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是美德吗?谦虚概念争论30年回顾
2016-11-04毛江华廖建桥景珍思
● 毛江华 廖建桥 景珍思
谦虚是美德吗?谦虚概念争论30年回顾
● 毛江华 廖建桥 景珍思
谦虚是美德吗?这个问题在学术界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争论。为更好的理解谦虚的概念和内涵,本文系统的回顾了在谦虚概念探讨过程中各个代表性学者的观点,归纳和总结出低估、不高估、平等主义、展示、行为、情境以及阴阳平衡等对谦虚解释的不同视角,从而全面的展示了谦虚的内涵及其与美德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今后谦虚概念以及谦逊领导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谦虚 美德 自我认识 谦逊领导
谦虚(modesty)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谦虚”一词最早出自于东汉时期郑玄对《诗·小雅·角弓》中“莫肯下遗,式居娄骄”的注解中:“今王不以善政启小人之心,则无肯谦虚”,其指的是周王骄傲不谦虚。新华字典对“谦虚”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虚心,不夸大自己的价值”,另一种解释是“客套,说谦虚的话”。从“谦”字来看,“谦”由“言”和“兼”构成,寓意说话要兼顾他人的感受,这种概念下的谦虚是中国礼仪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密切相关。
尽管谦虚的思想在中国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但真正从科学层面探究谦虚内涵的学者较少(毛江华等,2016)。同时,中国的谦虚往往含有“卑己尊人”的意思,即贬低自己以突出别人。在《礼记·表记篇》中有,“不自上其事,不自尊其身,俭于位而寡于欲,让于贤,卑己而尊”。现代学者也证实了在语用策略中,谦虚通常涉及“自贬”和“推让”以显示对他人的尊重(李怀宏,2005)。这种卑己尊人的谦虚可能导致个体不能正确认识与他人的差距,不能客观的分析自身的优势,因此很容易与低自尊、自卑相联系。然而,我们很难将自卑作为一种美德来看待。因此,整体来看,我国学术界对谦虚内涵的界定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对美德研究的繁荣使谦虚的实证和理论研究也开始复兴。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学者在谦虚概念以及其与美德之间关系等问题上进行了持续的讨论。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谦虚进行了定义,并指出了其与美德之间的联系,逐渐演变成谦虚的不同研究方向。例如,部分学者探讨与谦虚对立的自我强化和高自尊所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来说明谦虚的积极作用(Baumeister et al.,2003;Sedikides et al.,2007),另一些学者通过自我构念的跨文化差异解释不同文化中谦虚的差异(Bond et al.,2000;Sedikides et al.,2003;Chen et al.,2009),一些学者甚至扩展了大五人格模型,加入了诚实-谦虚维度(Ashton et al.,2004)。在这个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组织领域学者对谦虚概念的关注,谦逊领导逐渐成为研究热点(Owens et al.,2012),研究发现谦逊领导能促进团队的融合(Owens & Hekman,in press),并提升下属的满意度(Owens et al.,2012)、绩效和创造力(雷星晖等,2015)等。尽管不同领域的学者在谦虚是一种美德并能带来积极产出这一观点上达成了一致,但不同领域对于谦虚概念的探讨存在差异,对比而言,心理学等学科对于谦虚概念的探讨更为深入,因此,借鉴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对于谦虚概念的研究结论能帮助管理等领域学者更好的理解谦逊领导的内涵。本文回顾了30年来学者对谦虚是否是美德的争论,探究不同视角下谦虚概念的发展过程以及这些视角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谦虚概念以及谦逊领导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美德的概念
