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6-11-09吴炎军
吴炎军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从阅读课的情境设计开始,到阅读课的充分互动,再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步一步来熏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设置情境,梯度设计,课前认真备好阅读课
语文教师在进行备阅读课时候,要充分认识到阅读课要设计好梯度。阅读课的梯度设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对于文章的初步认知,包括字词句的划分;二是学生对文章材料中重要信息的提取;三是学生对文章材料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加以分析概况,必要时候要懂得鉴赏评价等。根据这三个梯度设计,教师备课应该在每个阶段设计不同的问题加以引导。另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以体现不同的学生的特长。例如有的学生爱好思考、有点学生善于辩论、有的学生善于表演、有的学生爱好观察……教师应该整合他们各自特长,发挥他们优势,最后形成强大的合力,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性得到极大发挥,他们的专注程度、思考深度得到最佳状态。
二、积极引导,民主参与,课堂上形成充分互动
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是取得较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互动的过程也就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教师在上语文阅读课时更需如此,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民主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金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哪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管齐下,全方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就像其他能力一样,需要不断培养,逐步提高。根据语文阅读教授的不同阶段,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分为这几个步骤:
第一,积累阶段。阅读的积累包括基础知识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思想感情的积累等,同时还包括文化常识、生活经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积累,这些积累有助于学生去深刻理解阅读材料及其背后的文化、生活背景。
第二,理解阶段。阅读材料通过语言的形式,最后要达到“理解”的目的。为此,培养学生判断、分析、综合思维力和想象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力。这就需要将句群的分成各个句子来判断,对于其本身的真假对错做出认知判断。二是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分析句子,综合材料,这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是为了深入理解文章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综合是在分析基础上,把分析出的特征和思想进行综合考究的能力,二者互相离不开。三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联想是由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阅读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联想,教师甚至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让自由的思维任意遨游。
第三,评鉴阶段。这就是对文章材料进行评价和鉴赏的阶段。评鉴阶段是阅读的较为高级的阶段,这需要阅读者掌握一定文化背景知识、语言专业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评鉴文章作品的能力,必要时候让学生写成小评论,在评论中各抒己见。
总之,语文阅读能力关系到学生其他学科阅读的理解,特别是类似文科性质的历史、政治习题与语文的阅读能力关系更大,所以,让学生提高自己阅读能力十分必要和重要。除了课前设置问题,认真备课外,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要做好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理解积累和评鉴积累,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