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质
2016-11-04卫华
卫华
摘要:“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框架与以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项目不同,它具有全新的理念。是在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其实质是惠及各个参与国共建项目,包含开放包容、合作共建、互利共赢的内涵。
关键词:一带一路;传承;开放;合作;共赢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8-0016-02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涉及世界60多个国家,是世界跨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新兴经济带。“一带一路”框架与以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项目不同,它具有全新的理念。“一带一路”倡议虽然由中国提出,但它实质上是惠及各个参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建项目,既涉及相关国家之间的双边合作,更关乎区域协调、全球治理和自由贸易。是在弘扬开放包容、和平交往、互利共赢的古丝绸之路精神的基础上,突出彰显现代丝绸之路“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核心内涵。
一、传承
自汉之后,中国与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贸易活动逐步活跃,贸易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自中原经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到中亚和地中海的贸易路线被后人称之为“丝绸之路”。宋、元开始的海上的贸易路线也被后人称之为“丝绸之路”。但贸易不仅限于丝绸,也包括出口到国外的瓷器、茶叶、冶铁、耕作等商品和技术,以及进口国外商品技术;以此同时,相伴而生的相关国家间的文化交流。这种互通有无的经贸联系和文化交流,提高了沿线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并促进文化发展。“一带一路”的提出表明,一个大的国家发展战略要延续历史的精神,传承并提升古代文明,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物质和文化等多方面更广泛的交流合作。
从历史上看,古丝绸之路虽是由汉朝政府打通并拓展,却是以民间商旅互通有无为主,并不是由某一国政府主导贸易现象。因此,古丝绸之路精神本身蕴含互通有无、共同受益的内涵特征。“丝绸之路”不能被理解为具有固定线路的空间现象。也就是说,“丝绸之路”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抽象意义的文化符号,而非一种带有强烈具象的空间现象。翻历史上,通过“丝绸之路”,各国人民进行商品和文化的交流,这种交往不是某个国家的扩张的结果,不是靠战争等手段,而是和平的、自愿的交往,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互通有无、互鉴互学,这种交流提升了交往者各自福利,并且传播了多样性的文化,带来了交流国家的共同繁荣,是人类历史早期最大规模的和平交往现象。因而这个文化符号的内涵可以归结为和平、友谊、交往和繁荣。今天重提丝绸之路,是对我国经济、文化、商贸友好交流传统的一种传承,是对历史文化的发扬光大,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要坚持丝绸之路精神,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二、开放
开放是古丝绸之路的基本精神,也是现代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理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放为各国经济发展注人了巨大的动能,开放也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实质上是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逻辑的必然延伸,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在区域间呈现较大不平衡性,东、中、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与开放程度差异有很强相关性,因此需要通过新的举措来谋划区域的协同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做出了全面部署,“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将会大大拓展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的交流渠道,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突破点。“一带一路”具有广泛和丰富的内涵,其中,打破长期以来沿海地区开放早,内陆地区开放相对滞后的格局是其核心目的之一,其战略考虑是均衡东、中、西开放度,实现陆海一体化,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和贸易空间,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目标不仅停留在资本输出层面,而是要提升自由贸易,即“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一带一路”不是实体组织和一体化的机制,实际上是在秉承开放包容原则下的一个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它是一个“多领域”、“全方位”内外开放相结合的战略构想,该战略构想的内涵是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各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经济一体化。
“一带一路”强调了开放性、灵活性与合作形式的多样性。“一带一路”的建设,并不局限于沿线国家,不是一个封闭小圈子和排他性的平台,没有加入门槛,而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或经济体、国际组织、区域合作机制和民间机构开放。其目标是推动各参与方努力提高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在相互开放中培育可持续增长的市场。《愿景与行动》指出:“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三、合作
