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具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所起的作用
2016-11-09刘仁鑫
刘仁鑫
新课程教育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已经开始在运用学具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但是现阶段教学中学具教学仍然存在不足,以下是笔者作为教师分析出来的学具教学中的不足和学具教学起到的作用。
一、学具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不足
1.自制的学具没有从科学性出发。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已经在利用学具进行教学,但是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把握它的科学性,只是在课堂中利用手中有限的工具现场制作学具,并没有精心的在课前进行准备,进行测量和计算无法保证得出的结论是否存在误差,更没有注意到学具得出的结论哪怕有一点点误差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所以自制学具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出发。
2.自制的学具没有从可行性出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学具是总是担心太简单,给学生讲不明白,一味制作复杂的学具,在制作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制作需要花费的时间、金钱和材料等等,这些都需要在课前考虑好能否可行。
二、学具教学对课堂起到的作用
1.有效利用学具教学帮助学生记忆数学概念。小学数学想要在实践中运用得好,必须是在记住数学概念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小学生年龄小,对于死记硬背的概念很难牢记,这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学具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话语。比如在学习《平均分》概念时,教师可以把课前制作好的五颜六色的千纸鹤拿上来,有12只千纸鹤,怎么公平把它分给小学生呢?小学生一看是五颜六色的千纸鹤,注意力马上吸引力过来,进行动手摆放,有的学生分为2和10;有的分为7和5;有的分为6和6。这时可以反问小学生,这里面哪个摆的是正确呢?学生认真看全部的摆放,思索出是6和6。这样不仅锻炼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和大脑思维能力,也让小学生自己动手把平均分这个概念点从抽象变为具体,从而掌握数学知识。
2.有效利用学具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数学运算。小学数学的运用一直是数学中的难点,也是学生觉得最无趣和乏味的点,说到运算可能有的小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觉得是无法跨越的鸿沟。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找到原因解决学生学习的困扰。比如在学习“一位小数点”时,9÷4等于多少?这时需要小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学具来计算,所有的学具便是捆好的粉笔,可以分为2捆,剩下1个1,用1÷4等于0.25,这样便算出来结果是2.25,但是答案是要1位小数点便是2.3。这样的计算方式既简单又明确,同时要引导小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大脑要同时运转,便可以得出结果,引导小学生计算时如果是比较简单的题目可以自己用学具来计算,如果比较难的计算题,可以把运算题自己分解开就像上面的9÷4一样,这样小学生通过学具学到了运算题的技巧和方式,锻炼了学生的大脑思维能力,使小学生愿意去思考,愿意去解答小学数学运算题。
3.有效利用学具教学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能力。雷锋曾经说过:“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所以在教学中也是一样,不仅要教师和学生互相合作,最重要的是学生间的合作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更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从小学去抓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更要把小学生间的团结合作放到教学任务中,让小学生们在太阳下齐开放。比如在课外数学讲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化学习,在学到乘数一课题时,比如2×3×2时,所用到的学具是拔河比赛的绳子,可以把全班分为2组,进行拔河比赛,用教师出题的结果两边选取相同的人数进行比赛,这时有的学生在给队友念题目,有的在计算题目,有的念出结果,有的在组织队友进行比赛,这样不仅在游戏中学到了数学知识,也使学生间的合作越来越默契。所以利用学具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从小就具有合作的能力,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需要继续传承下去。
学具教学有促进教学效率的作用,不仅能够真正的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来掌握数学概念和数学运算题,更可以团结小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使小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自觉自愿的去总结学习数学的技巧,从不知所学到灵活运用过渡,从而发生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