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及斑块力学特性观察
2016-11-08李歆
李歆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沈阳 110024)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23.038
·经验交流·
38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及斑块力学特性观察
李歆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沈阳 110024)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23.038
研究[1]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动脉弹性改变与脑梗死存在密切关系,而斑块的不稳定性是脑梗死最重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之一,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以及梗死部位密切相关。因此早期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准确评价斑块的稳定性对减少临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观察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及斑块力学特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1月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脑梗死患者38例(病例组),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47~76(59.0±11.2)岁,合并高血压27例、高血脂22例、冠心病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有关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并经颅脑MRI和(或)CT证实。对照组为无脑梗死患者41例,其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45~72(63.0±9.8)岁,合并高血压27例、高血脂21例、冠心病24例。两组均排除房颤、心脏瓣膜病及脑部肿瘤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VVI检测方法:使用Siemens Sequoia 512彩色超声诊断仪,15L8W-S高频探头,频率调节为10~14 MHz。受检者静息平卧,连接心电图,探查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选取斑块长轴二维图像及颈总动脉分叉处前2.0 cm处短轴(避开斑块)二维图像,采集3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将存储图像导入VVI分析软件中,观察血管运动,于两组颈总动脉短轴二维图像中取前壁、后壁、内侧及外侧壁为观察位点;于病例组斑块长轴二维图像中取斑块基底部、近心端肩部、顶部、远心端肩部为观察位点。系统将自动检测设置观察位点的应变参数值,记录各点的收缩期最大运动速度(Vmax)、最大应变(Smax)、最大应变率(SRmax),斑块双侧肩部参数取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颈总动脉壁不同观察位点Vmax、Smax、SRmax比较见表1。病例组共检出54块斑块,不同观察位点斑块Vmax、Smax、SRmax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颈总动脉壁不同观察位点Vmax、Smax、SRmax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病例组不同观察位点斑块Vmax、Smax、SRmax比较
注:与肩部比较,*P<0.05。
讨论:动脉弹性减低是早期血管损害的标志之一,可作为动脉搏动功能减弱的临床指标。颈动脉弹性降低与脑梗死病变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VVI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检测动脉壁的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来反映弹性动脉的机械特性,各参数与动脉壁的弹性直接相关,反映动脉管壁在心脏泵血后形变的能力[3]。本研究病例组患者颈总动脉壁不同观察位点的SRmax均小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与病例组较对照组患者颈动脉弹性减低、血管形变能力降低、动脉硬化程度更为严重有关,可以考虑将SRmax作为反映颈动脉弹性变化、预测脑梗死发生的新指标。有学者[4]认为,颈总动脉弹性的检测可成为早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而预测脑梗死发生的新指标。
对斑块破裂及临床事件起决定作用的是斑块的稳定性,而非斑块所致的血管腔狭窄程度[5]。而斑块形变功能对斑块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沿血管长轴方向上的长期拉伸、弯曲与斑块的破裂有关[6]。斑块受牵拉影响,受力大、伸缩性大,扭曲的受力点处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点[7]。本研究病例组不同观察位点斑块肩部Vmax、SRmax大于顶部及基底部,提示斑块肩部受力较大,是容易破溃的位置。这与王宇等[7]、王志蕴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含偏心性脂质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也大都在肩部[9,10]。理论力学认为,斑块肩部与血流方向存在夹角,处于切应力和正应力的复杂应力状态,破裂发生几率高。其他研究[11]应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综合可见,VVI作为一种新的检测动脉弹性的功能学检查方法,不受声束角度限制,能直观、准确地显示大血管壁的机械运动力学特性,并可对斑块不同位点的力学特性进行评估,可作为评价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弹性功能状态及斑块稳定性的可靠方法。但该技术对二维图像要求较高,并且易受呼吸、血管搏动影响,此外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1] 杜秋明,王存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危险因素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6):364-366.
[2]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 田鹏.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血管壁运动状态中的应用现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3):327-330.
[4] Fagerberg B, Ryndel M, Kjelldahl J, et al. Differences in Lesion severity and cellular composition between in vivo assessed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sides of human symptomatic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J]. J Vasc Res, 2010,47(3):221-230.
[5] Stoll G, Jander S, Sitzer M, et al. Unstable carotid sten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J]. Nervenarzt, 2000,71(12):955-962.
[6]马琳,苑丽,阚艳敏,等.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生物力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21(8):751-754.
[7] 王宇,段云友,刘禧,等.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力学状态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2):145-147.
[8] 王志蕴,张楠,张运,等.速度向量成像技术预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5):400-403.
[9] Richardson PD, Davies MJ, Born GV. Influence of plaque configuration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n fissuring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s[J]. Lancet, 1989,2(8669):941-944.
[10] 冯海艳,乔锋利,杨冬艳,等.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部应变[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2(15):2107-2109.
[11] Ten Kate GL, van den Oord SC, Sijbrands EJ, et al.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J]. J Vasc Surg, 2013,57(2):539-546.
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