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如何做到高效教学

2016-11-08牛冠芳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教学策略

牛冠芳

摘 要:初中数学相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较为无聊、枯燥、乏味。而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主要途径。因此,课堂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就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初中教学课程教学如何才能做到优质教育?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 高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06-02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应试教育中,数学教学较其他学科弊端更为明显。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1、教师

(1)备课不充分,照本宣科。对新教师和老教师有不同的解读。新入职的老师认为初中的知识对于他来说,是易如反掌的事,备课与否,对于课堂教学不会有多大影响,或是简单粗略的浏览教学参考,而没有深入的研究课程设计中设置各个环节的出发点以及能达到的效果。因此,导致课堂上的时间安排不合理,自己的思路不清晰,逻辑不严谨。而对于部分老教师而言,自认为已经熟练掌握知识要点,所以沿用自己多年的教学设计,不加改进,对新的课程标准理解不透彻,这些都会影响高效课堂的质量。

(2)教学方式单一,无创新。对于枯燥的数学知识,教师不能将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与实际生活变通相联系,而是简单的复述,或是遵循前辈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粗糙,课堂引入各环节生硬,教学循规蹈矩,没有任何创新,致使学生不懂变通,不能学以致用,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3)未能给与不同学生不同的情感关注。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上都各有差异,有的教师只是千篇一律的完成课程规划,造成有的学生学习困难,而有的学生吃不饱。

2、学生

初中生,虽不再像小学生那么懵懂、贪玩好耍,但是他们并未完全脱离孩子贪玩的天性。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自制力不强,好奇心强,逆反心理强。没有尝到数学对自己的好处,自然无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往往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现在社会,社会节奏加快,父母的压力比较大,因此,往往对孩子的关心也只限于物质方面的给予,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便有所忽略。对于自己的孩子的学习,父母关心的也就是成绩,往往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的关心和帮助。

二、实现数学高效教学的方法

1、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价值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人要想在这个社会有所建树,必须掌握充足的科学技术知识。如今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需要用到信息化、科技化的电子产品,要想操作这些高科技设备,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已经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中,初中数学知识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知识技能了。

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必要性,学生才会刻苦努力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2、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自主的去了解学习他。

有很多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一般都是觉得数学知识像大道理般抽象难懂,初中知识在生活中一般都很难运用得到,因此,觉得初中数学无用,从而也无法对它产生兴趣。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这种心理。先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然后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把握好教学中的难易程度,45分钟的课堂教学节奏。让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营造一生数学环境,将一些数学知识引入日常生活之中。让学生们认识到其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数学知识的,比如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函数的应用等等。从而让学生慢慢抛开初中数学无用的偏见。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握好教学的难度,难度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逐步增加,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也不是想象中的高山那样高不可攀,从而树立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最后,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方法和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将整个班级分钟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混杂成绩好的和差的,让小组内相互帮助,各小组之间竞争。每个孩子都有争强好胜之心,老师只要调控适当,就可以让学生们的这种心理,应用在数学教学之中。从而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比如尝试动手操作,让其自己感受其中的奥秘,或是体验数学美感,如“黄金分割”、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的重心内分中线为2:1等,让学生在数学与美术创作中产生共鸣。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到,好多学生因为讨厌或是惧怕教师,从而失去了对此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扮演多重角色,导演、编剧、演员,也可以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喜欢自己,接受数学学习。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求知氛围,培养学生求知欲。

4、结合教学目的优化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也应配合使用各类资源。一是提高趣味性,而是更加直观的让学生理解知识,比如“勾股定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影像来播放相关的影片,利用教具直观感受。

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老师的教学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时适当的点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生好奇心特别强,并且好动、好表现。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适时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导他们自主研究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形成这样一个积极学习,主动思考,并且将自己的想法及时的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让他们养成这样一种“学习—思考—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必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数学知识的兴趣,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改变,这样便能实现高效课堂,智慧教育。

参考文献:

[1] 徐 涛,戚耀辉,浅谈如何有效实现初中数学课的优质教育[A].课程教育研究,

[2 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

[3] 陈 林,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益[J].数理化学习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