人们对一种特质的认识首先是分辨这种特质是否属于一种美德,从而决定人们对这种特质是采取追求的态度还是摒弃、抵制的态度。因此,西方哲学家对谦虚是否是美德的探讨必须建立在对美德本质的认识上,回答美德是什么。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这一著名命题,认为人并没有明知故犯的道德弱点,恶行不外是由于无知和思考错误导致的。柏拉图进一步丰富了美德的认识论体系,他在《理想国》中将人的灵魂结构分为理智、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经典四美德”,即最高价值的美德是至善,它代表正义,是人生最高目的和最高幸福,其下依次是智慧、勇敢和节制。而要获得这些美德的前提是有健全的理性,当欲望服从理性支配时,就获得节制的美德;当激情服从理性支配时,就获得勇敢的美德;当理智服从理性的支配时,就有了智慧的美德;当灵魂的三部分都服从理性支配时,就能够获得最高的正义美德,而一旦拥有正义美德,也就同时拥有了其他三种美德。
哲学上,柏拉图被列为理想主义的始祖,而亚里士多德则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和理性是美德的必要条件,但还需要返于现实。他提出美德是一种实践智慧,是在行动和情感上寻找一种既非过渡又非不及的中道的品质。具有美德的人基于实践智慧做出选择,在过度和不及之间需要借助理性的运用。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经验和理性相结合建立了“幸福论”的伦理学体系,他认为财富是人安生立命的基础,幸福是人对生活意义的感悟,而美德则是达成幸福的一种性格状况。因此,幸福的生活是合乎美德而且现实的生活,而不是苦行僧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将美德分为两种,一种是道德的美德,如勇敢、慷慨和公正,是指通过理性的控制自己感情和欲望的一种选择的品质,是作为过渡和不及中间的适度的美德,通过习惯养成;另一种是理智的美德,如明智、友爱和自制,是指一种沉思的理智,是通过理性的推理形成哪些对自己是善事物的认知,与实践没有关系,但与道德的美德相配合共同完善活动。理智的美德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
随后美德伦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影响,如MacIntyre(1984)认为“美德是一种获得性的人类品质,对它的拥有与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那些内在于实践的利益,而缺乏这种品质就会严重妨碍我们获得任何诸如此类的利益”;Watson(1990)认为“美德是人的一种特征,拥有这种特征有利于促进人的幸福”;Hursthouse(1999)将美德定义为“人类为了幸福或兴旺或生活得好而需要的一种品质特征”。对美德的不同理解使得学者在探究谦虚概念时产生了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的产生不仅没有阻碍谦虚概念的发展,反而进一步促进了谦虚内涵的丰富化。
二、谦虚概念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对什么样的品行是符合美德的探讨引起哲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对谦虚是否是美德的争议长达30年之久。古希腊时期谦虚并不在亚里士多德所列举的美德中,苏格兰哲学家休谟也认为谦虚不是一种美德,而现代很多学者支持谦虚作为一种美德。对谦虚是否是一种美德的争议实际上是对谦虚概念界定的争论,学者通过不断对谦虚的探讨逐渐对谦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西方谦虚的定义最早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那时,谦虚被定义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估计低于自己的实际价值。基于这个定义,哲学家们认为谦虚不是一种美德,因为人们应该真诚、坦白的表达自己。并且,低估自我价值意味着在应该因自己的成就获得称赞和奖励时,谦虚的人却因其这项美德而失去应有的外在利益,这是不公平的。
直到20世纪末,Driver(1989)首先基于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质疑开始了对谦虚美德的探讨。Driver(1989)批判了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的人是在行为和情感上遵从平均的观点,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带来的结果是,一个具有美德的人必须清楚自己的行为是符合美德的特征的。因此,没有任何一项美德是由无知组成,或者以无知为基础。Driver(1989)以谦虚为例,说明无知也可以是一种美德。他将谦虚定义为对自我价值低估或无知的一种内在特质,仅仅在行为上避免自吹自擂或者对外保守的自我描述都是假谦虚。Driver(1989)引用Williams(1985)的观点来说明为什么基于无知的谦虚是一种美德。根据Williams(1985)的定义,美德是一种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但是表现出这种行为的动机并不仅仅因为这种行为是符合美德的。而Driver(1989)所提出的谦虚的概念正是符合了Williams(1985)对美德的描述,因为谦虚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谦虚的,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低估了自己的价值。并且,Driver(1989)指出谦虚的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符合了人们不愿意详细描述自己好的品质的心理倾向;减少人际嫉妒和冲突。
