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隔离问题调研
2016-11-07姚永珊张红张硕段晓彤苏敏杜小雅李鸣
姚永珊?张红?张硕?段晓彤?苏敏?杜小雅?李鸣
【摘 要】 本文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留守老人群体普遍存在社会关系疏离、社会地位下降、社会服务缺失、社会歧视严重等社会隔离问题。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以舆论引导社会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关注;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以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加快农村留守老人社会隔离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社会隔离;问题;原因;措施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农村留守老人是发展中国家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老人指农村中子女全部外出务工,三个月或以上才回家一次,只有自己或和老伴留在家生活的60岁及以上的人口。[1]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土地政策的不断调整使得农民与土地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甚至有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城市潜在的谋生和发展机会吸引农村青壮劳动力涌入城市。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农村留守老人数量已接近50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25.8%。[2]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落后、社会保障体制缺失、传统养老模式淡化而新的养老模式还未形成,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物质生活水平偏低、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生活无人照料以及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由此产生的社会隔离问题亟需得到关注。[3]社会隔离是指主动或被动地与社会脱离,人际交往、活动参与、社会互动处于某种断裂或绝缘的状况。可将该概念操作化为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社会服务、社会歧视四个指标。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社会隔离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对于解决其社会隔离问题,提高晚年生活质量以稳定社会秩序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通过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人口特征、经济供养、代际关系、精神慰藉等方面的状况,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隔离现状及其成因。通过实地调查和实务工作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隔离问题作出理论解释,并以期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以助人自助为介入理念,提出专业介入方案,以期提供系统合理的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社会隔离问题的对策。
二、研究设计及样本数据概况
1、研究设计
小组将社会隔离操作化为四个指标:社会关系、社会服务、社会地位、社会歧视,并选取了内蒙古、陕西、甘肃、广西四个省的十个村落社区开展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隔离问题的调查研究。小组主要从样本老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老人的社会关系表现、社会服务表现、社会地位表现以及社会是否歧视留守老人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203份,其中回收166份,有效问卷142份,问卷回收率达85.5%。
同时,在对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半结构式访谈与实地调查,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子女以及家中无留守老人的年青人进行结构式访谈,分别了解前者外出务工的原因、对老人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关心程度、老人在家中的地位,以及后者对家中老人的态度、对农村留守老人群体的关注程度及看法等。其中农村留守老人子女共访问38人,家中无留守老人的年青人共访问46人,访问总数为84人。
2、样本数据概况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子女外出打工一个月或一个月以上且在家停留时间不超过3-5天的55岁以上的老人也列为我们的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以60-70岁为主,属于中低龄老人,约占调查对象总数的44.2%,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留守老人趋于低龄化以及核心家庭趋于年轻化。
(1)健康状况。由于调查对象的年龄较大,各项身体机能指标逐渐下降,因而调查对象身体状况主要以有慢性疾病为主,约占46.7%常见的有慢性胃炎、肺炎、高血压、心脏病等。此外,有严重疾病的调查对象的比例占13.3%,农村留守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2)生活来源。据问卷统计分析,样本留守老人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子女供给和养老保险,而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接受访问的老人大部分表示没有得到来自子女提供生活费。其原因在于老人认为子女需要照看新组建的家庭,没有余力也不需要子女提供生活费,即使子女向老人提供生活费,对于老人而言是杯水车薪的,表明农村中大部分的子女难以向其留守老人提供相对充足的物质基础。无法向老人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的子女需要考虑从精神层面上更多地关爱父母,但在与农村留守老人子女的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留守子女在外与父母联系时关心最多的是留守在家的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其次才是老人的身体状况,很少涉及老人心理精神方面的关心。
三、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隔离问题及成因分析
1、出现社会关系疏离征兆
熟人社会中邻里间相互走动要比陌生人社会的频率高。据问卷分析,调查对象与邻里间经常相互走动与偶尔相互走动的累计百分比达91.5%。亲戚关系方面,样本数据显示,相互间关心占调查总数的88.6%,可见留守老人并未在亲戚或邻里方面受到隔离。大部分被调查者能对村中发生的事情—如选举、婚丧等有所了解,68.3%的留守老人表示愿意参加社区或村中开展的活动。问卷调查表明,农村留守老人积极与外界保持接触,且在社会关系方面没有表现疏离的情况。而在实际走访调查过程中,也有被调查者表示不关心外面发生的事情,也不会“被动”地知道外界发生的事情,而这样的情况多以高龄孤寡或失去自理能力的留守老人为主。
