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行与临川梦—汤显祖学术广东高端论坛”综述
2016-11-09黄建雄
黄建雄
“岭南行与临川梦—汤显祖学术广东高端论坛”综述
黄建雄
在今年全国各地纪念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之际,2016年6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与中共徐闻县委、徐闻县政府在广东徐闻联合举办了“岭南行与临川梦—汤显祖学术广东髙端论坛”,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云南大学等髙校和广东省文史馆的30多位著名学者出席此次论坛。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麦淑萍副馆长莅会致辞。叶长海、周育德、康保成、廖可斌、黄树森、董上德、邹元江、周明初、徐永明、邹自振、龚重谟、周松芳、曾莹、徐燕琳、宋俊华、张福海、刘世杰等教授与会研讨。
四百多年前,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南贬至徐闻,此地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人生和创作。1591年,汤显袓因上疏触犯皇帝和权臣,被贬为徐闻添注典史。据考,汤显袓到徐闻后,为徐闻的山川美景所折服,但又被徐闻人不知礼义、不尊礼教的强悍民风所困扰。于是,汤显祖访民问俗体察民情,兴办书院教化民众,整顿吏治端正民风,并建立贵生书院,教 化徐闻民众摒弃陋习,珍惜生命、尊重教育。时至今日,徐闻人一直传承着汤显祖宝贵的“贵生思想”。
1962年冬,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先生在参加了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广州召开的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后,前往海南考察调研。途经徐闻时,专程造访了汤显袓在徐闻创办的贵生书院遗址。田汉感慨赋诗以纪:“万里投荒一邑丞,孱躯哪耐瘴云蒸?忧时亦有江南梦,讲学如传海上灯。应见缅茄初长日,曾登唐塔最髙层。贵生书院遗碑在,百代徐闻感义仍。”
汤显祖被贬徐闻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表现在诗文创作上,其在岭南所作诗篇,无论所写景致还是具体笔触,与以往相比都有着焕然一新的风貌,一改他往常的局促踬顿,转而呈现出清新恬淡、自然疏朗、隽永悠长。在戏剧创作上,岭南风土对汤显祖其影响更深,他的传世巨剧《牡丹亭》中的男主人公柳梦梅,就是一位典型的岭南才子。田汉先生也曾在诗中写到岭南对汤显袓戏剧创作的深刻影响:“徐闻谪后愁无限,庾岭归来笔有神”、“柳垂横浦岭梅香,若士南归写丽娘。”
这次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填补“汤显祖与岭南”的研究空白,推进汤学和岭南学深度关系研究,催生“汤显祖与岭南”这一学术议题,有利于激发岭南地区经济文化创新。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这些论文,以汤显祖文学作品和生平事迹为依托,深入研究了汤显祖学术成就及其文学作品的文化历史意义,以及汤显祖的人生哲学、审美特点和艺术风格;特别围绕汤显祖岭南之行特别是徐闻之行对汤显祖文学创作实践的影响等展开了学术研讨,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在“汤显袓学术广东高端论坛”上,因故临时缺席的中山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黄天骥教授在他写来的贺信里说:“汤显袓与广东关系密切,没有广东之行,没有在徐闻的一段生活,就没有现在的牡丹亭。研讨会在徐闻举行,有特别的意义。”白先勇先生也在贺信中指出:“汤显袓与广东的关系千丝万缕,《牡丹亭》中柳梦梅自称‘广州才子’可见一端。参加高端论坛的学者,对汤显袓与岭南文化的互动,必有许多真知灼见,翘首以待。” 此次论坛的主要成果也集中体现在汤显袓与岭南关系的论述上,叶长海教授指出,论坛填补了汤显袓研究中一个最重要却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其代表性成果是论坛专门组织出版的中山大学古文献所周松芳博士的新书《汤显袓的岭南行:及其如何影响了〈牡丹亭〉》。 汤显祖被贬岭南,其行经的具体路线、 过访的地方名胜、交往的各色人等、见识的新奇风物,以及具体诗作的先后顺序,都仍然存有许多语焉不详、时间淆乱的所在。该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尽 的梳理和论证第一次全面探讨了汤显袓《牡丹亭》的创作与他在岭南一段经历的密切关系,有首创的意义。
(二)在汤显袓多方面的研究上颇多创获,进一步论证了汤显祖的岭南行踪与“临川四梦”的文学创作有密切关系,有利于促进对汤显祖岭南行踪研究的深化。
