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疆高校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学生培养工作

2016-11-07刘璐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存在改进策略培养

刘璐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新疆高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汉族学生双语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增强教材实用性和适用性;教学模式应以口语听力为主;充分创造语言环境;分方向有针地性培养学生。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语言专业;汉族学生;双语人才;培养;存在;改进策略

新疆是多民族、多语言地区,民汉语兼通的双语人才在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谐民族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设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的高校是培养汉族双语人才的生力军。这一专业属于新疆高校特色专业,办学历史悠久。从1952年开始新疆省干校、新疆语文学院、新疆大学等先后开设维吾尔语专业,[1]伊犁师范学院开设哈萨克语专业,主要招收母语为汉语的考生。2007年新疆实施“民语言高层次人才特培计划”,该计划最初仅招收本科和专科学生。2008年实行了推荐免试研究生政策。自治区财政以专业助学金的形式,本科期间按每生每年3000元补助学费。[2]《自治区中长期教育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将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列为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为了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推动民族语文翻译事业健康发展,2011年将“民语言高层次人才特培计划”调整为“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共有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16所高校承担培养任务。该培养计划对本、专科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力争培养出能够从事双语翻译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近年来,全国对汉族双语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专业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大量毕业生进入各级各地公安、安全系、党政军机关、开设预科班的各大高校,从事语言翻译、汉语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从职业分布情况来看,汉族双语人才对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以及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笔者是新疆某高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维吾尔语方向的毕业生,2008年入学,2012年本科毕业后免试读研,七年的维吾尔语专业学习中笔者深切感受到该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并没有预期效果,语言掌握程度不高、听说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双语翻译人才,是开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的各大高校所研究重点和难点。笔者结合相关研究及自身学习体会就该专业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提出个人看法。

一、汉族双语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有学习动力就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就容易取得满意的效果,增强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达到良性循环。这就是所谓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蔡崇尧老师于2001年在新疆师范大学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15份,其中只有34.3%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报做第一志愿;回答最初是否愿意学习维吾尔语的问题时,53.7%的学生选择“不愿意”或“说不上”;回答入学前是否接触过维吾尔族的问题时,54%的学生选择“没有接触过”,只有13.3%学生选择“经常交往”。[3]就笔者所在年级来看,两个班共80余人,其中只有1名同学入校前已具备维吾尔语口语交际能力,不到10人因生活环境、家庭因素或多或少接触过维吾尔语,语感能力较好。其余学生基本从零学起。由此可知,学生入学前对该专业缺乏了解,对少数民族接触甚少,以至于对学习意义认识不深。有些学生被迫调剂而来,有些学生被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而来,而有些学生则是看中了就业前景,很少有学生真正凭借个人兴趣选择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这就造成学生普遍存在对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得过且过思想较强的现象。这些极大制约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2、教材适用性和实用性不高

教材是知识载体,是教师传道授业,学生开智解惑的重要工具。然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教材陈旧、种类较少、难度偏大、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等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笔者所在学校2008届学生所使用的某些专业教材依然是十几年前出版的,例如:《基础维吾尔语》一书是1997年第一次印刷,《维汉互译使用教材》是1995年出版的。直到2011届有些课程才开始使用新版教材。虽然这些教材都是经典之作,经过时间的考验,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但教材“超龄”服役对其适应性和实用性具有一定影响,有些内容与现代生活相脱节,特别是关于新兴词汇、流行用语、常用口语、俚语等涉及较少。曾有维吾尔族同学反应,类似于《维吾尔日常会话500句》等基础性口语学习读物中所出现的句子过于正规且正式,不是常用口语表达方式,有些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少,使“教”和“学”、“学”和“用”等方面找不到契合点。

随着培养计划的调整,“民汉双语翻译人才”是培养的重点。对此相关教材上也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目前口译课程没有系统性、专业性的教材,教师授课时感到无从下手,学生学习时更是迷茫。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学生大多是零起点,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2007年,安占峰老师针对少数民族语言专业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进行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185名学生中,仅有12.44%(23名)的学生认为教材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61.09%的学生认为的教材很一般。[4]大部分学生无法从教材中找到学习乐趣。

3、教学方法上忽视语言交际能力

在中国应试教育背景下,大部分教师在第二语言教学方法上采用语法翻译法,即以系统的语言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语言的准确性,阅读水平和翻译能力较高,可操作性强,便于测试,但容易忽视口语、听力能力,并且学生过于依赖母语思维进行逐字逐句翻译,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形成。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在与少数民族实际交流中困难重重。既然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沟通的桥梁,就应把“听说”放在首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跳脱出灌输性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大胆表达,逐渐消除害羞心理,建立自信,激发兴趣。在不断沟通中学习语言的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且,教师应具有高尚师德,以教好学生为己任。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掌握学生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方法。目前高校教师科研压力过大,师资力量短缺等问题影响教师在教学上所投入的时间。有些教师为了评职称,只顾完成科研任务,忽略上课质量。有的教师课程安排太满,上课精力跟不上,疲于应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素质具有深远影响。

