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及破裂风险评估

2016-11-09陈晟刘从国程浩徐昌林

中外医疗 2016年28期
关键词:瘤体形态学指向

陈晟,刘从国,程浩,徐昌林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湖北宜昌443002

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及破裂风险评估

陈晟,刘从国,程浩,徐昌林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湖北宜昌443002

目的研究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与其破裂风险的相关性,初步预测后交通动脉瘤的破裂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连续收治的单发后交通动脉瘤病例193例,按破裂情况分为破裂组80例和未破裂组113例,根据三维CTA模型,记录并比较两组间其瘤体平均大小,瘤体长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值),不同瘤顶指向,有无子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破裂组的瘤体平均大小为(6.55±2.85)mm,未破裂组的瘤体平均大小为(6.38±3.71)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有子囊(OR=12.895,P=0.001);AR值(OR=4.899,P=0.001);瘤顶指向后下外(OR=7.498,P=0.029)。结论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中的瘤体长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值)、有无子瘤、瘤顶指向后下外可以作为后交通动脉破裂风险的评估指标。

后交通动脉瘤;形态学特征;破裂风险

后交通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病因,其破裂率很高,破裂后的致死致残率极高[1-2],因此对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学者研究大多从颅内多个部位的动脉瘤中进行总体分析研究,很少有专门针对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与破裂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故该研究专门采集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连续收治的单发后交通动脉瘤病例193例,从形态学因素的角度分析其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做出最佳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连续收治的单发后交通动脉瘤病例193例,共193个后交通动脉瘤的资料,按破裂情况分为破裂组80例(80个后交通动脉瘤)和未破裂组113例(113个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纳入标准[3]:①排除由外伤和(或)感染所致后交通动脉瘤;②排除合并有其他血管性疾病如血管畸形、等的病例;③仅纳入单发的后交通动脉瘤病例。排除标准[4]:根据后交通动脉瘤的定义、影像学资料等均无法确诊为后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其他脑血管畸形者、外伤性动脉瘤。最终共收治诊断满足条件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193例。破裂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均存在明确的经CT血管造影证明的影像学依据。破裂组80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48.66±12.78)岁;未破裂组113例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60例;患者年龄18~64岁,平均(46.98±11.6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CT扫描

CT血管造影(CTA)检查:头部由第1劲椎至颅顶,头颈部由主动脉弓至颅顶。

1.3图像后处理及形态学特征的观测

1.3.1图像后处理图像经重组处理后,得到后交通动脉瘤的血管造影,采用VR和MIP以多角度、全方位显示后交通动脉瘤,包括整体观和前后视图、左切左视图和右切右视图,上切下切图以及局部图像等。

1.3.2后交通动脉瘤形态学特征的观测与结果统计后交通动脉瘤的瘤体平均大小,瘤体长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值),瘤顶指向(CT血管造影显示后交通动脉瘤的瘤顶均指向后,故瘤顶指向包括:后上外,后上内,后下外,后下内),有无子囊(光滑瘤体表面的局灶性尖角状、乳头状及不规则形突起定义为子囊)。

1.4观察指标

瘤体以7 mm分组、瘤体长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值)以1.5分组、瘤顶指向、子瘤的存在情况等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如果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t检验,如果资料不符合正态性分布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瘤体AR值≥1.5,瘤顶指向、子瘤有无为自变量,是否破裂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2 结果

2.1瘤体以7 mm分组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情况

破裂组后交通动脉瘤的瘤体平均大小为(6.55± 2.85)mm,未破裂组的瘤体平均大小为(6.38±3.71)mm;两组后交通动脉瘤平均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病例资料按后交通动脉瘤瘤体≥7 mm与瘤体<7 mm分组后进行比较,后交通动脉瘤瘤体≥7 mm的破裂率(81.42%)高于瘤体<7 mm的(72.5%),经2检验,χ2=2.15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瘤体以7 mm分组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情况

2.2瘤体长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值)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情况

破裂组AR值(1.57±0.684)大于未破裂组(1.24± 0.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AR值以1.5为界值比较其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关系,结果经χ2检验可知,χ2=38.459,P<0.01,即AR≥1.5组的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率明显高于AR<1.5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AR值以1.5分组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情况

2.3瘤顶指向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情况

CT血管造影显示后交通动脉瘤的瘤顶均指向后,193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瘤顶指向分为:后下外148例(76.68%)后下内28例(14.51%)后上外8例(4.15%)后上内9例(4.67%)。后交通动脉瘤瘤顶指向为后下外的破裂率为81.33%,明显高于其他不同瘤顶指向的后交通动脉瘤之和。经χ2检验,χ2=8.14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瘤顶指向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情况

