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身份认同探讨

2016-11-07袁婧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身份认同偏差

袁婧

【摘 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失地农民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存在着缺乏安全感、无法认同新身份等心理问题,应在不同层面上培养失地农民的利益认同、社交认同和文化认同感;这是帮助农民群体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我国城镇化战略顺利实施,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城镇化进程;失地农民;身份认同;偏差;原因;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响应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号召离开原本生活的乡土,进入城镇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转变,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忘却原有身份融入城市。因此,提高社会对失地农民问题的关注,引导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实现个体身份认同,尽快融入城市,对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以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失地农民身份界定

“身份认同”一词源于拉丁文idem,后来发展为identity一词。学界认为该词有两种含义:如identity law(同一律),表“同一”;identity card(身份证),表“特殊”。同一词包含“相似”和“相异”双重关系。个人通过比较自身与他人异同来确定自己的身份,这就是身份认同。现代社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前提是为公众所认同,而自我认同又是公众认同的前提。因此,不管在个人或是社会的层面上,身份认同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研究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问题,首先应对“失地农民”这一概念做出界定。目前,关于失地农民的身份定位,学术界主要代表性的观点有,刘翠霄认为失地农民是指以土地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获得的有限的补偿费根本无法保障其长期稳定生活,这些没有稳定收入又失去土地的农民就是失地农民。谭淑方对失地农民的界定可简要表述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而产生的失去土地的农民。黄建伟认为,在界定失地农民的概念时,就应当承认其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区别主要是内涵和外延的不同。赵洁则认为,失地农民在观念和生活方式上仍保留传统农民的影子,并因社会保障及户籍等问题成为城市边缘人,无法享有城镇居民的权益。综上所述,可以做出如下结论:失地农民是农民的土地被依法征用后,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处于农民与市民身份之间的特殊社会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失地农民总数超过4000万,并以每年200万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的总数将达到约9000万人,2030年更将达到1.3亿人的规模。

二、身份认同偏差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失地农民并不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社会结构的重组使得他们处于矛盾冲突的前线,在经历如此激烈的震荡后,必然产生诸多问题。

1、失去土地生存成本增加安全感下降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经济国家,数千年小农思想的影响土地对于农民而言是他们的生产生活资料,是生存的保障。农民在土地上耕作,付出劳动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生存基础。马克思曾说过,土地是“人类世世代代共同的永久的财产,即他们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对于失地农民而言,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长期依存的生产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生存保障。于是乎,他们只能选择出卖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资料,但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得农民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社交圈”。在如今的就业压力下他们根本无法与原住市民竞争,因此大多数失地农民只能从事较为低端的工作获取低廉的收入。失去土地后一切生活资料只能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因此生活成本反而会提高,这就大大增加了他们的不安全感。

2、征收补偿机制不成熟引发心理失衡

在征地过程中,征地机关与农民都是当事人,农民处于被动地位,政府征地过程中应是担任“仲裁者”角色,起到缓和矛盾,保护农民的利益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关部门常常忘记自己的身份在干预中出现缺位、错位,不能将保障农民的利益作为首要任务,这也是农民不满的重要原因。首先政府制定的关于补偿和安置的政策就不甚合理。当前的征地补偿通常是采用现金一次性发放的方式,制定的补偿标准往往只是根据所征用土地当前使用性质而不考虑其增值收益。据调查,在征地过程中,补偿和安置费的60%-70%为政府各部门所得,而拥有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只得到5%-10%。有关部门并未充分考虑货币补偿具有买断性质,而并不是所有农民都具有长远目光和理财头脑,因此部分失地农民在获得相比他们之前收入而言可称巨款的收入后往往不知如何应对,甚至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甚至出现返贫。政府及相关部门如果不能对此问题加以重视,任由坐吃山空的情绪在失地农民群体中蔓延的话,将会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

