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营销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016-11-07杜菲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途径重要性高职院校

杜菲

【摘 要】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非管理类专业理科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薄弱的表现,应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在营销类课程中增加团队协作的训练项目,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树立团队精神。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团队精神培养;营销类课程教学;重要性;途径

纵观国内的高职教育,其主要任务就是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然而,目前的大多数教育却还是多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务操作与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练习,更不要提创造力的提升与发挥。对传统的教学科目而言,仅在于训练学生学习和解题的能力,在课堂上的问题,均为“定向性”的问题,而现实环境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却多为各种复杂的探索性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多样,而且经常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因此,在进行日常专业课程教育学习,训练学生学会整合资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锻炼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唯有此,毕业生才能从容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一、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他通常以一种集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对于这个集体中的每位成员而言,团体的目标是通过所有人认可并且肯为之努力的一种共同的价值愿景。为了完成某一任务,需要所有成员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努力。

对于在校高职生而言,尤其是非管理营销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可能在专业拓展课程中会接触到几门营销类课程。在学习此类课程的过程中,除了继续保持专业知识学习的劲头外,还应以一种人文情怀去面对它。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合作、互助地探究问题、获得真知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

二、非管理类专业高职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薄弱的表现

无论是何种专业的高职学生,均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是影响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因素。对于所学专业中涉及营销课程的学生而言,其职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还应该包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团队协作的意识等。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尤其是以理科为主的高职院校,虽然也开设了不少管理营销类课程,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较差,集体意识模糊,在面对大型训练课题时,尤其是个人能力不能胜任的任务时,均不能很好地利用团队的力量。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1、学生个性较强,喜彰显个人特色

以“90后”为主的高职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团体社交活动,并且希望自己能立刻成为活动的焦点或核心。但是,在团体活动中,由于想充分展示自己,极易出现不懂配合,只想个人出风头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活动效果,还会为参与者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笔者曾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研,49人每7人一组,虽一直强调该7个人是一个团体,必须由团体完成调研任务。但还是出现了7个人的小组被分成了2-2-3的格局。这是学生急于表现,不能充分理解“团队”概念的结果。

2、能独立思考,但对团队合作重视不够

“90后”的学生们,从小接触信息量大,接受的信息五花八门,不仅培养了他们广泛的个人兴趣,也使得他们在进行问题分析时,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有着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对于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都能充分调动积极性。但对于如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认识模糊,甚至从未有过此类想法。

3、课程设置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对学生个人素质提高缺少考虑

纵观诸多专业课程设置,虽然也会看到类似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类的综合性课程,但也仅仅是完成书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很少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在融会贯通书本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协作净胜的能力。

三、增强团队意识及能力是高职学生竞争的砝码

较强的团队意识、较强的团队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是社会竞争中的重要砝码。对于“90后”的高职学生而言,因其成长的环境,更多的学生倾向于独处,不喜与人沟通,自我中心现象明显,缺乏图队协作意识。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团队精神的教育培养。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所谓合作学习,绝不单单是一起上课一起写作业一起上自习,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探究。通过在班级里组建有效的学习小组,确定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起完成某一项实践任务时,切实让大家都参与到实践任务中,通过认真的沟通、交流、激烈的谈论和各抒己见,发挥每个人取长补短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任务过程中都有所吸收和提高。并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学生个人表现和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都作为项目考评的标准。

2、在营销类课程中,增加团队协作的训练项目

要加强高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可以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多种训练项目。通过设置团队任务,使学生经过一系列团队任务实演,了解个体在团队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还可以选取一些专业团队获得成功的经典案例,播放视频影片或是案例介绍,让学生讨论思考团队协作的意义;利用课堂时间,将学生带到户外,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团体的强大。

3、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迅速成长

虽然在课堂内外设置了诸多团系项目,但每个学生的实际参与程度的高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与否,教学目的及教学过程是否流畅圆满,都需要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学生在进行团队训练过程中,老师都应留意每个同学的表现,以此作为评分的一项标准,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衡量。

无论是学何专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过程,也是对学生个人素养的一个全面提升的过程,以培养团队精神为手段,以优秀习惯培养为目的。通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贯穿团队教育的思维培养,不仅对营销类课程有益,对学生个人专业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集体荣誉感的培养等均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王以莊.合作学习策略在创思教育中之实施成效研究[J].中州学报,2002(6).

[2] 焦文渊.如何有效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J].职教探索,2012(9).

[3] 王忠伟.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总第807.

[4] 朱凤.如何打造市场营销专业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J].商业营销,2009(7).

[5] 韦世东,以汽修专业为例谈如何让高职学生合作学习[J].科技展望,2016(1).

【作者简介】

杜 菲(1983-)女,大学本科,供职于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途径重要性高职院校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