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融入高职院校课堂的实践探索

2016-11-07王密密

文教资料 2016年19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国学

王密密

摘    要: 本文立足于开设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围绕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国学经典知识的宗旨,总结授课过程中的经验,分析教授国学经典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期探求高职国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国学    高职课堂实践    大学语文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于现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孕育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学经典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所在。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文化的支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培育具有文化内涵、高尚情操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本文意在通过总结高职大学语文类课程的讲授经验,探求高职国学教育的发展脉络。

一、国学经典融入高职教育的必要性

1.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实用为目的的教学课程设置一直以来存在弊端。学生选课功利化,知识结构局限于专业层面,对于中华传统中的优秀文化知之甚少,对于四书五经概念模糊混乱,人文情怀和爱国情操得不到提炼和升华。国学经典所包含的无尽智慧是民族智慧的瑰宝。学习国学经典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国学文化的巨大魅力,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深厚文化底蕴。

2.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国学经典包含多个层面的教学目的,有对文学常识的普及,对文学手法的学习与应用,对古文的解读与理解,还有从中探寻与了解古代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生活。通过多种教学手法的应用,学生不仅拓宽知识面,而且逻辑思考能力同样得到极大的锻炼。

为了培养高素质安防人才,高职院校应开设相关国学教育课程,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大学语文课程。

二、国学课堂在我院的实践探索

我院自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来,一直秉持着传授国学知识,提高人文素养这一教学目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重点设置在讲授历代经典国学中的诗词作品。在授课的同时注重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在充分领会作品传达的思想的同时锻炼分析作品的能力、阅读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一)教学方式:提倡不同的解读视角

《诗经》是中华民族诗歌的源头,是国学经典中的启蒙读物,它向读者展示了春秋时代的社会缩影。在授课中,通过深入分析和现代语境的转换表达,力求让学生感受到《诗经》中人物的追求与苦痛。

《诗经》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历史著作。三百零五篇诗歌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通过诵读《诗经》,学生与几千年前的古代人类共同体验人生,从而更了解我们民族深沉浪漫的情怀。值得注意的是,在教授《诗经》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对于诗歌理解上的莫衷一是。例如《黍离》一首: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诗公认的说法是士大夫悲悼故国之作。但在解读中,学生提出看法,说出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诗的主人公是一位农民,因流离失所丧失田地而发出哀叹。有人认为这是一位流落他乡的流浪汉,因思念家乡而悲伤不已。这是一个学术争论的过程,值得鼓励和提倡。它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文学鉴赏眼光,从而更容易为其文学魅力所感动。

(二)教学内容:专题教学

本院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会设置有关专题,以便让学生摸清国学发展的脉络。例如围绕相思这一专题,课程特意选取不同时代的经典名篇进行逐一分析。在历代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诗词中,相思题材的诗歌占很大的比重。例如春秋的《伯兮》,魏晋的《行行重行行》,唐代的《长恨歌》,北宋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南宋的《钗头凤》,无一不是描述夫妻分离,两地相思的爱情悲剧。下面以《行行重行行》一首作为教学示例加以重点分析。

从春秋到了魏晋时代,《古诗十九首》是绕不过去的作品。《行行重行行》记述了一位女子因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种种思想斗争,例如不思饮食,日益消瘦,最后又自我排遣,努力保重身体。学生在学完这首诗歌时提出很多想法。这位古代的女子何以相思成疾,以致衣带渐宽?授课时,有意引导学生将此诗与《诗经·伯兮》作对比。学生立即发现这两首诗歌在叙事内容上大致相同,都是丈夫远离家园,长久不归,妻子在家相思成疾。不同的是两首诗虽然内容相近,但结果却不尽相同。《伯兮》的妻子相思成疾的结果是蓬头垢面,不思打扮,对丈夫的情感质朴忠贞,无怨无悔,即使事与愿违,以忘忧草寄托相思,但仍不能改变她的至深衷情。《行行重行行》一首妻子除了相思之情外,却也存在些许埋怨之意。“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一句即可看出妻子拿丈夫的渺无音讯与动物依恋家乡的习性作对比,含蓄表达了不满的情绪。学生在进行对比后便对这一差别产生了疑问。课堂中将此疑问布置为作业让学生进行课后总结。由收集到的作业可见,学生大都有对于古代爱情和婚姻的独特看法。例如,有人认为这是丈夫离家的原因不同造成的。《伯兮》的丈夫是先锋官,为了保卫国家而出征,妻子对此充满自豪的心情。而《行行重行行》的丈夫没有说明原因,滞留在外的原因也不明,因此妻子有了怨气。有人认为这是两个时代的风气不同。春秋时期的民风朴素,创作《诗经》的作者大多是普通劳动人民,因而诗歌表达的思绪情感更纯真,塑造的妻子形象并不如传统意义上的美女那样拥有良好的外形特质。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创作《古诗十九首》的大多是民间的文人墨客,因而自我意识表现得更为突出,女性形象也表现出瘦弱忧郁的美感。

在此基础上,讲授《春江花月夜》一诗时,学生对于游子思妇的主题已不再陌生。此诗一共有三个主题:美景、哲思、离别。唐初新开创的诗风清新质朴,与魏晋时代的浓艳诗风迥异。在这样一个时代,游子思妇的情感又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已能展开想象,联系前面所授文章,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说春秋与魏晋都是因为社会动荡而造成丈夫一去不回的现象的话,那么在唐初社会,为何男子仍然愿意远离家乡和亲人?

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发表了意见,如唐代的科举制度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有识之士前去投考,又如唐代边疆仍然战时频发,需要男子去支援边防,等等。将历史与文学巧妙结合的授课方式,令学生开始对国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对探秘诗歌背后的故事积极思考。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国学经典魅力的过程。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对唐代的《长恨歌》,北宋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南宋的《钗头凤》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但跟游子思妇主题不同的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内容并不像前文描述的丈夫离家、妻子苦等情节,代之以妻子去世、丈夫追忆往事为主题。叙事第一视角转换成男子。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何女子思念丈夫,丈夫生死未卜;而男子思念妻子,妻子均已另嫁或过世?通过查询资料,大家发现古代男女的社会地位不同,男子主外,女子主内。因而妻子一方离开家庭,行踪都是可知的。男子漂泊他乡,无从联系,行踪都是未知的。一方配偶离去,女子能做的只有苦等,男子能做的只有追悔。

在此基础上,课程作业便围绕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挖掘每个朝代的风俗民情。于是,在期末结束时,学生已初步游历了中国古代文学长河,对文学知识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和了解。每一篇认真研读探究的文学作品将会深深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对于学生今后人格气质的培养和爱国情操的陶冶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通过课程学习,国学课程初步解决了高职学生对于古典诗词和文言名著的阅读障碍,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更加直接接触到国学经典的无穷魅力。在深入研习国学经典作品之后,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人文素养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由于高职学生文学水平的参差不齐,阅读能力和学习水平会有很大差异。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如何应对,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王步高.大学语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李楠.国学经典之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之意义及实践举要[J].职业教育,2013(2).

[4]杨坤道.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与阐释尺度[J].高等教育研究,2013(3).

[5]杜钢.国学教育的基本问题论新[J].教育学术月刊,2012(1).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走入国学馆遇见最美的你
国学大考堂
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基于公安职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