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应用型为驱动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培养体系研究

2016-11-04胡沈健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型课程体系

胡沈健,高 莹,唐 建,陈 岩

(大连理工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以应用型为驱动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培养体系研究

胡沈健,高莹,唐建,陈岩

(大连理工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在全球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也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也随之成为一类新兴的教育类型。由于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雷同,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导致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增。文章通过分析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结合大连理工大学的特点,找到该专业转型与升级的具体策略,思考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环境设计;培养模式;应用型转型;升级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教育部于2013年颁布了新的《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新标准的出台是对环境设计专业内涵变化所带来的培养目标与体系的重新定位与评价,在此形势下对环境设计专业培养体系的研究,无疑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对思考和指导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的办学,创建符合时代需求并具有持续发展价值的教学体系框架,将起到帮助和推动作用。

对于大连理工大学来说,按照“素质教育”+“精英教育”的办学理念,要在培养环境设计人才的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新标准对环境设计专业的相关要求较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进行与之适应的培养方案研究也是势在必行的。

一、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培养模式

环境设计本身是应用型专业,与实际项目紧密相关,因此在学生完成学业后,不但要对设计方法与设计原理熟谙于心,而且对于设计实践和实施管理技能的掌握也不可或缺。大连理工大学作为一个精英教育的研究型大学,其人才培养定位更不能只重视理论教学,仅仅通过专业课和毕业设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不够的,距离达到社会上对人才的工作能力需求还有一段距离。因此,需要改革创新现有的学科结构,课程设置和其他教学环节,加大应用型教学力度,加设创新型课程,进一步调整与优化现有的教学体系,把培养应用型人才设为标准,形成适合预期效果的人才教育准则。

(一)以“应用”为目标

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在社会需求引导下,创新人才培养系统。把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进一步增强对能力的教育,着眼于学子们综合素养的提高,以此目标打造出兼具社会责任感、发散思维、实践能力、有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在培养模式上,要以构建具有大连理工大学特色的应用型精英人才为目标,最终培养出面向国民经济需求的高技应用型卓越设计人才。

(二)以“创新”为特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学校的培养就更要注重创新创业的综合型人才的塑造。创新与创业教育应纳入培训系统,贯穿人才教育全部阶段。激发学生的个性与潜力,进而提高学子的创新精神、创业愿望。通过建立“课程、实训、实习”三个步骤紧密衔接的教育体系,构建与培养目标紧密吻合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均衡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经过阶段性培养,当学生具有一定能力之后,便具有了主动适应现有岗位的就业能力,甚至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业能力,进而对其他毕业生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二、调整培养计划,优化课程体系

现有培养计划中,包括公共基础课、大类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重点课、专业模块课、专业选修课等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计划,要在此基础上,增加实践实训的内容,按照培养计划严格制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拟定全面地课程大纲,实践实训大纲与考核大纲。在实训课程内容的编制上,要以实训大纲为基础,编写实训指导书,使实训有理可依。在授课方面,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将教学设计方案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

为了要加强建设设计实践能力,实践类课程要贯穿整个培养课程的始末。培育理解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环境设计思维能力、表达技能、专业技能、设计技能、综合技能,能适应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明了设计流程与法律常识,紧跟国内外环境设计的前言态势,且具备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的应用型设计精英。

(一)构建全面、协调、统一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结合我大连理工大学自身的优势特色,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能力培养为导向,集中实践环节为支撑,核心课程为基础,创新能力为依托的素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之中。着重培养学生五种基本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认识能力、设计构思能力、综合展示能力。要以培养学生在工程方面的意识、素质和能力为宗旨,进一步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针对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进行调整,对理论课程的课程数、学时和学分进行一定程度的精简,并增加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要达到实践类课程的学时不低于总课程学时的40%。

(二)构建“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按照“三三制”进行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必修与选修课、实践环节这三类课程组成。公共类课程要与环境设计专业特色吻合;专业必修课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专业选修课要提升与专业领域有关学科认识的广度和纵深;实践环节要重视人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基础理论、专业实践、创新创业”三阶段递进式课程平台。

