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门户网站界面交互设计研究
2016-11-09王聪
王聪
西北工业大学(西安 710000)
高校门户网站界面交互设计研究
王聪
西北工业大学(西安710000)
信息时代里的高校发展必须加大信息化的建设,高校门户网站作为外界了解高校教学、科研、文化、服务等多方面内容的核心“窗口”,对提高高校的整体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往的高校门户网站界面设计已不能充分体现高校的特色和各项信息服务,交互式设计应运而生。基于交互式设计的高校门户网站界面设计优化了界面结构,提高了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促进了高校与社会各界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文具体分析了高校门户网站界面交互设计,以供参考和借鉴。
高校;门户网站;界面;交互设计
新媒体时代里的高校发展,需要以高校门户网站为载体,将高校的工作状态、形象等诸多方面及时的对外发布,以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强化高校与外界的交流合作。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较快、互动性较强,使得高校门户网站界面设计中存在的布局单一、友好性较差、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感不强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使门户网站的重要作用得到切实的发挥,需要采用交互式设计理念来完善门户网站界面的设计。交互式设计的主体思想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以新的视角体现了设计的本质,进而得到了设计理论界与实践界的高度关注。基于交互式设计理念的门户网站体现出了体验感以及平等、对话、交流平台,平衡了设计的深度、广度以及良好的容错性与适时等内容,提高了校园网站的建设水平,增强了校园网站的服务能力。
1 交互式设计理念的简单介绍
交互设计技术反映在人们的思维层面就是交互设计理念,其革新了技术、生活与思维方式,转变了人在设计中的被动局面,增强了使用者与设计师及产品间的交流。
整个设计环节体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包括分析、预测、定义、规划、描述、探索等内容,彻底改变了人与设计产品之间的冷漠关系交互式设计倡导的是体验、沟通交流的思维方式,以用户为中心,将用户任务作为目标导向进行设计;以体验为设计观念,重视内涵设计,拓展了设计对象,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探索设计产品、人与相关物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交互式设计涉及到的学科范围广泛,包含了管理学、心理学、图像学、教育学、互联网等,在人文、社会、经济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基于交互设计的高校网站设计流程
认识用户群体、提取交互设计元素、确定网站风格、版面设计、网站功能分区等是交互式校园门户网站界面设计的主要步骤(详见图1)。
(1)认识用户群体
各个用户操作界面的体验与交互设计感是存在差异且具有主观性的,但高校门户网站的用户群体相对稳定,可以实现认识用户群体并挖掘其共性,共性的挖掘源于用户对不同设计元素的满意度调查。师生、家长以及相关教育组织机构等是高校门户网站的主要用户群体,据调查数据显示,其共性需求主要有完善界面传播机制和信息传达的有效性,使学校的信息或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可以通过更加快捷、简便的方式来获取。
(2)确定交互设计元素
网页整体版面的主题思想就体现在设计元素中,线、形、色彩、纹理及空间安排等是网页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体现在高校门户网站界面设计中指的就是学校LOGO、各种图片与文字信息、功能分布区符、色调等。交互设计元素的确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明确元素的选取范围,如字体、图形大小等,进而将共性元素提取出来。
(3)形成主题风格
所谓的主题风格就是网站上能够直观表现高校各项内容的代表性视觉印象,也可以是说就是网站的整体外在形象,可以为用户提供最直观的视觉体验。学校的历史、办学及专业特色等综合信息是校园门户网站界面最基本的主题风格内容,再将这些特色结合用户满意的设计元素,确定最理想状态化的风格。
(4)版面设计
交互式设计的版面特点在于交互性较好的界面设计,可以为用户群体提供多种方案,确保用户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与自己相关的校园重要信息。比如说,师生及家长用户,学校概况、最新公告及校内新闻等最有价值的学校信息是此类用户关注的内容,就应以较为醒目的方式置顶;像登录系统等次要的信息与功能就应设置在次要的位置,以此类推。
(5)信息功能分区
信息的双向传递是交互式网站界面设计的主要方式,所以必须确保信息功能分区的完善,明确呈现各项信息。交互式设计校园门户网站的信息功能分区是在版面设计的基础上将用户兴趣点深度开发,采用栏目或板块的形式呈现给用户,通过快速筛选获取有用信息。基于交互式设计的高校门户网站应根据用户需求的调查结果来进一步设置并调整优化受访版面分区,比如说增设“优势学科”等内容,形成统一、快速浏览机制。
图1 设计流程示意图
3 基于交互式设计思想的校园门户网站设计
3.1体验感与创建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设计理念
(1)体验感的设计