2.3子瘤的存在情况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与否

CT血管造影显示,后交通动脉瘤存在子瘤的共计75例,其中,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有68例,破裂率高达94.67%,无子瘤组中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率为69.49%,经χ2检验,χ2=17.689,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子瘤的存在情况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与否

2.4多因素分析

研究纳入瘤体大小、瘤体≥7 mm、AR值≥1.5、瘤顶指向后下外、有无子瘤,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剔除变量:瘤体大小(P=0.755),瘤体≥7 mm(P= 0.842)。最终得出回归方程:Y=2.578D+2.540F+1.607G1-6.732(D、F、G1分别为赋值变量AR值、瘤顶指向后下外、子瘤),结果显示: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包括:AR值、瘤顶指向后下外、子瘤。见表5。

表5 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后交通动脉瘤是指发生于后交通动脉发出处的远测角、近测角,以及后交通动脉与脉络膜前动脉之间的向后突出的球形动脉瘤;据国内资料统计,后交通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1/4,发生率为颅内动脉瘤之首[5];其破裂率极高,破裂后致死致残率也很高。但临床上对其破裂风险评估的指标尚未得到规范,专门针对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与其破裂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也甚少,因此在临床治疗时缺少真实研究数据的支持,难以为患者制定最佳的临床治疗决策,治疗进度较缓慢。故该研究专门采集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连续收治的单发后交通动脉瘤病例193例,从形态学因素的角度分析其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做出最佳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该研究结果显示: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界AR值为1.5,AR值越大,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越大,AR值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诊疗依据。后交通动脉瘤瘤顶指向为后下外的破裂率为81.33%,明显高于其他不同瘤顶指向的后交通动脉瘤,说明瘤顶指向是后交通动脉瘤的破裂的危险因素。CT血管造影显示,后交通动脉瘤存在子瘤的共计75例,其中,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有68例,破裂率高达94.67%,无子瘤组中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率为69.49%,说明子瘤的存在与否显著加剧后交通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子瘤存在与否可以作为评价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形态学指标,与当前主流研究结果一致[6-8]。有子瘤存在的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率(81.4%)显著高于无子瘤存在的破裂率(58.8%,P<0.05)。

综上所述,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知,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AR值、瘤顶指向后下外、子瘤存在与否)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诊疗依据。

[1]Morita,A,et al.The natural course of unruptured cerebral aneurysms in a Japanese cohort[J].N Engl J Med,2012,366(26):2474-2482.

[2]崔岩.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因素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14.

[3]崔岩,张明铭,蒋宇钢.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6):563-567.

[4]吕楠,江澈,瞿米睿,等.颈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危险的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4):425-429.

[5]蔡建勇,黄崇权,陈献东,等.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形态学特征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2014,7(4):23-27.

[6]袁金龙,徐善水,李真保,等.颅内动脉瘤形态学参数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4):216-218.

[7]李剑秋,陈莉,姚开情,等.颅内动脉瘤形态学特征及破裂风险CTA评估[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15):1552-1555.

[8]于瀛,徐瑾瑜.破裂前期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4);364-367.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neurysms and its Rupture Risk Assessment

CHEN Sheng,LIU Cong-guo,CHENG Hao,XU Chang-lin
Third Clinical College of San xia University,Neurosurgery of Central Hospital,Gezhouba Group,Yichang,Hubei Province,443002 China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rupture risk of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neurysm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4 from a single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 in 193 cases,according to the rupture were divided into rupture group and 80 cases of unruptured group 113 cases,according to the 3D CTA model,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average ratio of tumor size,tumor length and neck width(AR value),there is no point to the top of different tumors,ASCI,using multivariate Logistic analysis of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 rupture risk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Results The average size of the tumor rupture group was(6.55±2.85)mm,the average size of unruptured aneurysm group was(6.38±3.71)mm,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OR=12.895,P=0.001);AR value(OR=4.899,P=0.001);the top of aneurysm after pointing to the outside(OR= 7.498,P=0.029).Conclusion AR,with daughter sac or not,Under the top of the tumor is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neurysms,which can as its rupture assessment.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neurysms;Morphological features;Rupture risk

R651

A

1674-0742(2016)10(a)-0010-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8.010

陈晟(1977.7-),男,湖北宜昌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脑肿瘤。

(2016-07-10)

猜你喜欢

瘤体形态学指向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瘤体直径及体积变化的随访研究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改变在四种类型MPN中的诊断价值
一May-Hegglin异常家系细胞形态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