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膘贴出“海绵田”——诸城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纪实

2016-11-09徐春光

山东农机化 2016年5期
关键词:诸城市机收保护性

特约记者 徐春光

通讯

秋膘贴出“海绵田”——诸城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纪实

特约记者徐春光

秋收又要到了。正当我国不少玉米产地机械化收获还处于较低水平的时候,山东诸城市已率先实现了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预计今年玉米机收面积将突破90万亩,机收率达到98%以上。是什么原因加速了诸城玉米生产的机械化进程?笔者就此深入诸城市进行了调查采访。

财政补贴,放大机补效应

“科学种田就是好,‘懒汉'耕作让土地变成了保水聚肥的‘海绵田’,地越种越肥,越种越软,你看今年玉米长势多么喜人……”8月29日,在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徐宋项目区,“老把式”马建祥指着自家保护性耕作玉米发出了由衷感慨。

近年来,诸城市积极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走向了社会化、市场化,取得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连续八年推广保护性耕作245万亩,为农民节本增收4.2亿多元。

诸城市副市长曹春说:“自1998年实现小麦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后,诸城就开始引进、试验、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技术,把主攻重点转向玉米收获机械化。历经十多年的‘痛苦裂变’,不但解决了玉米机收的技术路线、机具选择和发展模式问题,还总结出了政府引导扶持、示范推广联动、补贴政策助力、企业服务跟进、农民主动参与等成套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五种模式’。”一是全面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全市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宣讲团贴近农村、贴近基层、贴近农民,启动了大培训、大推广和农机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深入进行巡回宣讲和技术指导,向农民宣传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及机械收获玉米的作用和意义。二是深化农机“一条龙”作业模式。在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过程中,诸城市把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结合起来一起抓、一起推广,大力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三是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围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广以秸秆还田为重点的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全市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机械保有量达到3600多台,玉米秸秆还田(青贮)面积约占玉米收获面积的90%以上。四是完善“3+1”农机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各类农机合作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玉米生产机械化生产中介服务和市场供求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成立以“农机户-玉米种植户-畜牧养殖户+龙头企业”(“3+1”)模式为主要形式的农机生产合作社。通过签订作业合同等形式,农机户为种植户收获玉米,作业后粉碎的秸秆直接送给畜牧养殖户,养殖户生产的牛奶销售给奶业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个增收的产业链条。五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和“玉米机械化生产示范县项目”建设,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玉米机收示范县和示范基地,带动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

在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过程中,诸城市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推行不同种植模式的玉米收获技术规程和作业规范,试验推广成熟的机械和技术。同时依托农机服务组织搞好秋季农机跨区作业,促进了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的共同利用和全市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全市完成小麦免耕播种作业面积突破35万亩。

近几年来,诸城市共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资金近亿元,在财政资金的拉动作用下,农民购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共补贴各类机具1.25万多台(套),拉动社会投资2.6亿元,机补“酵母”作用十分明显。尤其是购置玉米联合收获、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深松机等保护性耕作机械的积极性,极大地优化了全市保护性耕作装备结构水平。

政府支持,彰显推广力度

诸城市连续多年把保护性耕作列入市政府督查事项,把保护性重点机具按镇街进行分解,并纳入市政府考核镇街政府的指标,从而解决了过去单靠农机部门自己抓玉米机收和免耕播种的局限性。从2001年起,诸城市就建立了省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对玉米机收的推广起到了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2010年至2013年,诸城市连续三年被列入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县,为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注入了活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成为农机化科技兴农的一项崭新工程。

为了推广这项新技术,诸城市不仅拿出专项资金用于购机和深松作业补贴,还抽调技术人员组成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确保麦播质量。6年前,诸城市农机和农业部门就联合制定了夏季的小麦机收、秸秆还田和玉米免耕播种以及秋季的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指导意见,使农机农艺结合的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建立起来。

诸城市农机局局长王淑贵坦言:“保护性耕作主要存在农民认识不到位,机具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受种植规模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大面积推广。基于这些因素,诸城市从技术培训入手,通过行政干预、部门协调服务、现场观摩学习等措施,促进了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在广泛宣传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的政策、技术知识和好处的同时,诸城市对全市玉米联合收割机手分期分批进行了培训,培训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和机械操作手近5000多人,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作业要点及相关配套技术,提高保护性耕作推广质量。

保护性耕作机械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大,搞好技术培训事关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的大局,诸城市注重加强对农机操作手的培训。依托农机校的培训设施、教学人员、办学条件,切实把农机化学校建设成为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培训基地。通过定点培训与巡回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机械利用率,保障安全生产。

