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导入

2016-11-08白海仓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调动品德课材料

白海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37-01

教师走进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才能在短短的45分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而精心设计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既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最直接的源泉,又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根本内驱力,还是连接新知与旧知的桥梁。课堂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能否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维,能否为深入学习新知铺路。因此,教师需要在众多导入方式中依据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选择最佳的导入方式,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拉开这堂课的序幕。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点,谈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导入方式的设计。

一、材料性导入

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上设计了大量的图文并茂的材料,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连。这类导入,教师首先要学生大声朗读,精读细看材料,深入理解,教师板书出新颖巧妙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要呈现一定的梯度,问题与材料要紧密结合并反映材料的主要思想,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动脑,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不宜过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对不爱思考的学生,可先让他们起来回答,再提示激疑,促使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在思考时教师要根据需要帮助引导学生作出准确的判断。如七年级思品《超越自负 告别依赖》中青蛙比“大”的材料,学生读完材料后,因材料幽默风趣,学生表现的活跃兴奋,这时教师马上利用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提出新颖别致的问题,巧妙设疑:1、你怎样看待青蛙的行为?2、青蛙造成破肚而亡的原因是什么?青蛙的行为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在学生积极地讨论中导入新课。

二、情境性导入

情境性导入要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一定的态度体验。情景性导入关键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创设学生最感兴趣的场景,能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地探究问题,达到知情统一,体验过程,收获成果.如:在教《我们身边的诱惑》一节课时,我手里拿着一封《世界名人录》给我寄来的信,高高兴兴的走进教室,说明要被收录为世界名人的条件是缴纳收录费800元。让学生给我出出主意,是缴纳费用成为世界名人还是不缴纳?学生自然的积极为老师的抉择激烈讨论。因为在学生的心里老师是最聪明的,他们不敢轻易出谋划策,需要发挥大家的智慧想个最佳方案,既能给老师带来荣誉又不会上当受骗。

三、活动性导入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踊跃回答问题,激起求异思维的“火花”。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节时,让学生列举自己遇到的一些营销活动(如:有奖销售、打折、清仓处理、大甩卖、陪本销售……)导入形形色色的商品销售活动让消费者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使消费者上当受骗的话题。这样的导入将为一节成功课奠定坚实的基础,导入有效性的目的达到了,教师就可以顺利进入设疑阶段。

四、新闻事件性导入

新闻事件性导入方式选择时要注意筛选最新而且印象最大的新闻事件,能反映教学主题,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教《对外开放的国策》时,教师举例神舟飞船的发射、蛟龙号的下潜、嫦娥号的飞行等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归结于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调动经验深深感悟。各组成员先凭借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独立思考,确立主见后成员间各抒己见,建言献策,自由发表见解,待组内合议之后,形成各组内的最佳答案。老师在各组讨论时,应注意参与到各个组内,亲切的引导、辩论或点拨,调控好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讨论过程当中。老师要组织调动和协调好各组各成员的讨论,特别是引导后进生和性格内向型学生参与到讨论活动当中来,激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为了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老师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课堂能力,否则容易出现课堂哄乱和讨论不到位的现象。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方式的设计还有很多,如问题性导入、回忆性导入、故事性导入等。教师需要在众多导入方式中依据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以及可操作性,选择最佳的导入方式。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拉开思品课堂的序幕。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导入方式的设计要能体现出“课伊始,趣即生;课进行,趣更浓;课虽终,趣犹存”的效果,这样的的方法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猜你喜欢

调动品德课材料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最美材料人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