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发展 后发赶超——勐海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与探索
2016-11-05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调研组李保林可顺祥
文/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调研组 李保林 可顺祥 马 黎
提速发展 后发赶超——勐海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与探索
文/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调研组 李保林 可顺祥 马黎
编者按
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努力闯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和时代特点的跨越式发展路子,在全省各地兴起了提速发展、后发赶超的新热潮。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勐海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悠久厚重的人文积淀、物华天宝的丰沃资源、绚丽多姿的边地风情、和衷共济的发展环境、潜力迸发的发展态势。新形势下,勐海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理性地总结过去,客观地分析现实,科学地谋划未来,正努力把勐海打造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西双版纳春城”。
最近,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勐海县开展了“跨越式发展”课题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勐海县勐海镇、布朗山乡、工业园区、易地搬迁点等基层单位参观学习,就如何推动勐海跨越式发展专访了勐海县委书记洪国正,充分听取了多个行业部门负责人、企业家和基层群众的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勐海跨越发展的宝贵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交流、学习和借鉴。
中共勐海县委书记洪国正(左三)到布朗山乡调研
勐海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原产地和集散地,普洱茶产量居全国第一,有“普洱茶故乡”之称。又因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湿润温和,素有“西双版纳春城”的美誉。勐海地处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东接景洪市,东北和西北与普洱市思茅区和澜沧县相邻,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距省会昆明599公里,距州府景洪市45公里。全县国土面积5368平方公里,辖6镇5乡1个农场,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彝、回、汉、佤等民族,常住人口32.5万人。
攻坚“十二五”经济社会在转型升级中取得长足发展
勐海县沿边区位优势突出,北接“东方多瑙河”——澜沧江湄公河,南有国家一级口岸——打洛口岸,是中国通往缅甸、泰国及整个东南亚的陆路通道,是云南与东盟国家经济和文化交往的前沿门户城市,是沟通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沿边开放开发战略的实施,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的深入推进,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在勐海交汇叠加,勐海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重要通道和窗口,已由改革开放的末梢转变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迎来了提速发展、后发赶超的大好时期。
抢抓新机遇,实现新作为。“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勐海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及省州发展战略,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顺利完成了“十二五”确定的发展目标,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呈现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抓经济促增长,发展实力不断提升。围绕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西双版纳春城”战略目标,全力打好县域经济、工业经济和民营经济“三大战役”,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到2015年,全县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元大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2万元和0.9万元;GDP、人均GDP、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外经济贸易总额、接待国内外游客、旅游综合收入等指标均实现翻番。2015年县域经济考核六大发展指标增速在全省排名比2011年都实现了争先进位,先后3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和科学发展进位县。
(二)抓产业强支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以打造“勐海味+”产业体系和“勐海茶+”品牌体系为重点,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5年来,全县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功能更加完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2015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85亿元,年均增长19.2%。以茶产业为龙头,以园区建设为支撑,加快发展工业经济,茶、粮、糖、石斛、林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效益不断显现,201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54.04亿元,工业园区获批为“云南省生物产业示范基地”。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边境旅游异地办证工作得以启动并顺利实施,旅游业实现恢复性快速增长,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95亿元。产业品牌战略取得历史性重大进展,勐海获国家质监总局批准创建“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并通过省级验收,获中国西部最美茶乡、2015年度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和全国重点产茶县等荣誉称号;“勐海茶”“勐海香米”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三)抓建设构统筹,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加强与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战略务实合作,勐海建设规划实现全覆盖。实行重大项目“四个一”运作机制,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79亿元,全面完成全县“十二五”时期“冲百亿”目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工程和“两违”清理工作,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进特色小城镇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勐景来入选“云南省30佳最具魅力村寨”“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打洛镇、勐混镇分别被省政府列为边境口岸型和现代农业型特色小镇,“县城中心—重点镇—一般乡镇”三级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全县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6.5%。
(四)抓改革扩开放,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在全州率先完成农场主体改革任务,行政管理、医疗卫生、林改配套、水务、财税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政银企合作更加紧密,城投水投融资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开展科技攻关和先进技术推广,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50%。编制实施《勐海县桥头堡建设总体规划(2012—2020)》,沿边开放质量得到提升,2015年全县实现对外经济贸易总额2.65亿美元,年均增长27.8%;进出口贸易1.88亿美元,年均增长33%;打洛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20万人次。
西双版纳春城——勐海
(五)抓文化重引领,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思想道德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荣获云南省第二批文明县城称号。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完成1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全县各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达90名,曼召傣族传统手工造纸合作社获“云南省农村文化产业先进典型”“云南省特色文化示范企业”荣誉称号,勐海被评为中国普洱茶文化之乡、中国布朗族弹唱艺术之乡。
