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6-11-07郭冬花
郭冬花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本文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仅局限于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去谋取短期的提高效应,而应该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的技能训练,以求厚积薄发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写作能力 记日记 读名著
写作在中高考试卷中分值最重,它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笔者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一线教师,在此谈谈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
一、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练笔,拓宽日记素材,挖掘日记主题。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大纲对其写作能力要求有了质的飞跃。然而,写日记却是一个可延续的学习手段。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会了写日记,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坚持,也不代表他们的日记水准有多高。因此,语文教师可对中学生的日记提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最低字数要求;第二,内容真实;真实源于生活,叙写真实的生活,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在日记中杜绝学生矫饰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作文时材料翔实,避免言之无物。第三,日记要有主题,一篇日记能展示学生的一个或多个收获或感悟。教师对于学生的日记要及时收交并认真评阅。在指导学生素材的拓宽,主题的挖掘方面,笔者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写下水文,言传身教。如果教师向学生展示的范文题材广泛,比如,一处风景所给的偶然感觉,一段文字、一首音乐所触碰的智慧火花,参与一件事、一项活动的经历或经验,这些都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并让他们从记日记中获得写作的快乐。
二、教师在课文教学中适当留白,让学生参与文学作品的学习与创作。
俗话说:“水满则溢,月圆则亏。”课堂上的适当留白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和创作。文学作品本身极具开放性与包容性,让学生参与作品的续写或改写都是一种艺术再现。例如,在学习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之后,让学生模拟写“乡愁是_______,________”,学生雀跃欲试,尽管不一定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但这种对于现代诗的创作尝试无疑是一种乐趣。再比如说,学完《孔乙己》后,让学生发挥想象,改写孔乙己的命运。有的学生写孔乙己穿越到当今社会,一改懒惰肮脏的形象,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最终成了一位博学多才的成功人士;也有的学生写孔乙己在偷书时并未被打,他的那句“读书人,窃书不能算偷……”让丁举人心生怜悯,也深受感动,他决定帮助孔乙己改掉陋习,并在当地兴办私塾,聘请孔乙己做先生。因为孔乙己学问好,教学认真,大家都很喜欢他,而且他在文学上也取得了成功。学生的这种开放式创作,其效果很是令人惊喜。
三、指导学生阅读名著,领略经典范文所给的语言魅力,陶冶思想境界。
阅读是提高写作的有效方法之一。正如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在初中阶段的阅读能力提升很快,可从实践看来,也有不少学生迷恋一些低俗的漫画,言情,网游小说等。这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更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为学生适时推荐阅读书目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关于阅读层次的重要性,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与你最喜爱的学科有关的科学著作,要每天读,哪怕一天读两页也行。你所读的这一切,就是你的学习的智力背景。这个背景越丰富,你学习起来就越轻松。你每天读得越多,你的时间的后备就越多。因为在你课外阅读的这些东西里,有千万个接触点,是跟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相通的。这些接触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记忆的抛锚处”,它们吸引着必修的知识向着人们周围的知识海洋伸展开去。”笔者认为阅读名著一是因为它们是语言的典范;二是因为它们的艺术境界是学生学习的模板,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应对所推荐书目进行简介,指导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写书评或读后感,并能积极参与学生所阅读书籍的讨论。这样,对学生的激励和鼓舞更大,通过经典作品的示范,学生的作文素养可达更高层次。
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自主意识得到迅速发展。可他们在作文时也会禁锢于某一模式,趋于求同,对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缺乏勇气和胆略。教师在一方面教导学生树立积极阳光的健康心态,另一方面也得引导学生看到事物的阴暗丑陋面,敢于鞭笞黑暗,追求光明与正义。例如,在学习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后,笔者再呈现鲁迅的《风筝》一文,通过这两篇文章去比对学生自己的生活,从而写出个人见解。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作文立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很有帮助。
总之,笔者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种技能操作训练,教师要在多方面“授人以渔”,通过课堂落实与检查,训练到位,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作者单位:湖南衡阳市湘南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