Flanagan(1990)否定了Driver(1989)对谦虚解释的推论,他认为拥有某种美德的人必须在适当的情境中展现这种美德,这就要求个体了解相关的知识,即部分采用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Flanagan(1990)认为谦虚的个体对自己的成就和价值有非常准确的认识,但是并不高估它们。同时,Flanagan(1990)认为谦虚之所以是一种美德是因为这种解释与认知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归因偏差相匹配。Taylor和 Brown(1988)指出,大部分人都有不现实的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估的倾向,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显著的高估自己。因此,Flanagan(1990)基于自我归因偏差的普遍性指出,我们更需要的不是低估自我价值的人,而是不高估自己的成就和价值的人。早期Richards(1988)对谦虚(Humility)的定义与Flanagan(1990)的观点一致,认为对自己的成就不高估就需要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成就,因为个体所取得的成就与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相比时,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Statman(1992)认同Flanagan(1990)对谦虚的定义和对Driver(1989)观点的否定,并进一步从伦理观的角度来论证Driver(1989)提出的低估的谦虚的不合理性。一个人如何在知道自己有很高价值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谦虚?Statman(1992)认为Flanagan(1990)并没有对“正确看待自己的成就”做出清楚的说明,即怎样才是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成就,以谁为参照。因此,他基于犹太人基督教平等主义的宗教传统,重新定义了谦虚,认为谦虚的人关注自己对别人的道德态度和行为,尽管他知道自己在许多方面比别人优秀,但是他仍然能够尊重别人,并在行为上始终与这种道德尊重保持一致。
Ben-Ze'ew(1993)认为过去对谦虚的定义都是认知层面的解释,而真正的谦虚应该是一种评估性的概念。因此,他提出谦虚的人将自己作为人类的基本价值看作与别人是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谦虚是一种平等主义,这与Statman(1992)对谦虚的定义相似,但是后者更多的显示出宗教色彩。Ben-Ze'ew(1993)认为谦虚的人有两个信念,一是将人类的基本价值看作是相似的;二是每个人都有作为人类的积极价值,因此应该获得尊重。他进一步构建谦虚的评估框架,其核心是非计算性。具体来说,谦虚的人不会去计算自己的相对劣势和优势,因为在他们的评估框架中所有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一套普适的评估框架来评估人们之间的相对价值。即使有这种评估方法,它在人类共有的死亡面前也没有意义。同时,谦虚并不是迫使一个人否定他在一个特定评估框架(某个领域)下的优势地位,而是要求他不能过分夸大特定领域评估框架的价值,即人类基本价值的相似性比人与人之间成就的差异性更加重要。同样的,谦虚并不是要求我们隐藏自己的成就,而是在有可能引起听众感觉不舒服的情况下避免展示自己的成就,考虑别人的需要而不是全神贯注于自己。
Nuyen(1998)认为Ben-Ze'ew(1993)平等主义的解释是对人类价值平等的认同,这种道德意义上的价值认同并不能等同于个体对其在某个特定领域的成就表现谦虚。Nuyen(1998)认为决定一个人谦虚程度的不是他对上帝和人类价值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而是他对自己成就的态度。因此,他对Flanagan(1990)所提出的“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成就”进行了重新定义,即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成就意味着考虑取得成就过程中的大环境,适当考虑对取得成功有贡献的所有因素,而不是仅仅考虑自己的投入和努力,承认特殊条件在达成这些成就中的贡献。因此,谦虚就是对自己的成就持有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公正感。