(三)构建“需求引导”的课程体系

以“项目驱动,教研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为要求,在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上,融入工程项目和实际业务模块,务实的设计培训项目不间断地贯穿在四年的教学系统中,在课程体系中尤为强调实用、先进与实践等特性。校企合作设计高年级的课程体系,就职于企业的设计师可在校内设立有关的科目。教学紧密结合市场与行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落实“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理念。

(四)构建“突出创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按照创新难度设立课程组,每个课程组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横向联系的“原理-课程设计-实践”,以培养系统的设计能力。再把课程组以时间维度上具有纵向关联的“基础设计-专业设计-创新设计”组成课程板块。课程体系要螺旋式上升,逐渐提高学生的工程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人才培养要按照“全面发展”的理念,这就要求在四年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建立贯穿综合素质培养板块和校外实践创新板块,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以精品课程为中心强化课程体系建设

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整合课程群使其形成序列。把课程群作为单位进行精品课程的设置,来完成现有各级精品课程的设置计划,持续强化构建,积极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三个精品课程群,以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突出实践本领,创新教学模式

充分施展理论教育对实践应用的指导效力。深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今后的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后劲”,这要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强调应用性,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做到“学以致用”。

(一)建立科研与教学配合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以“研教合一”的教学模式,结合教研团队的基础,使科研激励并服务于教学,以此建立研究式教学方法,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科研协同的参与式教学机制。完整的科研项目可分为不同的模块,进课堂,进培训,进实践,将前沿技术引入课堂教学,进入基地,进到实践中去。实际项目要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对工程经验进行汇总,对科研案例进行凝练,在此基础上编写系统性教材。使实际项目有理可依,理论教学运用在实践中,理论、实践、项目开发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以此最终可达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实践的理论研究。通过接触各类科研项目,丰富软件和硬件资源,建立起优良水准的科研平台,并形成实际教学环境,以保障学生的学业得以顺利进行。

同时,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教学方法在科研项目中得到完善。一个科研团队通过讨论、参与、互动的手段,以集体授课的形式,由团队成员引领学生加入工程设计,启发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落实“教研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

(二)建立学校与企业联合的探索式教学模式

建立全面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使学生在校时积累基本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到企业中去扩展行业知识。对掌握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向应用型人才转变,以更好地填补社会急需创新设计精英的空缺。以校企联合的模式创建工作室,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课程主题,以实际问题的形式把课题拆分为具体板块,根据不同模块的问题形成教学中心,并使其融入到四年的教学实践中。其中与训练有关的实际素材由企业提供,经过培训的本专业教师与工程师一起带领学生完成设计课程。在学校课程设置上,为在企业任职的兼职教师开设与企业相关的课程,使学生在实习和实践中完成理论到实践、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将企业在入职前对人才的素质能力培训提前至校内学习时期,建立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的通道,联通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全世界的需要,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趋势。具有实践性较高特性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教学模式角度不能与其他专业相同,只有相关的老师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敏捷的思维步伐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在设置学生的课程体系时,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团队沟通力、思维发散力,最终持续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品质、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设计精英。■

本论文由辽宁省教育厅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国家标准的环境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UPRP20140234)资助

本文受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编号ZD2016012

[1] 刘有耀,蒋林,杜慧敏,张丽果,巩稼民,刘继红.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5).

[2] 张新跃,董世洪,周金其,魏玲.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8(03).

[3] 龚力,杨文. 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 美术教育研究,2016(04).

[4]谭睿光,孙婧恩,虞路遥. “动态情景”教学法——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 设计,2014(02).

A Research on Applied Environmental Design Training System Innovation

HU Shen-jian, GAO Ying,TANG Jian,CHEN Yan
(Architecture and Fine Art Schoo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With the global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higher education is turning from elite to mass education. Nowadays,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type of education.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pressure is increas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simila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different universities, whose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ositioning cannot meet the actual market demand.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environmental design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ry to find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applied training model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by profess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design; training model; applied transformation; upgrade

G642.0

A

1008-2832(2016)10-0144-03

猜你喜欢

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Research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English in the Internet era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伪随机码掩蔽的扩频信息隐藏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