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西部扶贫协作:从单向帮扶到互利共赢

2016-11-05文/易

创造 2016年8期
关键词:闽宁对口协作

文/易 水

东西部扶贫协作:从单向帮扶到互利共赢

文/易水

协作关系体现了一种平等,是两个地区的优势互补和资源上的取长补短。

编者按

千里若比邻,携手奔小康。2016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冲刺期,东西扶贫协作也在谋划新布局。继续深化东西扶贫协作,协力推进受援地区一起奔小康——沪滇、浙滇协作扶贫模式将为云岭高原贫困地区捎来新的发展希望与动力。

20年前,一纸《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报告》,将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10个省份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此开启了东西扶贫协作的壮丽征程。

20年来,来自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理念源源不断地输入西部,扶贫协作之花在广阔的西部大地上傲然绽放。

东西扶贫协作正逐步由刚起步时东部单向帮扶西部,拓展为东西部互动共赢

政府主导彰显制度优势

“党和政府真伟大,家家房顶弦子挂,白墙红瓦新农村,弦子声声颂党恩。”这段顺口溜饱含了云南省丘北县双龙营镇六弯坡僰人村村民对上海松江帮扶他们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感激之情。

僰人村的可喜变化,只是我国东西扶贫协作卓著成果的一个缩影。

东西扶贫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进程,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始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6年7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报告》,安排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东部9省(市)和深圳、宁波、青岛、大连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西部10个省(区、市)。20年来,经过几次调整和变动,东西扶贫协作已形成为目前9省(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4个大城市对口帮扶西部10个省(区、市)的工作格局。

20年间,东部有关省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各项部署,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形成了闽宁协作、沪滇合作、粤桂协作等各具特色的模式,取得了显著成绩。

20年来,为做好东西扶贫协作工作,闽宁、沪滇、浙川等省区市都建立了高层定期互访机制,每年由主要领导带队组成党政代表团到对方省区市考察学习,及时就双方交流协作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对接和磋商,明确工作方向,确定协作重点,签署帮扶协议,检查落实情况。协作双方都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做到了“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有工作计划、有督促检查”。协作双方分解任务,组织富裕区县与协作地区贫困县开展层层结对。目前东部共有260个县市与西部287县(市)结成帮扶对子,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207个。

据统计,20年来,东部省市通过东西扶贫协作向西部10个省区市提供财政援助资金132.7亿元,动员社会力量捐助款物27.6亿元,引导企业实际投资1.5万亿元;双方互派党政干部8023人次、专业技术人才1.6万人次;帮助西部贫困地区开展劳动力输出培训621.4万人次,输出劳务707.5万人次;援建学校7325所,卫生院(所)1690个,资助贫困学生42.6万名;帮助修建农村公路2.15万公里。

在东部9个省、直辖市中,政府财政援助资金最多的是上海,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浙江,其次是福建。在9个东部城市中,政府财政援助最多的是杭州,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厦门,其次是大连。西部省区市得到援助最多的是贵州、云南和四川。

“20年前帮扶开始时,7个贫困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30多元,如今增长了十多倍。”谈起对口帮扶,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扶贫办领导感慨万千。

沉甸甸的扶贫数字背后,是各省区市逐渐摸索出的一条以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才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东西扶贫协作道路。据观察,各种成功模式中,基本都包含了上述四项基本要件,只是不同模式有不同的侧重点。

实践证明,东西扶贫协作发挥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为加快西部贫困群众减贫进程,为促进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授人以渔谋划长远发展

在丘北县新一轮沪滇对口帮扶合作连片开发整乡推进的树皮乡,两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0万元,其中投放有偿滚动扶持资金80万元,扶持155户农户新增发展辣椒产业种植1375亩;投入无偿资金30万元,以达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在树皮乡6个村委会扩建丘北辣椒规范化种植基地10000亩,推动了树皮乡辣椒产业的大发展。

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来说,东部省市首先带来的是资金。闽宁确定结成“亲家”后,福建连续3年每年从财政拿出1500万元,用于双方议定的扶贫协作项目,共同建设由此诞生的“闽宁村”;滇沪对口帮扶中,第一个10年,上海总共向云南提供了约4.2亿元资金。

然而,真金白银只能解一时之急,一旦输血断供,就容易出现返贫现象。因此,在东西扶贫协作的过程中,东部省市越来越意识到:要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扶贫既要解决当前的生活困难问题,也要解决长远发展的问题。而长远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开展能力建设,即培育可持续获得收入的能力。

“把企业办到相对贫困的地区。”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就不赞成仅仅送米面油钱的扶贫。在他看来,产业扶贫才能真正解决贫困根源。过去几年,张天任在中西部多地兴建企业。经验告诉他,此举既能为地方政府增加财税收入,也能解决就业,还能带动当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社会也更和谐。