Schueler(1997,1999)将谦虚划分为整体谦虚(global modesty)和特定谦虚(focused modesty),整体谦虚的对象是个体自身整体状况,而特定谦虚的对象是一个人某一个方面的成就、技能等(如智力等)。Schueler(1999)认为,Driver(1989)提出的低估谦虚和Flanagan(1990)提出的准确评估的谦虚都不能同时完全解释两种类型的谦虚。Schueler(1999)认为要使得谦虚是一种美德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谦虚的人必须对自己或者自己的成就有准确的认识;(2)谦虚的人对自己或者自己成就的价值评估较低;(3)谦虚的人应该有真正杰出的成就。Schueler(1999)对谦虚提出一种展示解释(presentation account of modesty),即谦虚的人是那些真正有成就,但并不在乎别人是否会因为他取得这些成就而对他进行高度评价。这就与假谦虚区分开来,因为假谦虚的人实际上在乎人们因其成绩而对他产生的看法,只是在表面上假装不在乎。Schueler(1999)从两个角度来说明他所提出的谦虚的概念,一是信念的角度,谦虚的人尽管拥有成就,但是他们是从整个人类历史,或者浩瀚的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取得的成就并不重要,也不在乎别人因其所取得的成就对他们的看法。二是期望的角度,谦虚的人倾向于转移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力,他们并不期望别人因其成就而高度评价他们。
Ridge(2000)修改了Schueler(1999)提出的展示解释中谦虚的动机,他认为谦虚的动机是不过度关注别人是否因其所取得的成就而尊重自己,并且十分关注纠正别人对自己成就的过高评价。关注别人是否因其所取得成就而尊重自己能够让个体确认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而过度关注则是不谦虚的表现,完全不关注别人因其所取得的成就对自己的尊重则可能显示个体缺乏自尊。
Smilansky(2003)在回答一个有成就的人如何做到真正的谦虚时,认同Flanagan(1990)等提出的“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成就”。但是,他对“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成就”这个模糊的观点从认知和道德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基本二元论正是这种正确的视角。基本二元论整合了相容论和强决定论,认为人们在想法、信念、欲望和努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由意志,而从终极观点来看,人的行为都是预设因素(如人的性格等)的演变。正如叔本华所说,“一个人可以做他想要做的,但不能意志他想要意志的”。谦虚的人能够区分自己成就中哪些是基于自由意志的可控因素达成的,哪些是超越自己控制范围的因素引起的,前者产生合理的自尊,而后者则使人正确的看待这种自尊。
Raterman(2006)认为谦虚的人会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优点,并在行为举止上与这种态度保持一致。这种正确的态度不仅仅是不强调自己的成就,其核心是一种不情愿,即不愿意完全用自己的成就来评估自己,强调避免喋喋不休和炫耀。这种不情愿的原因包括以下三点:(1)显示了对自己和别人的尊重;(2)对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基因和外在环境的产物这一事实的认同;(3)对更高层次自我的一种屈服,因为认识到自己无法达到自我的更高层次。
Brennan(2007)认识到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派和Driver(1989)等观点的不足,通过整合两种观点,提出双重标准解释的谦虚。谦虚的人用两种标准来评价自己:当与人类中最杰出的人相比时,个体只会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由此产生谦虚;当与普通人相比时,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优越性而沾沾自喜。相反,他们能够理解自我完善过程的艰辛,因此对他人报以同情,并愿意提供帮助和建议。这两种标准使得谦虚者可以不断自我完善,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帮助别人实现道德改善。
