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的学会学术交流

2016-11-07夏东荣

学会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术交流学会互联网

夏东荣

[摘 要]当今,网络已布满天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科学及学术交流作为学术的社会交往,其形式在网络条件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学术交流成为学术界的一种常态。对于肩负着学术交流主要职能的学会,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如何发挥网络优势,调整学术交流策略,应对新的学术形势将是学会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 学会 学术交流

当今,网络已布满天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深刻影响,科学及学术交流作为学术的社会交往,其形式在网络条件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的科学信息交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不仅使建立在传统纸质载体基础之上的科学信息交流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且也使传统的科学信息交流理论发生动摇”[1]。网络学术交流现已成为学术界的一种常态,无论是网上电子阅读、评论评审、交流互动以及投稿,甚至是网络论坛,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因此,对于肩负着学术交流主要职能的学会,在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如网站的建立、会员的情感联络与归属感、学术研讨会与网络互补等。如何发挥网络优势,调整交流策略,应对新的学术形势,必将是学会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交流已成为学会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

互联网给包括学术交流在内的各种文化交流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平台,打造网上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发挥互联网传播的平台优势,繁荣发展网络文化,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已成为世界共识。正如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2]。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了“互联网+”的重要概念,给网络交流机制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互联网+”反映了一种新的传播交流形态,这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其他各界的需求进行一种跨界型的融合,以更加迅速、便捷的途径和方式传播交流信息,构建链接一切的网络新产品、新模式。互联网新模式不仅能够一对一的交流对话,而且还可以进行群组式的讨论,在信息发布上,既可以是文本、图像,还可以是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而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学术交流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则是导致产生网络学术交流最本质的因素。

传统的学术交流系统是由知识需求者、知识创造者以及构建的交流平台构成的“实体型”学术交流系统,而网络学术交流系统则是由知识需求者、知识创造者、Internet以及网络系统组成的“虚拟型”学术交流系统,与传统交流系统相比,根本性的变革有两个方面:一是由实体型变成“虚拟性”。由原来的实体型,如学术会议的面对面交流变成了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远程空中交流的“虚拟性”。二是网络系统已成为一个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这个交流平台一方面作为双方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进行相互学术传输;另一方面,网络系统本身可以成为一个文献系统或知识库,所有的知识产品都可以事先贮藏在文献系统或知识库中,需求者可以随时调用,进行单向的交流,或者进行间断性的交流,也就是把你的意见或看法通过信息“跟贴”表达出来,知识生产者在其他时间(不一定是同时)可以看到,提出答疑也是以这种方式进行,这样能够起到相互交流的作用,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种交流中来。因此,有学者认为“知识需求者和知识创造者仍然是网络交流系统最基本的要素”[3]。

作为现代科技发达的产物——网络交流已逐渐成为当今学术交流的又一种重要的方式,将来能否取代传统的现场会议交流和会刊通讯交流,已引起科学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网络交流大致分为两个部分: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正式交流也就是通过官网进行的交流,即为学会网站发布学术交流会议通知、刊登学术论文、报道会议综述、设置交流论坛、开辟交流互动等,相当于学会学术会议或会刊的电子版、扩大版,因为它的内容更丰富、信息量更大、涉及面更广,这种交流形式“不仅继承和保留了其传统形式的所有优势,而且还克服了其原来存在的诸多性能劣势,如影响的范围小、成本高等”[4]。但是,这种交流方式的成果形式如何被相关方面和学术界认可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特别是网络出版主管部门、电子化的同行评审、用户匿名评论将在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合理地设计网络学术交流成果的评价体系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5]。非正式交流有多种形式,包括电子信箱、短信、微信、微博、客户端、QQ等,既有个体之间的私人交流,也有群体的共同探讨,这些交流的共同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由、随意、无限,并且大家可以同时进行交流。据悉,现有许多学会已经开始建立起各种方式的交流群,在群里发布学会活动通知,通报学会有关信息,探讨共同关注的问题。新的网络交流形式能否推动学术进步和学科发展,或者说在学术交流中起到多大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研究,也有待于在学术交流中挖掘各种网络交流的形式,但是网络的建立与学术交流已为大多数学会所采用。

