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青年教师王航的传统文化教学探索

2016-11-05李晓青

创造 2016年8期
关键词:弟子规美术老师

文/李晓青

云南青年教师王航的传统文化教学探索

文/李晓青

王航原创绘本《弟子规新解》

编者按:国家积极倡导素质教育,提出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今天,一批富有责任感的中、小学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积极探索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素质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可贵的成果。昆明度假区实验学校政教处主任、优秀青年教师王航在这一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云南优秀青年教师王航自幼喜欢绘画,大学时代既攻美术又学中文,打下了扎实的人文基础。她在教学工作中很有自己的一套,积极实践文学与美术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创办“昆明培奇阅美社团”,在社团活动中,把文学塑造人格陶冶情操的特质,借助美术的形象生动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心中,学生和家长挺喜爱。她曾获得“全国教育改革杰出人物”“全国生命教育工作教研员”“云南省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现为“昆明市家庭教育研究协会理事”“昆明市语言文字协会会员,先后接受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湖南卫视、云南电视台等中央及省市级的电视媒体采访报道。

最近,王航老师受云南教育报刊社《幼儿教育》杂志委托,要把“国学经典传承”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以绘画的形式创作《弟子规新解》绘本连载,在情景审美中引导孩子学会思考、质疑,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精华,形成核心价值观。听朋友说过,心里觉得这事颇有难度,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做出来,没想到最近点开朋友发来的链接,才知道已经登载,反映很不错!这样有难度的尝试,有勇气说出来且力行去做,在当下难能可贵!

第一次见到王航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中,白衣黑裤,眉目清秀,短发齐肩,很精神干练的青年女教师!那次聚会,是为让家有同龄孩子且志趣相投的父母在一起聊一聊孩子的教育问题。聚会中王航侃侃而谈,对孩子的教育颇有其独到的见解,难得的是,王航老师没有提到孩子的平均分多少,更多的是强调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思考等习惯。王航老师说,自己有现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得益于她工作的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得益于校长杨立雄的影响。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建校之初,杨立雄校长就提出了“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生态目标。学校以雅行教育、“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三生教育为载体,创新实践生态德育。生态德育与“雅”同行,让孩子有儒雅的形态、文雅的举止和高雅的情趣,真正实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达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的目标。我长期在高中教书,高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后期,孩子早年形成的生活、学习、思考诸习惯才是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够取得较好成绩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在小学阶段,担心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忧虑,教育考核制度的僵硬,社会对学校评判标准的功利,使我们根本无暇顾及到这一点,王航能看到这一点,是颇具远见的!就是在那次聚会上,听到王航说,她打算用漫画的形式诠释《弟子规》!我非常钦佩蔡元培先生关于美育的观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蔡元培先生这样说:“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因此,一直认为语文老师最好能够系统地学习中文和美术,对孩子的教育,最为有利!想不到身边的朋友中,竟然有人切实行动起来,可喜可佩!

平常的日子,工作家事都很忙,聚会过后也就把这事儿给忘了。前些日子,朋友圈里转了一篇很有趣的链接,点开一看,是王航受《云南教育幼儿教育》委托所著的原创绘本《漫说国学》,共有十二幅画,图画笔墨洗练,神态生动逼真,寥寥几笔,把几个孩子的小心思都勾画了出来,其中一个孩子,头大身瘦,眼晴极神气,就是朋友家的小调皮嘛!十二幅画,就是12个小场景,从开篇的古时候孩子学什么?到“有余力,则学文”对《弟子规》是解释,也是突破,很有创见!

用漫画解释《弟子规》的并非王航老师一人,大多流于对《弟子规》循规蹈矩的解释,不敢越雷池一步,《弟子规》毕竟成书于中国的封建时代,有的内容往往迂腐不堪难以服人;图文生硬僵化,无法吸引孩子的目光,难以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王航的这几幅作品最具价值的即在于这方面的突破和创造!如第二幅图中,孔圣人拿着《弟子规》,引导着孩子们,从孩子到学生再到公民,我们今天要建设一个公民社会,必须从孩子们开始,画作继承了我们古老的文化,又富有时代的生命力,难能可贵!下边几幅画王航老师很智慧地把孝、谨、性、启、悌这些修身原则,用美术的语言具体形象表现给孩子们:“孝”是一个孩子知道妈妈爱吃什么,“孝”是孩子劝告爸爸要少抽烟!接下来一幅,让孩子在前一幅画的提示中,想一想,你也画一画?该怎样孝敬父母?恰如中国的传统书院教学,提倡自动的研究,而不是被动的灌输,真是创造性的继承!“悌”三个大小不一的孩子,躲在树后露出头,顽皮的嬉笑,兄弟间的相亲相爱,原来该是这样吧!与之对应的,是树上快乐的鸟兄弟们;“泛爱众,而亲仁”是众孩子们愉快地做游戏,是爱护世间万物。这些作品,因其生动,孩子乐于接受;因其具体,孩子们知道怎么去做,这样的图画在如今的小学教育中,实在太需要。

今天,一谈到国学,研究者往往战战兢兢,不敢多说一个字,不敢多行一步路,凡是典籍记载和流传的,就一定是对的。殊不知,事易时移,没有改革和创新的继承是事实上的抛弃,无论是哪个民族,那一种文化,继承其固有的文化遗产,一定是让这一文化体系不断地创造发展前进。抱残守缺,恰恰是对这一文化体系的反动。王航的创作,正是一种创造发展的继承。

学美术又学中文的人,当然不止王航老师一位,热衷于大画作创作的人就更多,难得的是有人静下心来,蹲下身子,不以事小而不为,踏踏实实地用最细腻的笔触,具体地告诉孩子,该怎么去做!王航的这一可贵的教学探索得到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艺术评论家朱其博士的肯定和赞誉。

写到这里,想起前些天王航老师的新作《暗夜里哭泣的女孩》,她说这是她印象里的形象,所以用黑纸作画,受到毕加索的画作启发,用来表达略封闭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期待着王航老师的新作。

王航老师的笔下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历史人物

猜你喜欢

弟子规美术老师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弟子规
弟子规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弟子规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