4、实习效果不尽人意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实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支教实习,以师范类院校为主,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教师短缺问题,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另一类是语言实习,学生住在村民家中,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学习语言的同时体会民族文化。笔者曾于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分别在哈密、吐鲁番两地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语言实习。但在实习过程中语言能力提高不甚明显,其原因有:一是实习条件较为艰苦,学生对实习缺乏热情;二是主动学习意识较弱,在实习地少数民族群众会说汉语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不会主动用少数民族语言与其交流,这就造成口语训练机会减少;三是口语交流内容仅停留在表面,以日常用语为主,范围较窄,深度不够。

二、改善对策

1、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要想培养和激发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动机,首先要从了解民族文化入手,入校第一学期就应开设相关课程,介绍少数民族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使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学习语言,逐渐消除对少数民族的陌生感,激发求知欲。其次,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不仅少数民族学汉语,汉族也应该学少数民族语言、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拉近各民族间的距离,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再次,充分认识到就业优势,目前新疆优秀的汉族双语人才极缺,能从事翻译的少之又少;少数民族聚居区也需要大批懂双语的基层汉族干部;全国公安、安全系统仍需要专业素质高的双语人才。种种就业机会更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动力。除此之外,该专业学生要认识到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内部动力,提高重视程度,激发学习热情,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2、增强教材实用性和适用性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越贴近,学生学习兴趣越大,在语言学习中,日常用语和实用性较强的词汇总是最先被识记的。因此在教材的编排上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特别是口语课程的相关教材更要以日常使用频率高的句子和词汇为学习重点,还可增加新兴词汇、俚语等时代、地域气息鲜明的学习内容。听力教材可选取民语广播或电视中较简单的内容为素材供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同时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要需要多听多练,主动寻找交流机会,不断提高自己。

目前开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课程的各高校基本各自为阵,没有一套得到各高校认可的,系统性专业性教材。因此,需整合资源、集中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专业教材,提升教材质量,增加实用性内容。

3、教学模式应以口语听力为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学生普遍问题是听说能力较弱,然而听力、口语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交流方式。语言学习不应只为考试分数,更要注重日常交流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策略上应以口语、听力为主,增加练习时间,适当减少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的语法内容。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开设试听课程,播放少数民族优秀影视作品,收视率较高的民族栏目等,老师有针对性的讲解所出现的重点词汇和民俗知识,使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民族文化。还可将话题训练、编排情景剧训练等方式融入教学活动中。如:可模拟做客、看病、买东西等场景,学生自行编排对话内容,将学、说、演相结合,重现生活场景的同时练习语言交际能力。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点学生注意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性,避免因不了解而犯错,重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听说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走出“哑巴”言语的困境,增加交流机会,还将民族文化潜移默化的融入教学活动中。

4、充分创造语言环境

在新疆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本应具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可事实上,新疆汉族大多不懂少数民族语言,很少与少数民族主动接触。即使是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的学生依然生活在相对集中的汉语环境中,在学校也并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这对语言学习十分不利。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采取民汉混住宿舍、民汉交叉上课等方式创造语言环境。学民语的汉族学生与学汉语的民族同学混住在一起,在学习上可以互为老师,在日常交流中共同提高口语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互相了解、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只有充分创造语言环境,才能使语言学习从课堂走向生活,把专业性知识转化为实际交往能力。

5、分方向有针地性培养学生

现行的培养计划(“维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目的是培养从事翻译工作的汉族双语高级技术人才。而翻译本身对学生母语和民语要求很高,零基础学生经过四年甚至七年的学习都难以真正达到双语翻译标准。分方向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招生时,要求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翻译方向学生应加试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民语成绩达到一定分数后可参考高考成绩择优录取。并且要严格控制翻译方向招收人数,每班最好控制在20人左右,翻译方向学生应具备一定语言能力,在培养过程中以专业性为主,按照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培养。第二类考生则正常参加高考,按照高考成绩录取,这类考生没有语言基础,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实用性,加强实际交流能力的训练,减少专业性较强、难度较高的内容。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不断调整培养计划,各高校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就是为了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双语人才。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年,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进步年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和各民族互学语言,各高校扩大少数民族语言专业面向汉族学生的招生名额,培养一大批懂少数民族语言的汉族人才等。进一步说明新疆汉族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重要性。从近几年就业形势来看,新疆及内地省区对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汉族本科以上毕业生需求迫切,一方面说明新疆汉族学习并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很少,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新疆汉族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政治意义体现。改善高校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的培养方式,提高培养质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吾买尔·达吾提.维吾尔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若干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4.5.

[2] 刁小卫.新疆高校“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刍议—以伊犁师范学院为例[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3] 蔡崇尧.维吾尔语专业教学要首先解决学生的语言观念问题[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3.2.

[4] 安占峰等.制约维吾尔语专业学生专业素质提高的因素探析[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7.2.

【作者简介】

刘 璐(1989-)女,新疆人,新疆社会科学院科研外事处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双语民族问题.

猜你喜欢

存在改进策略培养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