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就业问题研究:述评和展望
2016-11-07赵春喜
□赵春喜
我国绿色就业问题研究:述评和展望
□赵春喜
在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环境恶化和就业率低下的社会背景下,绿色就业成为我国政府和学界的关注点。自从2003年开始,国内关于绿色就业的研究逐步开展,近年来有所下降。我国学者对绿色就业的肯定是主导的,但是也有消极观点。今后应当组建研究团队、加大经费投入,关注大学生就业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教训。
绿色就业;环保;经济;展望
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后,传统行业的就业持续不佳,绿色就业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发展绿色就业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对于绿色就业的研究,国际学者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国内学者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才开始涉足。本文对国内学者关于绿色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其研究中的不足,并对绿色就业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我国绿色就业问题研究文献分析
绿色就业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我国学者研究始于2003年,偏重于概念引入和理论介绍。部分学者对绿色就业研究的价值和政策效应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但关乎绿色就业的实证研究不多见。
图1 中国知网有关“绿色就业”文献数量
如图1所示,截止到2016年6月下旬,根据中国知网“篇名”为“绿色就业”的文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自从2003年开始出现了第一篇有关“绿色就业”的文章以来,到2016年6月,其文献数量的走势是一个山字形,开始少,到了2011年达到了顶峰,即有50篇相关文献,然后逐步减少。这与我国近年来的经济下行趋势有关,绿色经济及其绿色就业在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遭遇一定障碍,从而对学术理论研究带来冲击。
二、绿色就业概念的引入和规制
从现有文献分析得出,国内学者对绿色就业概念探究的视角大致可以分为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等三个维度(如图2所示)。当然,这个定义并不仅仅是三个维度,还有历史的维度。有的学者指出:“绿色就业是一个动态和与时俱进的概念。”[1]为了叙述方便,笔者主要从三个维度来探讨。
图2 绿色就业的定义角度
(一)基于环保角度的定义
从环保角度讲,绿色就业必须是可持续的、能源节约的、环境友好的就业模式。绝大部分绿色就业概念都立足这个角度,譬如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国内学者包括翁东辉、吴燕萍和潘家华等人的观点基本沿袭了这个思路。翁东辉从绿色节能环保的视角,认为它是在新技术、新能源以及基础设施领域投入方面出现的新就业岗位[2]。这涉及风能、太阳能发电以及电动汽车等新的产业。有学者经过实证研究认为,风能单位装机容量创造的就业人数为6.6人/百万瓦[3]。我国的这个概念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外。意大利的祖良荣在《社会合作责任百科全书》中专门设立了一条“绿色就业”(Green jobs,green-collar jobs)词条并进行了解释。就是为了环保的目的,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核电、农业等产生的职业岗位[4]。纵观以上中外绿色就业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是绿色环保的产物。今后我国环保是政策方向,因而也是未来就业方向。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是一种资源型经济。游翀认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绿色经济,促进绿色就业发展[5],对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环境具有深远意义。刘林森认为,我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应该对伴生、共生矿等进行综合开发,创造生态价值绿色岗位[6]。总之,绿色就业是维护生态环境的长久之计,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在这些生态价值上,我国学者对绿色就业基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二)基于经济发展角度的定义
基于经济发展角度的绿色就业必须能够创造收益,具有高附加值。在很大程度上,绿色就业就是绿色经济的一种结果。倡导绿色环境必然要强调绿色经济,因此在可再生能源的经济部门、生产部门就会产生一批新的就业岗位。许光认为,绿色就业指“低碳发展模式下的新型就业岗位”[7]。李虹等人对国内外绿色就业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介绍了2010年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即“在经济部门和经济活动中创造的,可以减轻环境影响、并最终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面工作”[8]。这个定义经济的色彩较浓,没有经济活动,这种就业很难长久。
当前国内学者为了促进绿色就业的持续发展,充分挖掘和阐述了其经济价值。有学者认为,形成“绿色就业”与绿色经济的良性互动,势在必行[9]。绿色就业固然具有经济价值,但是它的前提是牺牲了部分传统产业的经济价值,我国已有学者对于其经济价值的总体平衡问题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依据美国劳工部调查数据,对2011年比2010年增长了绿色就业4.9%达到340万人这些数字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10]。国内外有关学者为了证明绿色就业的意义,在统计数据和方法上存在一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行业失业人数,扩大了相关行业的统计范围。可见,关于绿色就业的经济价值存在诸多分歧。
