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目标模式综述
2016-11-08何彬刘洋高敏
何彬+刘洋+高敏
摘 要:本文在研究了当前课程评价目标模式的基础上,系统的对课程评价目标模式进行分析与评价,旨在研究的基础上促进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改革。
关键词:课程评价;目标模式;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7-02
一、课程评价的功能[1]
将评价结论与前一次的结论进行比较,这样就可能指出正在发生的变化,从而使人们看出教育是否取实际的进展,表明课程的哪些地方有待于改进。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所指明的各种长处和短处,提出成因假设。最后要根据目前已有的资料检验这种假设,也就是说要根据现有的其它资料进行检验,看看这些假设与已有的全部资料是否一致。课程设计并非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回路,包含着重新设计、重新编制、重新评价的过程。
二、目标模式的主要观点
一个有效课程必须回答四个问题[2]: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得到实现。从而形成了以目标为中心的课程原理。
在评价步骤上,大体包含如下几个步骤[3][4]:
1、建立课程计划的目的和目标。由于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些目标实际上实现得怎样,所以评价的程序,需要得到每一个主要教育目标所隐含的每一种行为的证据。课程目标的制定成为核心环节。
2、按照行为和内容两个维度界说每一个目标。在确定课程计划的目的和目标之后,将界说目标、分析目标作为其第二个关键步骤。之所以要对目标进行如何细致的分析,是因为除非对目标所指的那种行为有比较清晰的看法,否则便无法知道期待学生产生哪种行为,因而也无法了解这些目标实现的程度。
3、确定让学生有机会表现教育目标所指行为的情境。要想确定学生是否已经获得某种行为的唯一途径就是给学生以表现这种行为的机会。比如,如果要了解儿童在个人社会适应方面发展的怎样,就要到托儿所去,在儿童们一起游戏和作业时,寻找有关他们个人社会适应的证据。
4、选择和编制相应的评价工具。在评价工具的问题上,如果现行的评价手段非常适用于某些教育目标,那么就可以直接选择并使用;也可能需要作些修改才能适用于某些其它教育目标;如果没有适当的现成的评价手段可供使用,那么就需要编制或设计评价工具。
5、设计获取学生行为记录的方式和使用的计分单位。在确定了评价工具之后中,需要设计一种在这个情境记录评价工具使用情况的记录。获得学生行为记录的方式既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书面文字也可以是观察者对学生行为的记录,后者包括文字描述、影片或录音、观察者核对表。
6、确定评价手段的客观性。确定评价结论的客观性,从评价主体入手,分析了评价结论出现差异源于评价者的主观性。在确定评价结论客观性上一方面要澄清评分的规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获得更精确的行为记录本身得到改进,另外检验评价手段在内的行为样本也是提高结论客观性的方法之一。即检验评价手段的三个准则—客观性、效度、信度。
三、目标模式的特点
1、评价的目的是比较教学方案的优劣。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判断教学方案是否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过程。因此,实践中的教育评价往往是比较两种教学方案在实现教育目标上的优劣。针对这一目的,判定方案A比方案B好至少应满足一下要求之一:1.在相同条件下,方案A和方案B都实现了全部目标,但方案A还实现了其他目标;2.在相同条件下,方案A 比方案B更有效地导致目标的实现;3.在相同条件下,方案A的目标比方案B的目标更好或更有价值;4.在相同条件下,方案A的全部效果在总体上比方案B要好;5.在相同条件下,方案A比方案B在投入上要节省;6.在全面考察了投入状况和效果后,方案A胜过方案B。
2、采用多种方式对学习结果进行描述。测验是一个很重要的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信息的方法。除测验外,问卷调查、观察、作品分析等,都可以用于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描述学生实现教育目标的情况[5]。
四、目标评价模式的优势
1、预先确定评价目标,使行为有了目的性和计划性,提高了评价的功效。目标导向评价模式,使评价活动直接反映目标,通过获得学生和教学两方面的资料,使评价与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评价的功效。
2、如果制定的目标越明确具体,操作性就越强,实用性也就越大。目标导向评价模式是一个单向封闭系统,由于工作流程相对简单,结构紧凑,条件限制也较少,故易于为大多数人接受、掌握、运用。教师可用于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业成绩、诊断学生或整个班级的学习困难,它也能评价整个课程或部分课程的教学效果。
3、扩大了教育评价的范围,促进了教育评价进一步科学化。价模式使评价的焦点从学生身上转移到教学的其它方面,评价人员必须对教学目标、教学的行为目标以及目标实施的程序等学生成就以外的事项有所了解,方才能够对学生作出评价,从而扩大了教育评价的范围,促使了教育评价进一步科学化。
五、对目标评价模式的质疑
在我国,目标模式尽管应用很广,但争议也很大。关于目标模式研究,有学者认为,目标模式作为课程评价领域中第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模式,以其结构紧凑、逻辑脉络清晰、易于操作等优点在教育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6] [7]。但其“目的—手段”容易使人过于重视结果,忽视其他因素。也有的学者认为,目标模式“隐含着消极、被动的人性观和教育观”[8]。
还有学者认为,目标模式在关于“课程评价应由谁操作,行为目标能否全面准确地反映我们的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是否一定要测量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9]。
参考文献:
[1] 徐 晴, 陈 明.课程评价目标模式解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4(3):88-91
[2] 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 徐 晴, 陈明.课程评价目标模式解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4(3):88-91
[4] 黄光雄.教育评鉴模式[M].台北: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9.
[5] 金爱民.泰勒课程评价原理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 145-146
[6] 代蕊华.国内外主要教育评价模式述评[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6,(1)
[7] 徐 晴, 陈 明.课程评价目标模式解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4(3):88-91
[8] 肖远军.目标导向课程评价模式探析.[J].教育科学.2002 (6):22-25
[9] 徐 晴, 陈 明.课程评价目标模式解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4(3):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