确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受住了9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妥善的处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一直到2012年,中共中央找准历史方位,抓住战略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十八大后,党中央带领人民在经济上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稳中求好稳中求优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海洋强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组织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十一个方面,全面开启党治国理政的新进程。

(作者单位: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道路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