(三)基于社会治理角度的定义
从社会治理角度来讲,绿色就业应该是体面的工作,能够为就业者提供有尊严、有保障的工作。游钧、张丽宾等人在其论著中提到体面就业,熊焰认为绿色就业不仅是体面舒适的,而且更是一种可持续就业方式[11],周军等人直截了当地从社会稳定角度来谈绿色就业,特别谈到大学生的绿色就业。从国外学者有关绿色就业的定义看来,基本上都包含环保、经济和社会这三大因素,阐述绿色就业不能偏颇某一个方面。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绿色和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矛盾,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会对追求绿色就业带来诸多困难。在2000年多伦多召开的加拿大劳工代表大会年会上,有专家呼吁政府制定优惠的积极的政策,帮助因环保因素失业的工人找到理想的、环保的工作。他们不希望工人成为环保的牺牲品[12]。这种情况在我国同样存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限制甚至关闭大部分污染企业,这对转岗工人获得新的绿色职业带来重大挑战。尽管有学者希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绿色就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这种愿望及其措施和政策制订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存在障碍。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绿色就业的概念进行了多维度阐述。深刻揭示了绿色就业的价值理念,体现了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体现了绿色就业具有环保、经济和社会责任。
三、对绿色就业的政策效应分析
我国高度认同实施绿色就业是解决当前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以及就业压力持续上升问题的必要途径。通过对十多年来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关乎绿色就业的政策建议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政策
通过分析相关绿色经济产业政策文献发现,湖北、重庆、四川、甘肃、宁夏、云南等中西部省市地区的研究人员特别关注该领域。有学者认为,通过发展绿色产业从而带动绿色就业,产业结构的发展重点在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诸如风能、太阳能的利用和设备研发,从而提高上述产业对绿色就业的创造力[13]。还有学者认为,通过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也就是通过将污染企业改造为绿色企业,从而吸收绿色就业。另外,从灰色产业转化为绿色产业,将破坏生态的产业升级改造将是我国绿色就业未来的重要方向。
(二)财税政策
国内学者对于绿色就业的财政扶持政策主要存在两派观点,一派是扶持绿色产业促进绿色就业。高原认为,对于从传统企业转换为绿色企业而言,给予岗位补贴,拨款培训费用,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措施,也就是说是降低转产过程中造成的企业负担[14]。有学者强调,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的财税政策,鼓励开发一批绿色就业岗位。另一派认为不扶持绿色产业,希望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吴燕平认为,环保设备、洁净产品、有机食品等企业创造的绿色就业岗位等自身就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大量的公式计算,认为应当对污染企业增收碳税。通过财税杠杆增加企业的成本,起到抑制环境污染的效果[15],也就是变相增加绿色就业的机会。
(三)环保政策
在环保政策及其绿色就业方面,游钧和张丽宾等学者认为,随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出台,我国新能源行业就业人数将不断增加[16]。毕京福、贾晓辉在研究了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环保就业政策之后认为,我国在政策上必须支持绿色环保的中小企业发展,在承接公共工程、获得政府采购、税收减免等方面适当给予优惠甚至财政补贴,充分挖掘它们在扩大就业方面的潜力[17]。也有学者认为,我们不能回避环保政策会造成失业率上升。关于这种影响,甚至有中国社科院的学者称:“奥巴马的绿色就业承诺已宣告破产。”[18]碍于生态伦理的道德考量,我国多数学者还是倾向于支持环保鼓励绿色就业。
教育政策方面应当首先梳理绿色专业、绿色技能、绿色创业的概念,有的学者提出制订绿色技能标准,开展免费的绿色技能培训等等。其次,需要制订绿色职业的标准。201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增加了127个绿色职业标示的类别,譬如轮胎翻修工等。这是我国绿色就业在社会保障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对于今后我国绿色就业发展开辟了道路。再次,我国学者对于相关概念需要进一步地达成共识。2012年底《职业》杂志推出了一个“绿色职业”的栏目,组织了5篇论文从法律、就业、职业、技能和分类等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实际上,在我国绿色就业和绿色职业对应的都是Green jobs,前者强调“找”工作;后者着眼“定”工作。还有的学者提出:“判断标准仅限于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分析,而没有扩大到整个生产过程。”也就是说产品是绿色的,但是生产过程并不是绿色的,这是否属于绿色职业需要进一步探讨。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以上学者的研究多将焦点放在绿色就业的积极宏观政策上,也有少数学者对于绿色就业持悲观态度。从图1的相关文献数量分析,悲观的氛围似乎渐浓。