二、学会网站反映了学术交流的现状

目前,全国学会或部分省市学会大多已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网站,构建了关于学会管理和活动的网络体系,学会网络的建立使原本松散、“虚拟”的学术性社会组织走向了“半实体化”,能够使广大会员有一种归属感,即感觉到学会组织的存在和活动的价值。在学会网络所设置的各种栏目中,包括学术交流在内的学会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内容都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和比例。对于大多数学会来说,学会网站的栏目除了介绍学会的人员与结构外,就是学会的主要活动信息了,而这些信息大多与学术交流密切相关,如学术会议的通知与报道、学术走访与交流的通报、学术信息的发布、学会会刊与学术出版、学术评奖、学术论坛等,所有这些不是在学术交流的行进中,就是在学术交流所产生的成果中。如中国力学学会网有“关于学会”“学会动态”“学术动态”“学会期刊网”“表彰奖励”“科技信息”“出版物”等栏目,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天文学会等一些基础学科的学会也都基本相似,有学会的概况,如学会的组织机构及会员结构,而更多的则是学会的学术交流与动态,如学术会议、国际交流、学会奖励、期刊书籍等。

对于应用学科的学会而言,其栏目不仅限于本学科的学术界领域,还扩大到与学科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各界,反映了这一学科的应用外延和关联,如设置了有关政策法规、评估鉴定、科学应用类、科普教育等栏目。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既有关于环保政策法规的内容,也有评价鉴定、验证认证等学术的“应用性评价”①,还有关于环境工程、健康、节能等服务的技术应用项目,所有这些栏目全面反映了环境学学科的交流领域。再如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学会,交流活动更为广泛,除了本身的学科建设和学术活动外,还有部委工作信息,并开创性地设置了有关国土实验区的建设,如低碳实验区、深呼吸小城和国土空间优化发展实验区等,作为国土经济的研究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从他们所设的栏目中不仅看到了学会的全貌,而且还看到了学会活动的创新之举,而学会的学术研讨交流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所有的学会来说,学术交流活动都是重中之重,利用网络优势开展学术交流更显丰富性。学会的一切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都与学术交流相关,但不同的学会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对于基础学科的学会来说,学术交流主要反映在本领域内部的科学界或学术界,不仅在栏目上更为细化,譬如把学会的学术活动细分为学会动态、学术动态、学术信息、学术交流、国际交流等,而且内容更多体现在本领域的学科发展和理论前沿。而应用学科的学会,其学术交流领域比较宽广,不仅包含本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也包含与决策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有关的学科专业应用性研究。

在交流形式上,许多学会都有创新之举,有的学会根据会议的不同规模、不同级别、不同侧重点等设置了不同的交流栏目,如中国力学会设置的栏目:学术动态、重要学术活动、重要专题、国内外学术交流、科技信息等,而有些学会为交流方便还特意设置了交流平台和专题交流网页,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设置了“学术年会交流平台”“第十六届中国环博会暨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单位会员交流年会”专题网页,中国物理学会的“中国物理学会2015年秋季学术会议”,中国金属学会的“第七届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中国作物学会的“第七届国际作物科学大会”等都是作为交流平台网页而为学会设置的。还有些学会为了更形象地反映学术交流会议的情况开设了视频栏目,如中国力学会的“视频集锦”栏目,报道了“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的盛况。

三、网络学术交流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学会是学术交流的主体、主渠道,搭建网络学术交流平台既是未来学术交流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学会适应时代发展和广大会员及其专家学者的迫切需求,是促进学会改革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学会功能、增强学会活力和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拓展了学会服务的领域和功效

由于网络学术交流具有跨时空、跨地域、超便捷等诸多特点,为知识信息交流的容量和效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有效拓展了学会服务的领域和功效。如学术交流会议发展成网络会议、网络论坛及平台等,会刊也发展到电子刊物和书籍、网络数据库等。

(二)为广大会员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

学术交流是科研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促进思维创新、成果转化不可或缺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术交流的水平已成为衡量学术力量的一种重要标志,因此广大科研工作者无不把参与学术交流作为自己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学术交流的迫切需求和期望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的深入而日益剧增。但是传统的学术交流因受地域、人数、层次等条件和因素的限制不能满足更多科研人员的参与,而网络学术交流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流平台,有效地扩大了科研人员的参与度,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三)网络学术交流为平等交流创造了条件

