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016-11-08何丽道张卫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何丽道+张卫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必须创新教法,有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重视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潜力,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激发灵活性;培养创新性;培养广阔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42-01

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是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好途径,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教育转轨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必须创新教法,有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重视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潜力,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呢?

重视新旧知识的比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而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发展。俗话说的好: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教学中重视新旧知识的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旧知识的认识,也能更好地理解好新知识,使知识的连贯性有更好的接合。一些教师在授课中不善于做这种比较工作,造成学生在新知识面前有“断了线”的感觉,产生一定的迷糊和混乱,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在小学数学中,《简易方程》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从运用具体数字解答问题过渡到用抽象的数学符号来解答数学问题的思维提升过程。而学生要实现这一思维跳跃,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思维形成过程。为了使学生尽快实现这种能力转化,教师必须在“方程”教学的入门课上做好做足功夫。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如果能在入门课上多花点功夫复习、回忆学生以前学过的不成系统的有关知识,设计好引导“阶梯”,注意创设新情景和“引渡”例子,就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和思索,比较容易实现学生的思维转换,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进行比较,逐步深入,培养出精密性、深刻性的思维品质。经验告诉我,假如教师在此处做的铺垫工作不到位,学生将难于形成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甚至因此而背上“见到方程题目就害怕”的心理阴影,导致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思维障碍。这也许是一些小学生升入初中后,不会用方程解答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应用题,甚至恐惧这类题目的根源。

一、在课堂上学会制造适度紧张情景,激发出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没有紧张情景的刺激,将难于成就学生的机智性和灵活性。而没有机智、灵活的数学思维,该生实乃庸才也。小学生,活泼好动,但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教师上课如果总是慢慢吞吞的,是很不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并且,会造成学生慢性子般的思维品质,不利于学生适应将来的生存环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创设适度紧张情景,充分调动小学生生性好动、好强的特点,把学生的“灵性”给逼出来。例如,在教学《分解质因数》和《能被2、3、5整除的数》等内容时,我采用抢答、小组淘汰赛等方式来进行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制造紧张”,迫使学生“适应环境”,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

二、增加数学课实验操作活动课,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创造性

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而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尤其是数学知识往往借助其生活感受,因此,不少数学内容,学生觉得不容易理解。所以,用直观、生动形象的东西来教学,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引入:发给每一个学生一张纸,要求他们至少剪出三个完全不同的三角形来(如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之后,要求学生把各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剪下来,看能拼接成什么角。这种教学,由于“有得玩”,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直观、生动、有趣,其效果自然极其好。这比单纯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教法好多了。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亲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受用一辈子。

实际上,在小学数学的各个教学内容里,不少地方或多或少都是可以加入动手操作成分的。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创新,不拘泥于教材教法,是可以创造出很多直观、形象的动手操作课的。尽管辛苦一点,但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长期坚持,可使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发生很大的飞跃。这是很值得教师为之奉献的。

三、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

教师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应注意搜集有多种解法的开放性题目,通过解法练习,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

例题:一架飞机在2小时内飞行了1800千米。飞机保持这种速度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共飞了5小时。求甲、乙两地之间约有多少千米?

解法一:1800÷2×5=4500(千米)。这是用归一法来求解的。

解法二:1800×(5÷2)=4500(千米)。这是用倍比法来求解的。

解法三:1800×5/2=4500(千米);获1800÷2/5=4500(千米)。这是用分数方法来求解的。

解法四:1800×5÷2=4500(千米)。这种解法是假设法。

解法五:方程法。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又有三种解法:

依速度相等,有:1800÷2=x÷5,解之得x=4500千米。

依路程长的2倍相等,有2x=1800×5,解得x=4500千米。

依每飞行1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有2/1800=5/x,

解得x=4500千米。

一道这么简单的题目,竟然有如此之多的解法,学生意想不到,因此这种课学生上得津津有味,增加了他们上课的乐趣;同时又能把小学阶段学习到的一些常用解题方法一一加以运用,学生看了眼熟,理解也不难,较好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宽度。

实践证明,一题多解的做法之所以能被常用不衰,原因在于这一做法能很好地开拓学生的多向思维,能较好地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的视野广阔,思维严密。

培养学生在数学思维上具备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和广阔性的特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达到。然而,只要教师长期努力,必有成效,而且,学生一旦形成这种思维品质,其将受用一辈子,也必将福及我们的祖国。因此,全体教师朝此方向努力,正是素质教育之方向,也是很有历史意义的事情。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
让多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