由于留守老人生活半径狭窄,与外出子女及外界人员缺乏沟通,与孙辈的思想观念相比起与其子女的思想观念差距更大,因而存在代沟,从而使得农村留守老人在亲密关系中出现社会关系疏离的征兆。这一现象在社区的亲邻关系中则表现为“农民上楼”由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缺少习惯的聚集的公共场所,农村留守老人与邻里间的互动频率减少,邻里间关系的逐渐疏离。
2、社会服务缺失
针对社区或村里是否有服务老人的服务设施,49.2%的调查对象表示有,29.2%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而不清楚社区或村里是否有此类设施的调查对象占21.6%,社区或村里开展老年人活动的频率表现依次为经常开展、偶尔开展、很少开展、从未开展、缺失数据,所占比例分别为5.6%、33.1%、33.1%、25.3%、2.8%,开展活动的累计百分比为71.8%,其比例相对来说较高,但经常开展的比例只占5.6%(图1、图2)。因此农村中一方面存在相关社会服务设施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的情况,另一方面建设有相关的社会服务设施却未能做到物尽其用。
图1 服务设施情况表
图2 中老年人活动开展表
据分卷分析,调查对象的参保率(参加相关保障制度)占调查总数的86.7%,一定程度上表明相关保障制度如农村合作医疗等覆盖率较高,对留守老人看病较有帮助。然而仍有64.1%的调查对象看病吃紧,认为其经济生活水平较低,而相关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低、报销手续麻烦,以致医疗费用支付困难。因而有被调查者表示:“可不敢生病,小病就熬着,熬不住了才去医院。”表明目前国家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服务质量差强人意。
小组在调查中了解到的解决老年人三餐问题的村办服务机构—农村幸福院,或许能够成为政府致力于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隔离问题的重要途径。该村的幸福院于2014年5月11日母亲节响应政策号召成立,由政府补助建立,其后由幸福院自行发展。由村委会、满60岁的老人及其子女三方签署协议,老人每月向幸福院交纳150元(由其子女支付),幸福院向老人每日提供三餐,同时院内提供娱乐和休息的场所,老人饭前饭后均可使用。这样的机制解决了子女外出时老人的吃饭问题,同龄人聚一起吃饭、交流相对减少了老人的孤独寂寞感。幸福院只管老人在院里的安全问题,老人来往幸福院的路上的安全却没有保障,尤其是腿脚不方便、家离得较远的老人就无法享受这一待遇。支撑幸福院运营的最大动力在于资金,若是政府能在社会服务方面多给予关注,幸福院的运营机制与服务内容再加完善,老年人的生存需求与精神享乐或许能得到双赢。
从社会服务角度分析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隔离问题的成因在于,我国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服务建设以及服务质量差强人意。在走访的村中存在服务设施闲置现象,未能做到物尽其用,甚至有老人不知道社区或村中是否有相关的服务设施。村级的集体经济财力有限,能为老年人提供的保障资源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相关的社会服务组织发育缓慢,因而农村留守老人能享受到的社会组织的服务有限。社会服务缺失是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隔离的重要表现,因而也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3、在家中社会地位较低下
决定个人的社会地位的三个维度有权力、财富和声望。现代社会崇尚功利主义,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机能逐渐弱化,无法继续从事年轻时的工作,即便再就业,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的贡献也不如年轻人。因年老无法从事劳动而需要子女在经济上的供养的老年人在经济地位上处于弱势。社会互动是通过资源交换以满足各自需要的行为,农村留守老人的各种资源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减少,由于缺少交换的资源,其在社会互动中往往处于依附地位。
农村地区的孝文化虽在减弱,但仍是子女对待父母的行为准则。63.3%的调查对象表明子女在决定重大事情的时候会询问或听取老人的意见,40.1%的调查对象拥有决定家中重大事情的权利。这表明,大部分的老人在家中享有一定地位并受到子女的尊重。老年人虽然由于身体各项机能逐渐弱化,在经济地位上处于弱势,但走访调查发现,老人以其经验老道、心境豁达,自觉或不自觉地赋有传承传统习俗或技艺的使命,年轻人有了困惑通常会向家中的长辈请教意见。可见老人在社会地位上仍享有一定声望。但也有相当部分老人认为自己老了且经济上要依赖子女,因而无法再对子女的决定做出干涉,这无疑是老人在家中地位的下降的体现。
4、有时受到社会歧视
社会隔离的操作化指标之一是社会歧视,据问卷分析,78.9%的调查对象在社区或村中没有感觉到不被重视,外出时获得过陌生人帮助的调查对象占48.6%,有16.9%的调查对象未曾遇到过需要帮助的情况,在众多调查对象中,只有30.3%的留守老人未曾受到不公平待遇,而65.5%的留守老人都曾受到不公平待遇(图3、图4)。这表明农村留守老人在自己生活的圈子即社区或村中受到的重视比在生活的圈子外受到的重视多,而留守老人在除社区或村中以外的社会受到的歧视程度相对严重。
图3 获帮助情况表
图4 受不公平待遇情况表
同时,据半结构式访谈,大部分受访者对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群体只是从新闻媒体上了解到而无太多关注。由于近年屡屡出现的老年人假摔、“碰瓷”等现象,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当老人向其求助时会先采取观望态度。这表明农村留守老人群体的社会关注度较低,如果缺乏媒体报道,大部分人都不会主动了解该群体。在问及是否愿意为农村留守老人进行志愿服务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愿意,小部分受访者表示不一定,其中一位受访者表示:“这种志愿服务需要占用我一部分时间却不能得到报酬,况且就算我去了也不知道跟他们聊什么。”
农村留守老人已是垂朽之年,难以再对社会、家庭做出贡献,但他们还要被赡养照顾,因而一方面老人从子女处获得的重视减少,另一方面受到的来自社会的歧视增多。要构建起农村留守老人的支持体系,社会或社会组织在其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可通过开展农村留守老人的各种慰问或志愿服务活动体现社会对老年人的重视从而在社会上弘扬孝文化、营造尊老敬老的氛围,以舆论引导社会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关爱。
四、结论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中国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由于农村留守老人各项身体机能指标逐渐下降,无法再为社会创造其年轻时创造的价值;从传统农耕时代进入现代工业时代,老人无法再依赖从长期实践活动获取的生产技术和经验知识中获得权威地位;此外,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制约了社会保障服务在农村社会的渗透。农村留守老人更普遍存在的是社会地位下降、社会服务缺失、受到社会歧视的社会隔离问题,有望通过完善相关服务保障设施、政府扶持下社会组织的发育、社会舆论的引导和老年人积极进行自我整合等手段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孙唐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探讨[J].社会工作(实务研究),2010.
[2] 阎晗.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留守老人现状需求问题探索[J].社会学研究,2012.
[3] 风笑天,工作的意义:两代人的认同与变迁[J].社会科学研究,2011.
【作者简介】
姚永珊(1995-)女,汉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研究方向: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