而据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介绍,过去三年,该企业在云南、江西、青海等地累计流转、租用近20万亩地,投入资金15亿元种植药材,使基地周边近两万户生活困难家庭,每年每户可增加收入1至5万元,产业扶贫效果明显。

事实上,过去20年间扶贫协作“闽宁模式”的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必须从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到经济合作、产业对接、互利共赢的新阶段。一是发挥互补优势,推动产业共同发展;二是充分利用对方的对外开放平台,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合作;三是共建产业园区,形成造血式扶贫协作体系。

有了产业后,让当地民众掌握致富“本领”尤为重要。“授之以渔的人力资源建设能力,是协作扶贫成功的关键之所在。”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多贵撰文指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先扶智,协作扶贫的重中之重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领域合作拓展;要加大推进科技扶贫力度,在科技创新上,西部地区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东部地区要舍得拿出真技术支持西部地区;要继续发挥互派干部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持相同看法的还有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他看来:人才+想法=走出贫困。在云南省政府与浙商总会共同举办的“加强东西协作、助力脱贫攻坚”论坛上,马云表示,云南的扶贫,最为需要的就是人才、资金、资源三个重要元素。云南有很多人才,也有很丰富的资源可以培养人才,最优秀的人才一定是要云南自己培养出来的。至于资金,有钱没钱并不重要,有想法才重要,没有资金,但有了人才、资源和想法,总会从贫困的禁锢中走出来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年来,东西协作扶贫相关省区市在人才培训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数据显示,1996-2014年,东部地区共为西部贫困地区培训各类人才55.7万人次,引进各种科技实用技术3072项。

积累了知识和技术,也就提升了就业能力。接下来就是解决就业岗位的问题了。据观察,东部省市为西部带去产业和西部民众到东部打工,基本是两种普遍的流向。例如“闽宁模式”中,20年来有6万多福建人先后奔赴宁夏对口支援,兴办了10多个产业,更有3万多闽商定居宁夏,实施产业帮扶。而在广东东莞与广西河池携手创建的就业扶贫基地,培训的3000人中向东莞转移就业的就有1200多人,就业平均工资在3000-5000元之间。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当西部偏远的山区里,走来了“上海医生”“北京老师”,迎来了“浙江老板”“江苏工程师”……以东部之优补西部之短,以先发优势促后发效应,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不仅成为缩短差距的加速器,更激活了西部自身的内生动力,奋起直追,进而力争“弯道超车”。

双向互动谋求互利共赢

协作,必然强调的是双方,一方是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而帮扶集中在沿海,属于沿海发达地区。协作关系体现了一种平等,是两个地区的优势互补和资源上的取长补短。国家发改委专家杨宜勇就表示,扶贫要双赢。东部愿意付出是一方面,但帮助西部,大家都有好处,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扶贫。

“只有将企业家需求和扶贫结合起来,才能更长久的扶贫。”张天任也认为,产业扶贫,一定要做到双赢,既让企业家从中获利,也能帮助当地民众脱贫致富,否则没有持续性和生命力。

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充足的劳动资源、广袤的土地等,这些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就是商机。立足于这样的商机,20年来,东西扶贫协作各方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不断创新协作方式,扩大协作范围,努力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如今,东西扶贫协作正逐步由刚起步时东部单向帮扶西部,从最基本的“给钱给物”,拓展为在对口帮扶框架下东西部双向互动、共同发展、实现共赢——这样的转变在闽宁协作、沪滇协作等多个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中都有显现。

以云南为例,上海与云南两地共建的新型对口支援开放性服务平台“云品中心”已成功孵化部分云南企业,入驻的文山三七、红河米线、普洱石斛等产品顺利进入上海市场。

闽宁方面,厦航开通银川—南昌/西安—厦门直航航班,促进了宁夏大漠风光旅游和福建海峡旅游的合作开发,推动了两省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又如,山东引导如意集团、海尔集团、鲁能集团等一大批大型企业在重庆落户,带动当地群众就业,企业本身也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如果说,20年前启动的东西对口协作,东部“帮扶”西部的色彩较浓,那么今天,外部与内部条件都已发生变化,我们需要站在新的平台、用新的理念去思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合作的大方向。

2015年,中国144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尚有5575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未来五年,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面临的艰巨任务。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唯有东西部咬定目标共同苦干实干,才能让东西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沪滇模式”“浙川模式”“甬黔模式”“两广模式”长期焕发生机与活力。

产业扶贫成东西协作扶贫新“路径”

猜你喜欢

闽宁对口协作
《1999-闽宁镇》油画190cm×190cm 2019年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闽宁妇联签订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协议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记闽宁教育发展之路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