Woodcock(2008)等学者认识到谦虚是一种美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社会功能,因此他开始关注谦虚的社会维度。他认为谦虚是一种有价值的特质,原因在于谦虚能够减少嫉妒、愤懑等负面情绪,通过阻止不良竞争排名促进人际和谐,从而发挥着微妙的社会功能。因此,他强调谦虚的情境因素,他将谦虚的人定义为那些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成就的人,谦虚的人认为他人的幸福要优先于个人成就的认可。Woodcock(2008)将谦虚概念引入到社会情境中,而不仅仅是探讨成功的标准、自我认识的准确性。具体来说,谦虚者拥有不重视自己成就的倾向,希望别人不高估其成就,这些倾向的动机是个体关注不因其成就给别人的幸福带来危害。因此,谦虚者对因其成就受到尊重的在乎程度不会超过他对别人幸福的在意程度。这种谦虚实际嵌入了个体对公正和善行的践行,不愿意因为高估而获得额外的、不公平的奖励,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成就让别人受到伤害。
Smith(2008)认为谦虚既包括认知成分也包括行为倾向成分,并认为谦虚者对自己的成就有准确的认识,但是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成就,并把他人因其成就对其尊重的关心保持在合适的水平。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成就是基于:(1)有适当的价值等级信念;(2)认识到运气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3)有合适的激励性标准来评估自己的成就。采用激励性标准就是用比别人更高的标准来评估自己的成就,这个激励性标准是与情境密切相关的,因为谦虚并不要求个体有真正值得别人称赞的杰出成就,激励性标准只是为了促使个体努力获得和保持更高水平的成就。
McMullin(2010)认为以往对谦虚是一种美德的探讨都是不成功的,他指出谦虚是同时涉及特质、动机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概念,即谦虚是对个体成就代表自我价值程度的正确自我认识,这种自我认识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其动机是确保自己的成就不会给他人带来痛苦。因此,尽管谦虚的人认识到自己在特定领域基于社会成功标准的排名比他人更高,但是并不会认为自己比他人优秀,因为特定领域的成就并不能代表个体整体的价值。这种正确的自我认识能够避免个体将特定领域的成功标准扩大到自我价值上,从而避免对特定领域排名较低的人带来自我价值较少或缺乏的痛苦体验。
通过30多年的深入讨论,西方学者对谦虚概念理解的非常充分,其与美德之间的联系也更加清晰。然而,尽管西方学者在这个过程中均提出了各自的解释视角,每一种视角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通过整合各个视角的观点,并分析其特点和局限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谦虚的内涵。相比于西方对谦虚概念和与美德关系的探讨,我国学者在此方面起步较晚,并且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学者大多数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例如,徐亮(2011)从规范伦理学(强调道德的社会责任)和德行伦理学(强调道德的个人价值)的角度认为谦虚处于这两种伦理倾向的交汇口,因为谦卑既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个人幸福。胡金生和黄希庭(2009)认为自谦是一种“以阳居阴”的行事风格,是对阴阳转换辩证规律的把握,同时也是实现整体性和谐的途径。
三、谦虚概念的解释视角
总的来说,谦虚作为一种美德已经得到学者的广泛认可,然而,如何定义谦虚使其满足美德的特征成为学者们探讨的关键。继Driver(1989)对谦虚重新定义后,学者们通过对现有谦虚概念的质疑和调整,形成了低估视角、不高估视角、平等主义视角、展示视角以及阴阳平衡视角等众多谦虚的解释视角。这些定义涉及谦虚不同的层面,包括认知层面、评估层面、行为层面,以及社会层面等。通过对不同视角的整合和比较,有助于我们从系统的角度更全面和科学的看待谦虚美德(见表1)。
(一)低估视角(underestimation account)
低估视角将谦虚定义为对自我价值的低估,这种低估是由于谦虚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价值是无知的(Driver,1989)。这种低估并不是完全的自我贬低,而是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特质和行为是存在价值的,只是低估了这种价值。Driver(1989)将谦虚界定为一种特质,反映了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因此能够很好的区分真谦虚和假谦虚。同时,他基于这种解释首次阐述谦虚是一种美德,从而开始了哲学领域对谦虚的探讨。