傣乡晨美
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科学谋划“十三五”跨越发展目标
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自觉把云南的发展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找准国家战略和云南发展的契合点,努力闯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和时代特点的跨越式发展路子”的要求。
实现跨越式发展,决胜小康社会建设,勐海面临着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西部开发”“沿边开放”等一系列战略,省、州也配套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勐海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在经济转型、消费升级中,绿色、生态、健康等已成为人们追逐的新潮流,为勐海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三是景洪到打洛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勐海通用机场有望在2020年前开工建设,勐海将迎来久违的大项目建设机遇期,必将有效地夯实基础、借力发展。四是经过前一轮周期,勐海主要产品的价格基本已经探底,2015年以来普洱茶、蔗糖、橡胶等产品的价格已呈回升态势,将直接支撑经济的增长。
机遇不会常有,更是稍纵即逝。“十三五”时期,勐海将紧紧围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和云南加快“示范区、排头兵、辐射中心”建设、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机遇,以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西双版纳春城”两张名片为抓手,充分发挥特色生物资源、民族文化、沿边区位三大优势,奋力闯出一条具有勐海特色的跨越式发展路子来,把勐海建设成为最有成就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宜业、宜居和宜游(养)之地。
(一)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二)努力实现脱贫攻坚新跨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底实现片区贫困县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高于、一接近”的总体目标。
(三)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跨越。加快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及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巩固国家生态县创建成果,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县。力争“十三五”末森林覆盖率达68%以上,节能减排控制在省州下达的指标范围内,30%的行政村成为省级生态文明村。
(四)努力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跨越。发扬勐海各民族团结和睦、休戚与共的优良传统,积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守边稳边固边、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五)努力实现对外开放新跨越。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力大幅提升,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经济合作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各类开放合作功能区基本建成,服务和融入全国重大发展战略的能力水平显著提高,成为全省全州面向东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
(六)努力实现社会事业发展新跨越。就业较充分,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机械化收割水稻
把握发展重点谱写跨越发展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是勐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勐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是勐海实现提速发展、后发赶超的战略机遇期。今后5年,勐海将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握保护生态环境、“五大基础网络”建设、发展生态产业、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新型城镇、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境安宁发展重点,打基础、优环境,兴产业、稳增长,惠民生、抓党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成。
(一)在提升“三农”工作水平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勐海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三农”问题始终是勐海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十三五”时期,勐海将加快推进产业化开发及品牌化战略,继续推广“勐海茶+”等间作套种及“稻鱼菜共生”等种养模式,不断完善生态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规程,积极争创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打造良好的勐海农产品整体形象。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重点推进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等改革,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业态。不断创新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农民自主创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型模式。积极创新政银农企合作、担保机制,营造金融支农的良好环境。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 “旅游+农业”,加快农业与互联网、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二)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支撑强、有特色、可持续。重点打造“勐海味+”“勐海茶+”产业体系和品牌体系,全力推动特色工业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支撑力。以品牌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勐海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用,依托省农科院茶叶科学研究所、云南大益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优势,加大茶产业的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和科技培训,做大做强一批普洱茶知名品牌,进一步加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让“勐海茶·勐海味”“飘香四海、饮响世界”。鼓励扶持制糖、精米加工、石斛系列产品研发、澳洲坚果及林竹产品加工、傣药南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技术革新和矿业转型升级改造,实现产业由粗放、高耗、单一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把工业园区作为优化产业升级的主战场,建立一批特色鲜明、分工协作、资源互补的产业集群,形成布局合理的新型园区格局;在优化产业园区公共服务环境的同时,强化以园招商选商力度,既加大招商力度,又认真“选商”,在招商中“选商”,从源头上严把项目准入关。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和旅游文化深度融合,拓宽“工业+”的领域与成效。
(三)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勐海是西双版纳旅游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双版纳实施“旅游强州”战略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十三五”的5年,勐海将以“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和“西双版纳春城”为旅游品牌形象,抢抓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州建设机遇,全力推动旅游二次创业,做大做精普洱茶文化、民族宗教文化、乡村休闲旅游、中缅边境文化等主题旅游。推进旅游与城镇、文化、产业、生态、乡村建设和沿边开放深度融合,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复合型旅游转变。推动现代金融、物流、信息、旅游、文化等服务业提质扩容并与勐海特色农业、工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科技研发、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商务服务、服务外包、健康养老及家庭服务等新兴产业。到2020年,力争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市场体系,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0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