四、对绿色就业的实证分析
国内学者对绿色就业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方面,对绿色就业的实证分析仍然相对匮乏。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实证分析角度。
(一)基于发展绿色就业的必要性角度
从“绿色就业”名称上看,没有理由“停止”这种就业发展。国内绝大多数学者都秉持支持的态度。学者郑立疾呼,发展绿色就业是破解资源环境难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9]。陆旸在VAR模型分析基础上,模拟了中国就业的双重红利问题,最终发现:征收10元/吨的碳税对两部门的产出和就业影响并不显著;如果采取征收碳税并减少所得税的“中性”绿色税收政策将会促进中国低碳部门的产出增长;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与发达国家的经验事实不同,中国还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就业的“双重红利”。也有学者认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无论是灰色还是绿色,关键是“就业”二字。尤其是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首先必须要解决产业淘汰过程中一部分原先就业的人员。
(二)基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角度
两人坐在凳子上,盯着小电磁锅,等着面熟。空气中弥漫着方便面的味道,竟然有一种家的温馨感。颜晓晨有些恍惚,多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仔细算去,不过三年多,可也许痛苦时,时间会变得格外慢,她竟然觉得已经很久,像是上辈子的事。
唐佳佳、李奎通过计算各省绿领工人三废再利用产值效率,治理三废的效率,进行区域间和时间趋势上的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浙江省外,绿领工人三废利用产值效率高的多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或者中部地区,存在绿领工人区域间分布不合理问题。实证研究进一步认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应该提高绿领工人的三废循环利用,其它省份应该借鉴该省的环境治理方法,适当增加中西部的绿色工作人员,以分担环境治理压力。纵观我国学者关于区域不平衡过程中绿色就业的研究,东部省区强调节能减排,发展环保产业;西部省区强调生态农业,发展特色农产品。绿色就业的主要区域不应当是中西部地区,而是东部污染比较严重的省市,譬如河北省、广东省和浙江省等省区。
(三)基于行业发展不平衡的角度
国内学者从行业发展的不平衡角度,去寻找绿色就业的发展空间。杨燕绥对老龄人口、公共服务和绿色就业岗位需求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指出中国老龄服务业有非常强大的需求[20],而且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妇幼产业和服务业同样都是值得关注的朝阳型产业。李虹、董亮等设计了单位装机容量就业人数以及污染物环境外部成本两个核心指标,构建了结合产业链分析与环境价值核算的发展绿色就业价值的分析方法,以发展风电替代火电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计算出电力行业发展绿色就业的生态效率变化[21]。柯水发、李周等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行动框架、中国造林状况和造林就业特点,并基于造林用工量标准和投入产出法对造林及其后续管护活动的直接、间接和引致就业效应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应对气候变化的造林行动能够创造出大量的绿色就业岗位[22]。
(四)基于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角度
无论是就业还是职业都与教育密切相关,我国学者对于教育改革和创新做了一些研究。有的学者强调绿色技能的培训和标准的制订,这是我国高职院校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有学者呼吁出台绿色就业方面的法律,信欣著文指出,2007、2008和2010年美国先后制订了三部绿色就业方面的法律[23]。穆静静就绿色技能的国外政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绿色技能培训的策略和步骤。总体上讲,我国学者对于绿色就业的微观层面比较重视,但从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宏观乃至战略层面的研究比较忽视,当前多半限于呼吁国家给予相关的资金支持。笔者认为这是未来我国应重点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绿色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不仅通过量化研究,而且还进行了实地考察的视频展示,从而为我国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践规划提供借鉴与依据,同时也为世界生态保护提供了例证。
五、我国绿色就业问题研究的展望
笔者对绿色就业概念引入、理论分析、政策效应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等多方面的现有研究进行了梳理,从文献数量和研究角度来看,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证研究都相对匮乏。有鉴于此,绿色就业研究有待深入,未来尚需做出以下努力。
第一,建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基于国内学者对绿色就业问题的研究多是各自为营的状态,专门的科学研究团队还相当少,因此应该建立专门的研究团队乃至科研创新团队。例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的绿色就业课题组,通过稳定的研究团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联系,保障了我国绿色就业问题的高效率开展,为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决策提供了信息保障与智力支持。