但是,这种定义随后受到很多学者的反对。原因在于:(1)低估自己的价值实际上是一种不正确的自我认识,可能与个体的自卑相关。正如柯南·道尔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借用福尔摩斯所表达的,“我无法赞同将谦虚列入美德,按照逻辑学家的观点,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是他们本来的样子,而低估和夸大显然违背了事实”;(2)认为无知是谦虚的前提条件是不合理的,因为人们很难接受无知作为一种美德的基础;(3)这种谦虚缺乏美德应有的稳定性。按照Driver(1989)的观点,谦虚的个体不知道自己是谦虚的,一旦他认识到自己拥有谦虚的品质,这种品质就会立即消失,因此,谦虚的个体持续的处于其谦虚品质消失的风险中;(4)一种品质能够减缓消极情绪并不能说明它是美德。如谄媚和奉承可以使接受者产生积极的情绪,但是很显然它们不是美德。因此,尽管Driver(1989)提出的谦虚能够减少他人对谦虚者的嫉妒,但是这不足以说明谦虚是一种美德。因此,Driver(1989)对谦虚的低估视角在后续研究中基本被否定。
(二)不高估视角(non-overestimation account)
不高估视角认为谦虚是对自己的成就和价值有准确的认识,但是并不高估它们(Flanagan,1990)。而个体能够在知道自己成就的同时不高估其价值,是因为个体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成就,包括能力、成功和价值等。这种解释使谦虚建立在一种清楚的自我认知上,从而避免了低估视角潜在的自我认识不足、稳定性差的问题。并且,不高估视角相对低估视角在论述谦虚是一种美德上更具有说服力。Owens等(2013)在定义领导的谦逊时,其中一个维度是清晰的自我认识,其指的就是个体不高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
但是,这种视角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不高估的解释要求个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高估自己的成就,高估自己的成就就是不谦虚。事实上有研究发现,人们通常在陌生人面前采取自我强化的策略,而在朋友面前采取谦虚的自我展示策略(Vohs et al.,2005),这种在特定情况下高估自我价值的表现并不能否定一个人谦虚的品质。因此,不高估视角只是谦虚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其次,没有说明什么是“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成就”,即个体为什么能够在准确认识到自己杰出的成就时仍然能够保持不高估。尽管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补充,但是仍然无法获得广泛性的认可。如Nuyen(1998)认为“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成就”意味着考虑取得成就过程中的大环境,适当考虑对取得成功有贡献的所有因素,而不是仅仅考虑自己的投入和努力。Smilansky(2003)提出基本二元论与Nuyen(1998)的观点相似,但是涉及更深层次的对自由意志的判断。有学者认为他们的观点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人无完人,谦虚的人不关注自己杰出的成就,反而关注少数的不足之处,这种自我评价似乎有些病态,可能显示了谦虚个体的低自尊。并且,即使个体能够对成功的环境因素(运气、他人的帮助等)和个体因素(特质、努力等)进行准确的区分,个体也仍然可能自夸,因为他拥有别人没有的获得成功的运气。Brennan(2007)认为谦虚的人关注自我道德提升,以理想的完美对象作为参照物,促进自己不断接近理想对象。而对别人的评价则以普通人作为参照物,以保持对别人的尊重。但是,个体持续的用这种“虚实结合”的双重标准来评估自己和别人,很容易在应用这些标准时产生混淆。
(三)平等主义视角(egalitarian account)
平等主义视角将谦虚看作是一种平等主义,认为人类基本价值的相似性比人与人在不同领域成就的差异性更加重要(Statman,1992;Ben-Ze'ew,1993)。这种解释是基于宗教的平等主义发展而来的,其核心是对人类基本道德价值的尊重,因为在上帝和人类共同的死亡面前个体之间的价值差异性并没有意义。其中,Statman(1992)对谦虚的平等主义解释更具有行为导向,关注自己对别人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而Ben-Ze'ew(1993)对谦虚的平等解释同时涉及意志层面和行为层面。平等主义视角基于道德观,在解释谦虚是一种美德上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与谦虚的不高估视角相比,平等主义视角在自我成就的评估标准上更加清晰、明确。
但是,这种视角也因此将对谦虚的探讨转移到平等主义上,认为谦虚的必要条件是拥有平等主义的道德信念。而事实上,我们的道德观本身就既包含平等主义,也包含价值等级,即我们希望获得平等的关怀和尊重,同时也希望那些比别人更有道德的人能够获得称赞(Smilansky,2003)。因此,个体拥有平等主义的道德信念与其高估和自夸自己的成就并不矛盾。另一方面,即使个体不是一个平等主义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价值是不同的,但他不高估自己的成就,也不过度关心自己是否因其成就受到尊重,这样的个体也可能是谦虚的。因此,平等主义既不是谦虚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四)展示视角(presentation account)
