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2016-11-09刘爱林袁志军张皎月
刘爱林 袁志军 赵 涛 张皎月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孝感 432000)
红花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刘爱林袁志军赵涛张皎月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孝感 432000)
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依帕司他治疗组(EPA组)和依帕司他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组(E+H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四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EPA组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E+H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E+H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EP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见不良反应。EPA组和E+H组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显著升高,E+H组患者治疗后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EPA组(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疗效高于依帕司他。
2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为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等周围神经病变,严重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2型糖尿病(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应积极有效的治疗[1]。依帕司他广泛用于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2]。红花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增强神经代谢及修复神经损伤等功能[3],推测其对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治疗作用。本研究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依帕司他治疗组(EPA组)和依帕司他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组(E+H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T2DM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方面均具有可比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
EPA组给予依帕司他治疗,每次50mg口服,3次/d;E+H组在EPA组依帕司他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红花注射液,30ml/d,静滴,连用15d。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观察以下指标:①疗效:显效为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膝反射明显好转或恢复,MCV、SCV较前增加5m/s以上或恢复正常,有效为自觉症状改善,膝反射好转,MCV、SCV较前稍有增加,无效为自觉症状无好转,膝反射和 MCV,SCV无变化;②神经传导速度: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测量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
统计学方法采用Sigmaplot 12.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EPA组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E+H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E+H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E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见不良反应。
表1 EPA组和E+H组研究对象疗效对比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对比EPA组和E+H组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显著升高,E+H组患者治疗后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EPA组(P<0.05)(见表2)。
表2 EPA组和E+H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注:*P<0.05,治疗前 vs 治疗后;#P<0.05,EPA组 vs E+H组
讨 论
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轴突萎缩变性甚至消失髓鞘节段性或弥散性皱缩或脱髓鞘[4]。依帕司他是一种羧酸衍生物,具有抑制多元醇通路限速酶醛糖还原酶的作用,在高血糖条件下,非竞争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可显著减少细胞内山梨醇的积聚,还能通过抑制蛋白激酸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细胞 NO的生成,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但单用依帕司他疗效不高[5],故寻找其他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红花注射液从菊科二年草本植物的筒状花冠中提取,主要含二氢黄酮衍生物,所含有效成分为红花黄色素,红花苷及红花醌苷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TXB2的水平,并能显著降低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II及肾素活性,从而扩张微动脉,改善微循环,增加神经血流量,改善缺血缺氧,提高神经传导速度[6]。基于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推测红花注射液可用于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本研究中,E+H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EPA组,进一步研究发现,EPA组和E+H组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显著升高,但E+H组患者治疗后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EPA组,表明红花注射液联用依帕司他可显著改善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神经损伤,其疗效显著高于单用依帕司他,故在临床应用中值得应用。
[1]刘晓燕,张蕊,高宇,等.黄连素在老年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11-212.
[2]韩隆元.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2,07(2):163-165.
[3]陈新,李晓华.红花注射液联合甲基维生素B12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464-3465.
[4]石雨时,袁艺,李如星,等.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3):274-277.
[5]陈国崇,马燕锋,廖全忠,等.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4,(8):38-39.
[6]陈娟,马玲.依达拉奉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3):249-251.
(收稿2016-04-05;修回2016-05-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00820)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CFB118)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疗法红花注射液@依帕司他
R587.2
A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10.05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