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下半年的四大看点
2016-11-05沈建光
Column 专栏
中国经济下半年的四大看点
沈建光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大规模刺激的必要性降低,结构性改革是赢得长期增长潜力的必要条件。
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有所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7月底,中央政治局召开年中会议对下半年中国经济工作做出了部署,笔者认为,其中有四大看点值得关注。
第一,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有喜有忧,整体运行基本平稳,符合决策层预期。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7%,高于全年6.5%的目标,略好于预期。从各项经济指标来看,好坏参半。例如,消费、工业生产基本保持稳定,但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明显。外贸形势仍然不容乐观,7月进口同比增长(按美元计)-12.5%,比6月回落了4.1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按美元计)-4.4%,也低于预期。
上半年,一方面中国经济面临海外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另一方面又面临国内“三期叠加”新常态给经济运行带来的挑战,因此,相对于全球主要经济体而言,中国整体6.7%的增速仍然表现不错。
第二,政治局会议表示要抑制资产泡沫。考虑到上半年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快速上涨,预计下半年房地产政策将愈加分化。
伴随着信贷政策的调整与降息,今年上半年,一、二线城市房价快速增长,资产泡沫程度增加;与此同时,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也对实体经济具有挤出效应。
从这个角度而言,下半年房地产政策或出现分化局面。政治局会议强调抑制资产泡沫,优化信贷结构,再考虑到上半年房地产新增贷款占比近四成,预计一、二线城市在限购的基础上,房贷政策将有所调整;而三、四线城市仍面临去库存压力,加大财政对新市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支持或是突破口。
第三,稳定预期被予以要义。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预期的重要性,并指出要提高政策质量和透明度,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住市场预期,用重大的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发展信心。
在笔者看来,预期不稳确实给经济企稳与推进供给侧改革带来了困难,突出体现在民间企业投资意愿明显不足,企业家信心缺失。
对此,笔者认为,去年三季度以后,汇率市场的异常波动和随后金融市场的动荡、摇摆不定的宏观政策信号、举步维艰的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对民间企业家私人产权保护不足等诸多因素可能都对企业家的信心产生了相当的负面影响。从这个角度而言,稳预期确是稳增长的关键。加速推动民主与法治建设、推进市场准入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让各种经济主体获得平等的竞争地位,重塑民营企业家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的长期信心刻不容缓。
第四,大规模刺激的必要性降低,结构性改革是赢得长期增长潜力的必要条件。
政治局会议提出,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去库存和补短板的指向要与有序引导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
笔者认为,上述表态恰恰说明下半年国企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是“三去一补一降”的着眼点。其中,国企改革更是重中之重。另外,仍然需要权衡如何在推进改革的同时降低对经济的冲击。例如,处置僵尸企业或将使得工业生产、就业及消费面临短期冲击;去杠杆任务也难免会造成短期流动性紧缩和资金短缺;打破刚性兑付让债券违约,自然会引发资金市场成本上升及暂时失去信心;突然戳破泡沫则会带来金融市场的动荡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从这个角度来看,明确改革路径,并稳定市场对于改革的预期十分必要。与此同时,在宏观政策方面,考虑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下降与抑制资产泡沫,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维持中性,而通过减税、加大财政支出,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会是政策重点。如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9.9%,财政存款下降3000亿元,显示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正在加强。目前,在去产能压力较大,且对经济有负面冲击之际,降低宏观税负、加大人员安置、增加公共服务投入及增发国债支出都是可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