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2016-11-09张卯根
张卯根
在新课标改革下,提升初中教学的有效性,创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所在。但是传统的教育思路和方式还在影响着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将教育引向一个恶性循环的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弊端,并进一步分析了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当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弊端分析
1.过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如果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就会使得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降低,教学思想是构成课堂的重要部分,同时,思想决定行为,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就会影响行为的准确性。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中,通常服务于应试教育,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并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在新形式的背景下,学校如果只是负责传授知识,这样的教育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当下的形式需求。学校要紧紧围绕知识体系,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在教学上,充分改善教育方法,才能够提升人才的使用效应。当下,很多初中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带来的更多的是负担。
2.教育手段的单一。教育手段过于单一就会使得高校课堂无从构建,教学模式的运用会影响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往的教育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多少,而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好坏。通常以联系的形式来烘托知识点,课堂气氛不好,所以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会下降。主体作为课堂探究活动的重点,探究活动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地融入课堂当中,而是游离在课堂之外。在一些探究难度大的问题时,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也只是邀请个别学生来参与,整个课堂缺乏整体性的互动。
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堂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学生为本,利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行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一定的基础上可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课堂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课堂,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为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做准备。在具体的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同时,教师也是数学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扰,学生究竟能不能掌握相关内容,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换位思考。教师有时候可以试着与学生进行换位教学,试试看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学水平,这对于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2.建立情景课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大量的数学知识飘荡在我们的周边,通过这些内容入手,将生活经验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添学生的学习情感,让他们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不会再感到枯燥和无聊。建立情景课堂,使得学生提升对数学的应用能力。通过建设情景课堂,使得课堂内容、任务更具感染力。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利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就,这样学生在吸收、理解知识点方面更具成效。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建立并保持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必须让学生产生数学表现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展开数学教学活动。当然,教师也需要以此为原则,设立生活化的情景,让知识走进生活,让生活中充满知识。新课标对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育中,要让学生们掌握对生活有用的数学知识,并且要能够对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个人的教学方式,让自己的教学主动向生活靠拢。
3.利用多媒体教学。教育手段走向多元化,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教育占据了重要位置,并且在实际运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具有一定特殊性质的数学教学,充分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方法,传播具体的知识、技能和技术,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如果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与优势,必然可以使数学教学质量大大提升。但是在利用多媒体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多媒体只是教育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如果整堂课都以多媒体为主,那么必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多媒体的利用要采取适度原则,提升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理解、实践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不断改革的当下,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要实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建立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模式。在教育上,不能太过心急,要让学生切实有效地掌握学习的方法、思路,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