作为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经常会因科研单位的层次、研究资历的长短、学术水平的高低,甚至人情世故等一些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平等交流的目的,而网络交流的“虚拟性”,却避免了这些非学术性因素的干扰,带来了争鸣的公正和平等,可以说“互联网是目前信息传播与交流范围内唯一没有歧视观念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渠道,是一种无私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方式”[6]。这种公平的交流,使学术思想更加容易碰撞,也更加激荡,研讨也会更加深入,从而容易产生新的思想,甚至使新的学科诞生。因此,新的学术交流平台——网络交流正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融入到我们的科研活动中来,优势也愈加凸显。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流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信息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多种新型学术交流模式也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不断出现,并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正变得更快、更方便、更可靠!”[7]而在互联网时代,学术交流最能整合成科学界或学术界不受时空限制的学术交流主体和平台,能够有望成为资源共享、创新协同的信息网络体系。

但是,从当前网络学术交流的情况看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交流的优势,只是作为一种媒体,如发放会议通知、投寄会议论文、专题报道会议的召开情况等。从报道的情况看,也没有反映会议的全貌,有的只是简单报道一下会议新闻,也有的只是报道一些个人观点摘要,稍详细一点的就是报道会议的综述,而整个会议交流论文以及交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网络交流具有容量大、广覆盖、成本低、方便快捷、随时随地等优势,而这些优势为许多网站开设网络交流平台、设立网络论坛,并在网上进行不见面、不设地、不设时的广泛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从网络中看出,一些著名论坛,如新浪论坛、凤凰论坛、新华网论坛、西祠胡同,等应有尽有,网络论坛已经成为网络交流的一种发展趋势,这些论坛的经验为当前各学会开设论坛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陌生性和广泛性,网络交流被社会学家认为是一种“类社会互动与交流”,而形成的关系也是“类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最大的作用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互动交流,是社会互动的一种补充或放大,对于开设网络学术交流有极大的启示作用。正如有学者指出:“‘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学术研究的社会性本质,学术交流的模式与传统相比有了很大的扩展和变化”[7]。网络学术交流可能在一些网络论坛中出现,但作为以学术交流为主业的学会所建立的网站还很少有开设的。学会网站尝试开设互动交流平台,对于促进学术发展、服务会员、提升交流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现在:

1.扩大交流覆盖面。由于学术会议的各种局限性难以满足广大会员的要求,特别是全国学会拥有成千上万的会员,不可能每个会员都有参加会议的机会,有了网络交流平台,直接交流就能得到实现,并延伸到其他学科的学会或其他地区的相同学科的学会,他们的会员以及专家学者同样可以参与到交流中来。

2.深化了学术交流。由于会议面对面交流,一些敏感问题以及其他原因往往使交流研讨浅尝辄止,难以深化,而网络交流,由于身份的隐藏性容易使双方坦诚自己的真实观点而无所忌讳,从而使交流更具有实质性。

3.网络交流是学术会议的重要补充。学术会议的许多议程,如会议的通知下发、会议论文的投寄及评审,会议的报道,甚至会议的视频直播及场内外互动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交流中来。

4.加强正面引导。这种“类社会互动”的特征,也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使一些原本的小事扩大化、泛滥化和问题化。因此,学会开设网络学术交流需要加强专业引导,从而增加正能量,提供更多的建议性的学术观点,发挥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

注释

①本文把“学术评奖”定义为学术的“理论性评价”,而把“鉴定、验证、认证”等定义为学术的“应用性评价”。

参考文献

[1]方卿.论网络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载体的整合[J].情报学报,2001(3):290-294.

[2]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全文)[EB/OL].(2015-12-16).http://it.chinanews.com/gn/2015/12

-16/7674066.shtml.

[3]李国红.基于Web的科学交流模式[J].情报科学,2004(7):804-811.

[4]方卿.论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的复兴[J].理论与探索,2002(4):258-261.

[5]杨书卷,李宝进.网络虚拟环境中学术交流的现状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6]李婷.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与交流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9):115-118.

[7]肖宏,马彪.“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作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0):1046-1053.

猜你喜欢

学术交流学会互联网
学会分享
加强学术交流与科学普及传播,提升学会工作影响力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职教师学术交流、研修培训开展状况不足与提升策略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探索
The Disillus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from Gatsby in The Great Gatsby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