(四)在“五大基础网络”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实现高品质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畅是制约勐海跨越发展的瓶颈。“十三五”时期,勐海将抢抓云南推进“五大基础网络”建设五年大会战的重大机遇,全力加快交通、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构建能够服务国家、省州发展战略和支撑勐海跨越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加快构建内连外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重点抓好景洪—打洛、勐海—惠民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实施好县域内骨干道路改造升级、自然村道路改造硬化等重点项目;主动融入全州航空网建设,积极争取勐海通用机场项目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建设。二是积极推进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作等水利工程项目,加快水资源管理改革、农田水利改革等重点水利改革工作,构建人饮、灌溉、防洪、减灾配套完善的水利体系,到2020年,全县水利化程度达到54%左右。三是加快城乡电网建设。统筹城乡电网协调发展,完善县域高压配电网结构,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城乡电力服务均等化。四是加快信息网建设。认真落实好“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移动宽带网络、光纤网络对大型水利工程、交通枢纽、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深度覆盖,促进全县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全县通信普遍服务取得新突破,互联网在边远乡镇、广大农村得到普及。
(五)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城市靓、乡村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美丽勐海、宜居勐海建设为目标,发挥“县树县花”城市名片的宣传推动效应,有效衔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加快构建以勐海县城为中心的“1136”县域城镇体系,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要素向农村延伸和覆盖,提高城乡发展的协调性、持续性、宜居性。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绿化工程和城乡整治工程,重点抓好县城、乡镇农场所在地和公路沿线的环境建设,确保“脏、乱、差、堵”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继续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兴边富民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努力把全县绝大多数村寨打造成新时期“升级版”新农村。
欢度泼水节
举办茶王节
(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成为美丽云南的典范。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今后5年,勐海将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本,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政绩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一是继续实施“森林勐海”工程,坚持不懈地护好森林资源,建好环境友好型胶园和生态茶园,种好珍贵树木。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依法打击毁林开荒、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占用林地、改变林地用途等不法行为,坚决杜绝侵蚀侵占国有林、集体林现象。二是加强县内矿冶加工、制糖、橡胶加工、建材等重点企业的环境监察力度,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办好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引导各族群众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三是抓好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巩固和提升生态创建成果,加快国家生态县创建和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把勐海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美丽云南的典范,使勐海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让“勐海蓝”和“勐海味”“勐海茶”一样成为最响亮的名片。
(七)在完善社会保障上下功夫,努力补齐短板,不断增强获得感。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三五”时期,勐海将确保每年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0%以上,把更多资金和项目投向农村,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贫困地区掉队”为原则,啃下“直过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在“挂包帮”“转走访”、建档立卡“回头看”、攻坚西定与勐宋两个贫困乡、实施脱贫等方面求得突破,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奔小康目标。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完善面向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保障水平,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重点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完善以政府主导、多种形式并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抓好薄弱学校项目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加大卫技人才引进培育力度。
(八)在党的建设上下功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推动勐海跨越式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十三五”时期,勐海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实现勐海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一是加强思想建设。紧紧抓住思想建党这个根本,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章和党规党纪规范言行,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将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继续强化干部培训工作,健全干部管理机制,抓好后备干部的管理、培养与使用,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的各方面积极性。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在求实、务实上下功夫,让全县每一位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高度警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全县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根本好转。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纪委监督“两个责任”,进一步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强化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对腐败问题“零容忍”,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有案必查,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实现新跨越和全面小康,是勐海各族人民多年来的梦想和追求,也是勐海县委、县政府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决胜的关键5年,向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已发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新的动员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勐海32万干部群众正怀揣梦想,抢抓机遇,埋头苦干,争先在“幸福勐海”建设中赢得主动,率先在跨越发展中闯出新路,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生态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