在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过程中,诸城市把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结合起来一起抓、一起推广,大力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围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广以秸秆还田为重点的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全市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机械保有量达到3600多台,玉米秸秆还田(青贮)面积约占玉米收获面积的90%以上。机艺融合,做好“无缝嫁接”

今年6月17日,“全国首届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在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王富庄村的麦田里拉开了帷幕。在“田间日”现场,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35台套“高颜值”农机具“登场走秀”,展现了“三夏”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让笔者感受了农业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的独特魅力和诸城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的美好愿景。

在“田间日”现场,一款6行“气吸式”精准精量播种机给笔者下了深刻印象。“这款机器从外表来看很精致,作业效果也不错,一个穴只播一粒种,省种子不说,以后还不用间苗,好管理,是我见到的最先进的播种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农机示范大户、诸城市特邀农机技术推广员赵佃相看着刚刚进行过演示作业的雷沃马特马克6行气吸式免耕播种机笑靥如花。

诸城市紧紧围绕推进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快推广玉米机械化播种和收获,积极探索做好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小麦玉米生产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技术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王淑贵说:“农机农艺‘无缝嫁接’,是诸城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重要技术保证和成功经验。诸城市从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入手,改变传统种植模式,为玉米精量播种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还建立了36个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示基地,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种粮大户的带头作用,确保了“精播”技术推广顺利展开。

农艺农艺融合,是诸城农机专家和农艺专家经常研究的问题,诸城市在玉米收获机械化过程中,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很好地回答。有着近30多年农机推广工作经验的诸城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工程师台沐云说:“对收获机械而言,最主要的是要解决行距问题,如果一开始就让农民改变种植模式几乎是不太可能的。通过机械的使用推动农艺的改进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要通过大量的技术措施。”

2009年,诸城市农机和农业部门联合制定了夏季的小麦机收、秸秆还田和玉米免耕播种以及秋季的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指导意见,使农机农艺结合的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建立起来。在近几年全市开展的农民工阳光培训班上,农艺专家讲授小麦玉米栽培技术,农机专家讲授科学选择机械提高播种质量。这样做既普及了作物栽培技术,也讲授了机具的使用与作用。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推进。5年前,诸城市玉米机械化免耕直播率就实现了全覆盖,这就意味着,长期以来制约该市玉米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农机与农艺不配套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如今,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耕作方式,使传统意义上的“三秋”变成了“一秋”,玉米产量年年创新高,农机农艺“无缝嫁接”功不可没!

多点开花,结出丰硕果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大面积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必须有适合当地生产特点的机械装备。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已拥有足够的机械化秸秆还田所需要的农业机械。

在被誉为“机收达人”的百尺河镇岳沟社区鹿汝春家里,笔者看到院内并排停放着3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其中一台是4YZ-3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鹿汝春指着这台机器打开了话匣子:“以前,人工收割15亩玉米需要140个工时,现在,用机器收割玉米最多需要4个工时,节约功工效35倍,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在一个作业期能收获1200,收入达5、6万元,去掉成本,一年收入在4万左右,两年就可收回成本。”

诸城市农机局主任科员臧传波接过话茬:“近年来,随着玉米价格的攀升,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014年诸城市夏玉米种植面积达93.5万亩,机收市场十分广阔”。

臧传波说:“早在2001年,诸城市就建立了省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对玉米机收的推广起到了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当年,鹿汝春就成为诸城第一个购买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农户,到2008年,诸城市玉米联合收获机增加到了120台,这是一个缓慢的推广过程。诸城市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过程中,采取玉米收获机械优先补贴的原则,有力地推动了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

“抓好秋季玉米跨区机收,成为推动诸城市推广玉米收获机械的又一措施。”臧传波介绍,多年来,诸城市小麦跨区机收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这无形当中为开展秋季玉米跨区机收积累了经验。诸城市按照“巩固夏季,拓展秋季”的思路,2005年秋季率先开辟了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当年,诸城市农机部门组织了10多台玉米收获机赴聊城、济南等省内地区作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后,诸城不断拓宽作业领域,在增加机手收入的同时,让农机手认识到了玉米机收高效率、低成本、抢农时的优势所在。去年“三秋”期间,全市组织600多台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小麦免耕播种机参加机收面积达70多万亩,跨区作业也从省内拓展到河南、江苏、河北、天津、辽宁等省市。

猜你喜欢

诸城市机收保护性
我的月球家园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诸城市恐龙博物馆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中国梦,飞起来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初冬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