第二,加大经费投资力度。绿色就业对节能减排、促进就业的价值不言而喻。进行绿色就业研究推行绿色经济需要大成本、大投入,进而引进专门人才,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指导绿色就业的社会实践。因此需要加大经费投资力度,为绿色就业的深入研究提供资金保障。
第三,重视开展实证研究。绿色就业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实际应用。进行实证分析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直接标准,对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与就业率低下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应加大实证分析力度,例如有专项课题以广东省作为试点进行探讨,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并对推动当地绿色研究与绿色经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第四,关注大学生绿色就业研究。绿色就业比较关注污染企业转岗的工人培训,大学生的相关就业情况比较薄弱。自2006年北京启动“大学生绿色就业计划”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但是后续动作悄无声息。当前,关于大学生绿色就业的研究更多地是关注如何扩大或者方便学生就业,而与我们所说的环保低碳就业关联不大。在这方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王震老师研究比较深入,从绿色就业、服务、质量和技能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24]。这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绿色就业提出了一些比较开阔的可以值得借鉴的思路。
第五,借鉴国外经验和教训。国外学者对绿色就业的研究成果正处于迅速发展期,国内学者尤为缺乏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未来对绿色就业的研究有必要借鉴国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证经验,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适当修正,从而进行绿色就业的本土化实证研究。
[1]段建玲.低碳经济与幸福指数[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3:121.
[2]翁东辉.绿色就业是一个崭新概念[N].中国改革报,2009-01-20(01).
[3][21]李虹,董亮.发展绿色就业提升产业生态效率——基于风电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09-118.
[4]Samuel O.Idowu,Liangrong Zu.Encyclopedia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Z].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3:1287-1296.
[5]游翀.绿色就业前景广阔[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04-27(03).
[6]刘林森.“绿色就业”大有潜力[J].中国国情国力,2007(2):37.
[7]许光.低碳视角下美国绿色就业新政及中国的策略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0(9):83-87.
[8][13]李虹.包容性增长与绿色就业的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1(2):51-52.
[9]小志.绿色就业[J].中国就业,2011(5):11-12.
[10][18]刘元玲.美国绿色就业政策之得失[J].文化纵横,2014(6):110-115.
[11]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2]Burrows,Mae.Just Transition:Moving to a green economy will be more attractive when programs are designed to remove job loss fears,and focus on transition to a more sustainable future[J].Alternatives Journal,2001,27(1):29-32.
[14]高原.从政府角度浅析我国绿色就业的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8):12-14.
[15]陆旸.中国的绿色政策与就业:存在双重红利吗?[J].经济研究,2011(7):42-54.
[16]游钧,等.中国绿色就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7]毕京福,贾晓辉.积极推进“绿色就业”发展[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1(11):19-21.
[19]郑立.中国绿色就业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0]杨燕绥.老龄人口、公共服务和绿色就业[J].中国就业,2011(3):13-14.
[22]柯水发,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造林行动及绿色就业潜力测算[J].林业经济,2012(7):34-40.
[23]信欣.一部关于“绿色职业”的法律,引领就业新时代[J].职业,2012(25):50-53.
[24]王震.创新就业模式,倡导“绿色就业”——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模式新探索[J].中国人才,2013(10):99-100.
责任编辑殷新红
赵春喜(1982-),男,河南南阳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G715
A
1001-7518(2016)20-00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