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共此“梦”
2016-11-05幸洁
幸洁
今年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2016莎士比亚戏剧节邀请了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剧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为观众演绎了各具特色的莎翁经典。在众多演出剧目中,9月15日演出的中英联合制作的《仲夏夜梦南柯》独树一帜,选取了中英两国两位戏剧大师的作品,进行跨文化戏剧实践,对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和汤显祖的传奇剧《南柯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
该剧以“梦”联结两部作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大学生演出仲夏夜之“梦”,英国利兹大学的大学生演出南柯“梦”,上下半场分别缩减到45分钟时长左右。对《仲夏夜之梦》的改编将莎剧中的梦幻森林落实在中国当代社会,在名为“槐树爱巢”的旅馆中(与《南柯记》的槐安国相互照应),两对中国大学生情侣本来只是盲目为对方的“颜值”所吸引而失去自我,在三位精灵的调教之下弄巧成拙,终于明白爱情的真谛在于互相理解和欣赏,终成眷属。剧中将原著的男追女调转为女追男,既反映了当代社会现象,又增添了许多喜剧氛围。对《南柯记》的改编则是以当代战争的退伍士兵为角色背景,对戏曲原作中的枝蔓情节进行删减,表现了两男一女三个英国当代青年误入槐安国后经历荣华富贵却终成空的酸楚经历。本来是略显说教的戏曲作品,也通过开场简练的台词介绍和背景音乐减了头绪,变得简洁明快。相比而言,英国演员的表演更富表现力,《南柯记》部分的剧情如果能够节奏感再强些,会让演员的表演更为自然顺畅。
在舞台呈现方面,《仲夏夜之梦》主要用三颗几何形拼接的树木为移动道具,转换划分场次和空间,简洁明快。《南柯记》则以帷幔塑成大树,将佛家思想用形象化方式来展现。从全剧来看,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是讲世间幸福,汤显祖的《南柯记》则是从宗教角度悲天悯人,这两部剧本身其实很难融合,但此次改编将两梦变一梦,看完后有做了“人生一梦”之感,《仲夏夜之梦》是奇幻浪漫,《南柯记》是禅意虚无,从青春爱情到经历生死,看穿荣华,又醉生梦死。
该剧的策划与制作人、英国利兹大学中国戏剧研究教授李如茹老师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中英两国的跨文化戏剧交流,特别是两国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我在2012年就观看了她与利兹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创作的话剧《太阳不是我们的》,该剧和南京大学的话剧《我是月亮》在当年的英国爱丁堡戏剧节相互对应,以纪念曹禺百年诞辰,开始了中英两国大学生的戏剧文化交流。今年的《仲夏夜梦南柯》再次登上爱丁堡戏剧节的舞台,两国大学生站在了一个舞台上,共同演出一部作品,作为2014年启动的“威廉·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欢庆四百年文化遗产”这一国际项目的一部分,纪念两位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正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访英时的提议“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因此,在跨文化戏剧传播的层面上说,除去后现代戏剧拼贴的改编尝试,该剧的意义更在于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尤其是大学戏剧教育和传播。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暂且不纠结于莎剧或是戏曲的原汁原味问题,两剧的所有演员都是没有戏剧背景的普通大学生,他们在改编和排演中所呈现的正是他们所能学习和体味到的跨文化理解。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戏剧有了新的发展场域,它必然是不纯粹的,戏剧的意义在文化翻译中显现,而且这也正是文化翻译本身的目的。两国大学生在自身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之下,让观众看到了跨文化视野下互相了解交融后的演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演员用英文演出,英国利兹大学的演员则尝试一些台词用中文表达。中国大学生把莎剧拉进到校园生活,原本更为保守内向的东方女性,在追求爱情中大胆主动。英国大学生则用战争创伤来理解佛家之空,本来主动开放的西方女性,则尝试用更内敛的方式表达情感。就像该剧的项目顾问Susan Daniels所说:“通过创作与接收戏剧,我们不仅探索他人的世界,也更深地理解了我们自己。”
戏剧是场上的文本,而不单是文学性的存在,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既要创新实践,又要遵从原典,进行跨文化传播,其实很不容易。特别是对中国戏曲的改编,本身很难再创作,而跨文化角度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既有创新,又能反过来观照东方文化。该剧的这种化繁为简的制作方法刚好适用于大学戏剧教育,也很好地践行了跨文化戏剧教育的理念和思想。改编的创作方式让原著的主题和内容缩减,让经典在当代舞台重生,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对接,莎士比亚写《仲夏夜之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要对年轻人进行爱情教育,上海戏剧学院的校园氛围刚好契合了这部剧,在演出现场,我们特别感受到了大学生观众的笑声和认可,这也正是跨文化戏剧教育的意义所在。
当年我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观看了《太阳不是我们的》后,用英文写了一篇剧评,如今在上海的莎士比亚戏剧节观看了《仲夏夜梦南柯》后,用中文说些感想,其实也是很有趣的文化翻译和对照。《仲夏夜梦南柯》在上海的演出档期恰逢中秋,却座无虚席,中英两国的演员和观众在剧场一起度过了欢乐的戏剧团圆之夜,正应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佳话。
(作者为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