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恢复治疗中的应用
2016-11-09陈晓晨刘长红
陈晓晨,刘长红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南京210029)
延续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恢复治疗中的应用
陈晓晨,刘长红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南京210029)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恢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1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及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从出院后1周开始至3个月,通过短信进行延续护理,实行个性化指导,向患者发送健康知识、督促正确用药、调理生活饮食,及时解答疑问,帮助其解决恢复期遇到的突发问题。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抗凝知识知晓程度、抗凝用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抗凝知识知晓程度及对抗凝药物使用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延续护理利于护患之间进行沟通和指导,可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缓解患者的忧虑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护理工作;健康教育;心脏瓣膜;抗凝药/治疗应用
瓣膜性心脏病(heart valve disease,HVD)为先天性畸形、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随年龄增长引起的单个或多个心脏瓣膜功能或结构异常,可导致瓣口狭窄或关闭不全的心脏病[1]。瓣膜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是用机械或组织假体进行更换,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术后人工心脏瓣膜与血液接触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时更会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使患者在经济、社会及心理上承担沉重的负担[2]。因此,患者术后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出院后进行科学的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及生存质量[3]。在本院前期工作中发现,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关心患者术后恢复期身体状态和宣传相关用药知识,对提高患者恢复期治疗依从性有促进作用,表明术后延续护理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本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短信平台对56例患者进行延续护理,观察患者恢复期治疗依从性及其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探讨以“以患者为中心”的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54例;年龄38~72岁,平均(55.2±14.7)岁。主动脉瓣置换术15例,二尖瓣置换手术43例,主动脉瓣联合二尖瓣置换术54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术后均长期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两组患者均了解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心功能分级、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行常规住院护理,并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手册;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再次进行疾病健康教育、自我护理知识、复查时间讲解,指导抗凝药物服用注意事项、饮食、运动、情绪等项目;出院后分别于1、2、3个月各电话回访1次,每次时长20~30 min,了解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并给出个性化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1科室成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经治医生组成的延续护理健康小组。
1.2.1.2出院时向每例患者发放健康联系卡,并与患者及亲属建立长期联系方案。每周用短信方式向患者发布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手术治疗途径及术后抗凝药物使用的必要性,用药时间、剂量及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并配合彩信途径用图、视频等内容进行宣传,让患者及家属更方便阅读。
1.2.1.3鼓励患者及家属进行每天自我管理记录,并将监测情况与病友交流,增进康复自信心。同时向医护人员及时汇报,医护人员根据其术后恢复程度和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解答并调整护理方案。
1.2.1.4从出院后1周开始至本次研究结束,随时通过短信联系患者本人或家属,督促患者遵医嘱进行恢复期长期用药,向患者解释药物乱用带来的危害。告知患者影响恢复期抗凝治疗效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羟基保泰松、苯妥英钠及避孕药等,并介绍相关病例。提醒患者如特殊情况需与抗凝药合用时,应提前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1.2.1.5了解患者的营养、饮食、复查结果等情况,指导患者术后1个月内应当限制运动,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内要求轻度运动,以不引起心悸、心慌等症状为界。督促患者避免烟酒、咖啡及刺激性饮食,要求营养均衡,荤素搭配,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多进食低盐、低脂、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
1.2.1.6提前对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讲解,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呼吸急促、心悸、出汗、意识模糊等,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1.2.2观察指标两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3个月后,由专病随访护士通过电话问卷调查或来院复查时当面交流,对恢复期抗凝药物使用的认知程度(考察重要性、注意事项、不良反应预防措施等)、抗凝药物使用的依从性和抗凝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如实、完整记录。问卷结果由延续护理健康小组根据评定标准统一评定。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1或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抗凝知识知晓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抗凝知识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抗凝知识知晓程度比较[n(%)]
2.2两组患者对抗凝药物使用的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抗凝药物使用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5,P=0.034),见表2。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出血8例、血栓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9/56);对照组发生出血15例、血栓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21/5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6,P=0.01)。
表2 两组患者对抗凝药物使用的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延续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整体护理结合人文关怀理念为出发点,将住院期间护理与院外护理有机结合的新型护理模式,将护理服务的内容延伸到出院后的治疗、康复训练及健康指导,保证了护理服务的连贯性及协调性[4]。延续护理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使患者在出院后还能够得到全面、高效、优质的个性化护理服务[5]。目前利用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及互动交流平台等先进科技进行远程医疗咨询服务和健康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进行延续护理的重要手段,借助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实现护患之间实时交流的延续护理是未来优质护理的发展方向[6]。从本次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出,延续护理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瓣膜置换手术是心脏瓣膜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患者进行手术并得到最终康复,但心脏瓣膜手术后还需要进行心脏功能维护和抗凝药物治疗,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7]。我国大多数患者在瓣膜置换手术后还未完全康复即重新参加工作,繁重的工作中淡化了术后康复意识,对抗凝治疗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用药不能按时按量,甚至停药,影响术后治疗效果甚至引发栓塞、出血,危及患者生命[8]。因此,对恢复期患者抗凝药物使用进行延续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对11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其中56例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通过短信针对患者自身状况有针对性地发送健康知识、督促正确用药、调理生活饮食、随时解答疑问、及时解决患者自我护理中的突发问题。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抗凝知识知晓情况及抗凝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表明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用药认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正面促进患者配合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因为观察组患者通过接受延续护理,能正确认识恢复期抗凝药物治疗的重要意义,主动配合治疗,对用药过程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有明确的认识,能尽量避免药物的不合理应用[9];另一方面,护理人员通过短信对患者进行延续护理,能及时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预防栓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说明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瓣膜置换患者恢复期用药知识,增强抗凝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延续护理既能及时给予患者科学指导,又能缓解忧虑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广阔的临床护理应用前景。
[1]McLachlan A,Sutton T,Ding P,et al.A nurse practitioner clinic:a novel approach to supporting patients following heart valve surgery[J].Heart Lung Circ,2015,24(11):1126-1133.
[2]Lancellotti P,Rosenhek R,Pibarot P,et al.ESC Working Group on Valvular Heart Disease Position Paper——heart valve clinics:organization,structure,and experiences[J].Eur Heart J,2013,34(21):1597-1606.
[3]胡海红,高薇薇.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5(4):350-351.
[4]贲丽云,仲崇俊,邹海霞,等.信息-管理-关系三位一体延伸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7):5-9.
[5]刘丽华.延续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3,34(9):1456-1458.
[6]王桂丽,宋秉兰.延续护理模式的探讨及发展趋势[J].天津护理,2014,22(3):277-278.
[7]王秋静.306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护理[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8):1067-1069.
[8]吴慧兰,周淑英,许丽萍,等.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4):1303-1306.
[9]蔡慕妍,方小君,李锐雄.健康教育、预防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8):71-73.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9.052
B
1009-5519(2016)09-1406-03
(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