合作才能促进发展,才能共同繁荣。“一带一路”构想与以往西方地缘政治学者认识不同,地缘政治学者认为包括中亚在内的欧亚大陆腹地是全球战略竞争中心,一带一路”构想旨在使中国发展引擎所驱动的地缘经济潜力,形成巨大的正外部性,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共享。它展示出中国将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愿景相结合,将“中国梦”和“亚洲梦”、“欧洲梦”相连接。“一带一路”构想强调合作,合作的基础在于相关国家具有各自的优势,从而形成优势互补。如欧洲在生态技术、制造技术仍有巨大优势,一带一路”为中欧技术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中间过渡地带;中东国家的节水农业、印度的信息产业等也有技术优势,相互之间具有合作潜力。合作的基础还在于各国都有发展的愿望,并且能够认识到合作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通过合作打造经济共同体,可以改变零和博弈困境,实现双赢。
“一带一路”构想区别于其他合作组织或机制,更多国家和地区可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首先,不妨碍既有的多边机制。“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现有区域合作机制不仅不会产生冲突,而且能与现有各类机制实现良好对接,实现更高层次、更为广泛的合作。“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更好地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一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亚洲合作对话、亚欧会议、亚信会议、中阿合作论坛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作用,也可以与欧盟等国际组织加强沟通,协调发展。其次,合作方式的多样化。“一带一路”建设没有严格统一的参与规则,围绕扩大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各参与方可选用双边或多边、本区域或跨区域的多样化、多层次合作方式,可以在金融、贸易、投资等多领域实现合作。在具体项目建设中,可广泛吸纳沿线各国当地企业、西方国家企业以及相关国际机构合作开发,构建多方利益共同体。同
中国将以带状经济、走廊经济、贸易便利化、经济援助、技术援助、、经济一体化等各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欧亚区域经贸发展,其目的是促进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的联系,合作更加深入。此外,合作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在文化、安全、政治等领域实现合作,以促进各国人民的友好相处。
四、共建
“一带一路”不是一国和少数国家主导,而是相关国家共同参与、共同建设。这一思路与历史上其他大国崛起的路径全然不同,以往合作组织,往往由强者所主导,建设目标、道路选择主要反映了主导者的意志。而“一带一路”强调共建,这反映了中国在谋求发展中所追求的新境界。“一带一路”虽然由中国倡议并积极推进,但它实质上是惠及各参与方的共商、共营、共建、共享项目。无论是政策协调、设施联通、贸易扩大、资金融通与人文交往等互联互通的机制化安排,还是合作内容、实现方式、阶段目标等,都需要各方共同商议、共同参与,共同营建,共同受益,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乃至“命运共同体。同
合作共建是“一带一路”构想的核心内涵之一。共建“一带一路”强调“三不”的思想,即不干涉内政,不谋求势力范围,不谋求主导地位。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发展水平、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差异较大,只有通过共建才能实现合作的目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需要相关国家、地区的参与、合作和共同建设。共同建设包括:一是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提高法律和政策保障,需要国家、地方、部门等各层次的政策对话、平等协商。二是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如公路、铁路、管道、电力、电信等的建设需要沿线各国共同建设,货币流通、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也需要共同建设。三是不同文明和宗教之间人民的和睦相处,教育、文化交流也需要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模式的新探索。
五、共赢
共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是合作、共建的落脚点,是“共同发展、均衡发展、互利共赢”新国际义利观的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先后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构想,这种构想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其共同点他们是都以中亚为轴心,即把中亚视为联通欧亚的物流、资源、经济乃至政治枢纽,其目标是在“枢纽之争”中占据主导,从而扩大自己经济、能源安全的外延,并拓展自身经济辐射圈和商路,在竞争中获取更大利益。相比之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计划不仅范围更广,涉及国家更多,而且目的也不同。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出发点是帮助其他国家的发展,同时实现自己的发展,即达到与合作伙伴“双赢”的目标,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和更强调合作共赢的宏伟蓝图。
“一带一路”战略显然对我国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意义,不仅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我国的能源资源安全、化解富余产能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而且还有利于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但必须看到,“一带一路”又是有利于相关国家,甚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存在一定的互补性,通过合作共建,其他国家会从中国的发展与合作中获得发展的新动力,主要表现为:一是中国的发展会对丝路沿线国家经济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二是“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三是降低欧亚国家的贸易成本,促进欧亚经济的发展;四是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促进社会的进步。总之,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更好地推动沿线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促进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之间和谐相处,逐渐构建经济共同体、金融共同体、安全共同体,最终给各国人民带来利益和好处,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