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体情悟道——浅谈《散步》一文的教学
2016-11-08何永刚
◎何永刚
文化引领,体情悟道——浅谈《散步》一文的教学
◎何永刚
为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本文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课文的导入及重难点探究三方面着笔,在分析学生、教材、教师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文化故事导入,以情感教育贯穿课堂,以板书扼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体情悟道,突破重难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心灵趋于荒漠化、欲望化,“呼唤亲情、珍爱生命”成为我们追求美丽人生的心声。《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作者是当代作家莫怀戚。文章记述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字里行间渗透着浓郁温馨的亲情,给人们以心灵的润泽,尤其对青少年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基于此,笔者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文化引领,动情朗读,探究内涵,体情悟道。以下笔者将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课文的导入及重难点探究三个方面浅谈本课的教学。
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体情悟道,探究内涵
魏书生说,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甚至千花万花齐放。在《散步》一课的教法选择与设计上,笔者考虑了学生、文本及教师三方面的因素。七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是过多的思考与探讨问题并不能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于是笔者想到了本文的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对“爱”、“生命”、“亲情”这些抽象事物的认识,最好的方法就是感知,让孩子们进入情境,体情悟道。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教师对课文难句的精讲点拨,才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基于以上认识,笔者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浓厚的亲情氛围;2、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亲情美,欣赏语言美;3、板书扼要法:运用简明扼要的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有效探究课文关键问题,突现重点;4、点拨探究法: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合作探究问题,教师精讲点拨,突破难点。
二、文化引领,故事导入,创设情景,渲染亲情
教学中,笔者首先让一个学生讲述关于亲情的故事,通过故事创设情境,感悟亲情!
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讲了“缇萦救父”的故事,这的确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亲情故事,但这样一种生离死别的亲情又与课文《散步》所讲述的平常生活里的亲情有所区别,怎样从“缇萦救父”这样一种惨烈的亲情故事过渡到平常生活里的亲情,从而跟课文讲述的亲情故事合拍呢?于是,笔者启发诱导学生讲在平常生活里演绎的亲情故事,有90%以上的学生想到了“孔融让梨”。至此,在笔者的启发诱导下,学生完成了从“缇萦救父”到“孔融让梨”这样一种从“惨烈亲情”到“平常亲情”的过渡,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这种导入有如下优点:
1、使课堂在一开始就具有较浓郁的文化氛围,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这一特点。人文性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在课堂中应体现为“以生为本”。这是一种以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独特体验的教育。
2、打破常规,让学生讲故事,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导入,让学生一开始就成了课堂的主人,进入了与文本有关情境,对丰富学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进一步理解文本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3、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亲情”,让他们知道亲情的动人不光体现在像“缇萦救父”这种生离死别的时刻,还体现在“孔融让梨”这样的平常时刻。从而在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提升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板书扼要,梯度提升,突显重点,突破难点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预设了以下6个问题: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2、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要求学生采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并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3、“我”为什么觉得责任重大?
5、“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和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
4、母亲、妻子、“我”分别是什么样的人?母亲和儿子是怎样走过那条小路的?
6、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要求: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以上6个问题中的前两个问题比较简单,笔者只作了口头提问,后4个问题是以小黑板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的。笔者之所以没有把问题全部罗列到小黑板上,是为避免目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程式化、机械化倾向,即把一节课要探讨的问题全部写在小黑板上或设计在课件中,整堂课就是在逐条解决这些事先罗列好的问题,问题解决完了,课也就结束了。如果把口头提问和书面提问结合起来,则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审题疲劳”,以此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在这节课中,不能低估板书的作用。对于口头提问的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正确答案,笔者将学生的答案通过板书简要地展示出来。对于第三、第四、第五个问题,也是通过板书扼住了关键问题,并对问题的答案作了简明的展示。笔者的具体作法如下图所示:
在本课的教学中,板书不单起到了展示问题答案的作用,同时还有梯度有层次地记录了学生对问题探讨的过程,从而保障了课堂的高效运转。
第六个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尽管学生进行了自主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但由于学生的阅历浅、阅读积累少等原因,没能得出较准确的结论。为此,笔者利用板书引入了家的概念,并把家与社会、世界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一个家庭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构成的,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在这种关系中,中年人背负着赡养老人抚养小孩的重任,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至此,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陶冶,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情感目标。
(何永刚 甘肃省陇西县高塄初级中学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