与会专家认为,汤显祖与岭南关系十分密切,可谓千丝万缕。廖可斌教授认为,汤显祖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意识到当时古典诗文的审美特征已与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不相适应,文人在古典诗文上已难有大的作为,因此他主动做出文体上的选择,把创作重心从诗文转向新兴文体戏曲,从而创作出了《牡丹亭》等不朽杰作。当同时代及其后相当长时期内,几乎所有文学家都还在考虑师古与师心、宗唐与宗宋时,汤显祖的文学史观和文体选择迥异于潮流,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董上德教授在阐释汤显祖的独创性时,借鉴故事类型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学的某种视角,依循《牡丹亭》女主人公杜丽娘“心灵成长”的不同阶段,探讨了相关的身体叙事、行为自主、心理镜像等问题,意在重新认识汤显祖戏剧的独创性,以及他作为思想家对女性“心灵成长”问题的深刻思考。徐永明教授的利用西方新兴的数据库和软件,展示出汤显祖行经和活动地点、社会关系地理分布、社会关系点线表达等多种可视化途径,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周明初教授在辨伪之余,对如何辑佚和采录出自宗谱中的署名为名家的作品,作了示范性讨论。“汤显祖学术广东髙端论坛”还侧重探讨了汤显祖的“贵生思想”及其影响。
(三)推动汤显祖学术研究,促进地方文化建设。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们接受了媒体访谈。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汤显祖及其文学作品与岭南文化的内在关系,对如何挖掘汤显祖文化资源更好地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倡议成立广东汤显祖研究会。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也观看了雷剧版的《牡丹亭》和《贵生情》,并考察了贵生书院、徐闻县博物馆、贵生公园、孔庙等文博机构,感受到汤显祖与徐闻的历史联系,以及汤显祖精神对徐闻的深刻影响。
会后,论文结集为《岭南行与临川梦—汤显祖学术广东髙端论坛文集》,已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9月13日下午,“2016年广东省参事决策咨询会”在广州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主持会议并讲话,听取省政府参事、文史馆馆员开展专题调研情况和有关意见建议,强调要围绕广东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加强研究、建言献策。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王卫民莅会指导。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应邀围绕“营造‘双创’的系统环境”作专题发言。
胡春华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
朱小丹省长讲话
胡春华书记等领导会前接见了参会的参事、馆员,图为春华书记与徐远通馆员亲切交谈
出席会议的还有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王卫民、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等领导
广东省参事室(文史研究馆)主任(馆长)张小兰(右1)作专题报告,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右2)作专题发言
田秋生、魏达志、刘小辉、陈鸿宇、古伟中等省政府参事和特聘参事先后作了专题发言
9月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陕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西安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丝路之梦——粤秦馆员书画作品联展”在广州开幕。图为出席开幕式的中央文史研究馆文史司司长耿识博与各馆领导合影。
9月8日至12日,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赴山东省开展“碑帖与广东书法”专题考察。图为陈小敏副馆长(左1)及吕伯涛(左2)等馆员参观邹城博物馆摩岩石刻。
7月6日上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朱庸斋莫仲予书法展”在江门市新会开幕。图为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陈小敏(左7)、麦淑萍(左3)与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陈永正(左4)、陈初生(左5)、张桂光(左6)等在开幕式上合影。
6月22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与中共徐闻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的“岭南行与临川梦——汤显祖学术广东高端论坛”在广东徐闻举行。图为来自全国的专家和领导合影留念。
9月24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广东省文史馆、中山大学中文系等共同主办的第三届“雅韵山河”中华诗词学术研究会暨青年诗人论坛在广东省文史馆召开。图为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一起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