现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多元化,使得“体验”逐步成为当下时代里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体验的基本内涵已在创新、适应陌生性的基础上成为一种知觉和心理的满足,进一步落实为一种对新的事物、服务或观念的实际行为和过程。用户是发生体验行为的主体,而产品,这里指的是网站是发生体验行为的客体,用户的心理预设、探索求新及其他心理,通过使用网站呈现出来从心理到行为的复杂活动就是我们所说的体验。
在校园门户网站界面设计中,适用是对用户心理诉求的满足,比如合适、高效、友好、满意等,这种满足除了界面美感设计,还体现在是否具有方便的导航策略,是否设计了合理的信息架构,是否能实现丰富的功能,以及用户需求的满意度等方面。体验感在校园门户网站界面中的设计,除了用户对网站的心理和行为的体验,还包括网站与用户的交流,即用户通过网站进行探索和尝试,在此过程中合理维持自然匹配和预设用途的心理比例。为了有效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设计时应运用功能定制、界面定制、浏览记忆、服务定制等主动自适应调整策略并适时提供有效的帮助信息。
(2)创建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设计
基于交互式设计的校园门户网站界面应设置适度的对话交流版块,承载交互功能的实现,此版块也是实现网站与用户平等、友好以及交流关系的重要媒介,更是用户进行情感宣泄和发挥不满情绪的重要渠道。从社区、评论等网站中的独立版块,到博客、微博、轻博、论坛等新兴网站类型的对话交流版块的设置上,足以说明各类网站高度重视与客户间良好的对话交流。高校门户网站界面设置可以增添“校园俱乐部”和“校园社区”两个独立的版块来获取用户对校园的反馈信息。
3.2平衡深度、广度,容错性、适时帮助系统的设计理念
(1)深度、广度的平衡设计
树形结构是网站信息架构设计的主要形式,网站界面的深度指的是界面的级数,将网站首页比作一棵树的形态,树干就是二级界面、树枝就是三级界面、树叶就是四级界面;网站界面的广度就是网站首页可达到的二级界面的数量。若网站界面的深度过大,就会出现经多次点击才会达到需求界面的情况,对于用户来说费时费力,信息获取不快速、便捷;若网站界面的广度过大,就会出现首页标题杂乱无章的现象,降低了互斥性,用户经验中的分类标准与网站界面分类标准冲突,造成用户盲目浏览信息,找不到重点。因此,完善的校园门户网站界面设计,应结合交互式思想平衡好网站界面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设置合理的控制按钮,匹配信息的显示,以便快速、准确、便捷的找到需求信息,提高信息检索的有效性。此外,合理应用TAG技术在校园门户网站中设置有效的信息与服务搜索工具,有效降低误差,快速、便捷的找到需求信息。
(2)容错性设计
我们根据用户对网络的熟悉程度细分为新手、中间用户及专家用户3个层级,就算专家用户在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网站时也会出现不同的错误。所以网站容错性设计是重要的一环,一来允许用户存在错误的操作,采用逻辑与文化常识等方面的限制性设计来引导用户,减少用户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二来设置防止用户犯错误的预警提示和应急解决机制。在用户对网站的操作中出现执行毁灭性操作时及时提醒用户确认;在用户错误操作网站时应及时提醒用户终止错误。对于错误的操作应设置撤销操作流程,或者提供纠正的机会、方法和正确步骤,而非被迫退出网站或滞留在网站中。
(3)适时帮助系统的设计
帮助系统的完善设计是体现一个网站是否优秀的重要参数,帮助系统设计指的是在用户进行网站操作时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可以根据帮助系统的正确指示,按图索骥来寻求解决途径。通常帮助系统涵盖使用指南、参考手册、疑难解答、术语解释等部分,同时完善的帮助系统设计还要包括错误操作的修改建议、毁灭性操作的提醒等适时的预警机制;网站助手的功能设置等,为用户在不知所措或操作错误的时候提供及时有效的显性帮助;还应包含信息介绍、观念改变、知识拓展、快乐体验等各类隐形帮助。高校门户网站界面交互式设计应采用“一对一”的模式,当用户在进行校园网站操作时遇到上述问题,可以当场提问网站管理者,获得即时反馈,提高了网站的针对性及工作效率,进而更好的为校园的发展服务。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交互式思想的高校门户网站界面设计能够极大的提高网站的服务性能和工作效率,为高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强化了校园信息的服务,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于振玺,齐江华.浅谈高校门户网站UI设计现状及新表现[J].戏剧之家,2014,07:266.
[2]许鲁彦.基于交互设计的高校门户网站设计[J].软件导刊,2014,11:87-89.
[3]肖海鹏.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门户网站设计[J].硅谷,2011,20:103+95.
[4]闵伟,丁耀.高校门户网站人性化设计的调查研究——以闽江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9:22-24.
[5]陈卓,杜学元,卜东东.从高校形象塑造谈地方高校门户网站建设[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1:48-50.
[6]孙荣,王菊.高校门户网站视觉界面色彩运用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9:27-30.
[7]陈祖琴.改进高校门户网站可用性的建议[J].电子商务,2013,08:77-78.
(责任编辑:兴安)
P315.69
A
1003-3319(2016)03-00072-03
10.19469/j.cnki.1003-3319.2016.0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