3、与原住市民的隔阂导致失地农民身份认同困难

原本生活与耕作的土地被征收后,失地农民离开原本生活的农村进入城市。但是与那些从小立志走出农村并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目标在城市立足的人不同,他们离开农村是一种被动的、无奈举措,因此即使进入城市生活接触到城市文化,他们在心理上仍倾向于农民身份。双重属性的交互作用使他们即不能摆脱原有农村身份对他们新生活的负面影响又不能敞开胸怀接受城市社会文化。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数千年小农文化的影响和自出生起就习惯的生活方式使得失地农民固守乡土观念,在观念上一时间无法接受身份转换后新型生活方式,于是就与城市应有的秩序规范显得有些不协调。第二,在失地农民融入城市过程中,部分原住市民并不欢迎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生活,认为失地农民抢夺了原本就紧张的城市资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顺利融入城市的进程。第三,城乡二元结构禁锢着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脚步,户籍制度衍生的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使失地农民处于弱势地位,游离在城市认同的体系之外。

三、强化失地农民认同感教育的途径

1、在保证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失地农民对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认同

失地农民目前产生的认同困境究其原因是由其所面临的安全感下降、自身利益受损等现实问题造成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只有把农民关心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努力维护农民权益不受损,才能更好培养他们对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认同。首先要解决的是就业问题。政府应结合市场需求为失地农民提供指导,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失地农民对政府的认同度。其次将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增强失地农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再次,应当完善当前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土地征用和补偿程序,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外,还要完善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机制,充分听取来自失地农民的声音。不排除有失地农民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会发生冲突的情况发生,这时,征地部门更不可采取强制措施而应当发挥能动性引导他们自觉把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这在客观上也有助于增强农民对政府的信任,维护社会稳定。

2、构建良好交流环境,促进失地农民对新型社交关系的认同

社交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所在群体的成员所具备的资格,以及这种资格在价值上和情感上的重要性。是衡量个体融入主体社会程度的重要指标。“失地农民身份认同”这一课题是城镇化的产物,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因此政府在处理相关问题的时候并没有预见到其棘手程度,从而有失偏颇,西方国家的城镇化进程领先于我国,相关部门在应对同一问题时,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有效措施。首先,可以成立负责部门专门开展针对性教育,在失地农民聚居地进行各类宣讲帮助他们解答心理问题。为避免失地农民“被排斥”和“被边缘化”,应在社区中、城市里开展各类符合一般群众文化程度的文化活动,构建良好交流环境,打开原住市民与失地农民原有“固定社交圈”,拓展交往范围,实现互动,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其次,相关部门在帮助失地农民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关于城市生活、市民文明道德规范方面的介绍。这是进行公民教育的有利时机,因为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间生活的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以及较密切的社会交往。在这样一个共同生活的区域内开展各类活动,可以使失地农民充分接触城市文化,有助于角色转换的顺利完成。充分而和谐的交流环境也有助于消除原住城市居民对失地农民的抵触心理,使他们主动接纳进城的失地农民,实现双向认同。

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失地农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由于失地农民长期生活在农村,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就是小富即安、自由散漫,因而如何内化并吸收城市文化是他们走进城市、融入城市的第一大障碍。在当前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要培养失地农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这是我们整个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评价认同感教育的价值维度。“社会整合功能的满足需要社会成员接受和遵守社会的共享价值观,共享价值观将社会‘粘在了一起。”在现阶段,我们要重视并积极推进失地农民认同感教育,以实现“中国梦”为核心充分唤醒失地农民的主体意识,帮助其实现在城市生活各方面的主人翁的身份,在此同时也要提醒失地农民认识到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要履行作为一个城市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帮助失地农民充分认清新身份所蕴含的意义,提高他们对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相统一的自觉性,才能真正实现市民身份认同,才能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谭淑方.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吉首大学学位论文,2012.

[2] 黄建伟.失地农民的概念界定[J].经济研究参考,2009.36.

[3] 赵洁.青年失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12.

[4] 张红霞,丁海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5.

[5] 孙华平,黄祖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1.

[6] 李岩.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7] 鲁斯·华莱士,艾莉森·沃尔夫,刘少杰等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对古典理论的扩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5.

【作者简介】

袁 婧(1991-)女,汉族,江苏泰州人,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身份认同偏差
50种认知性偏差
加固轰炸机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山东淄博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及对策
真相
论失地农民职业化的问题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