展示视角探讨个体是否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个体相应的行为倾向,Schueler(1997,1999)首次提出这种视角,并认为谦虚的人是已经取得并准确认识到自己的成就,但不在乎人们是否会应这些成就对其进行高度评价。他提出这种不在乎他人对自己评价的态度是由于个体拥有“无应得理论”(no desert thesis)的信念,即任何的成就在宇宙的浩瀚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任何人都不应该因其成就而获得称赞。Ridge(2000)和Raterman(2006)对Schueler(1999)的观点做出了修正,Ridge(2000)认为谦虚的个体对别人是否因其所取得的成就而尊重自己并不是完全的不关注,而是不过度关注;Raterman(2006)认为谦虚的人不愿意完全用自己的成就来评估自己,强调避免喋喋不休和炫耀。Bommarito(2013)提出基于注意力的谦虚,认为无知和对自己成就的准确认识都不是谦虚的必要条件,谦虚是适当的转移他人对自己成就的注意力。谦虚的展示视角开始侧重谦虚的外在行为倾向,避开了对复杂成功标准的探讨和对谦虚个体的道德观要求,使得谦虚成为一个易于理解和定性测量的概念。
同样的,这种解释也存在不足之处。(1)Schueler(1999)的观点中,对他人因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对其进行何种评价漠不关心的态度可能显示个体自负的品质,因为自负的人不会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也不会拿自己与别人比较,而只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Statman,1992)。尽管Ridge(2000)的“不过度关注”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他对“不过度关注”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2)“无应得理论”在哲学领域仍然存在争议,学术界以外很少有人接受这种观点。因为基于社会互动原则人们应该因他们的努力和奉献获得赞颂,否则就是对别人缺乏尊重的表现。另外,如果将宇宙的永恒作为参照对象,那么辨别善与恶也没有价值了;(3)Ridge(2000)等提出的谦虚定义容易混淆真谦虚和假谦虚,因为个体不重视自己成就的动机可能是为了塑造自己具有谦虚美德的印象。
(五)行为视角(behavior account)
行为视角的谦虚关注于个体的外在言行,其中包括行为解释和保守陈述解释两种解释机制。行为解释的谦虚是将谦虚等同于一些特定的行为,如避免自吹自擂等,而在表现这些行为的同时个体知道他低估了自己的价值。保守陈述解释的谦虚将谦虚定义为个体故意保守的估计自己的价值。这两类谦虚都强调个体知道自己的真实价值,但是在外在言行上故意对自己的价值做出低估。个体这类行为的动机可能是为了避免被评价为一个自夸者,在别人眼中塑造一个谦虚者的良好形象。
这两种解释的谦虚都反映了个体内在信念与外在言行的不一致,无法说明谦虚是一种美德。因此,行为视角的谦虚是一种假谦虚,早期以亚里士多德和休谟等为代表的哲学家认为这种类型的谦虚不是一种美德。但是,这类视角的谦虚在心理学领域应用广泛,如在语言心理学中贬低自己被认为是礼貌的原则(Gu,1990),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谦虚被定义为一种保守的自我展示,学者们也开发了量表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Wakimoto,2006;Blickle et al.,2012)。
(六)情境视角(contextual account)
Smith(2008)结合认知层面和行为倾向层面界定的谦虚,认识到两者都无法单独构成谦虚的充分条件。因此,他提出了情境视角的谦虚,在以往学者的基础上对谦虚与个体自我认知能力、情境因素的关系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指出了谦虚概念争论中的核心问题。同时,Smith(2008)也提出了高度依赖情境的激励性标准,用于评估自己的成就。Woodcock(2008)则基于谦虚的社会功能,提出谦虚个体优先考虑他人的幸福而不是因个人成就获得的认可。McMullin(2010)也从特质、动机和行为三个层面来定义谦虚,认为谦虚是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但是他更强调谦虚的社会功能,认为谦虚不是利己主义的态度而是利他主义的态度。
尽管情境视角的谦虚解释对特质和情境进行了整合,但这个视角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Smith(2008)提出的激励性标准是高度依赖情境的,因此无法准确评估什么是不合理的激励性标准,标准过高是否会使资质平庸的个体因标准难以实现而沮丧。并且,在这种视角下,谦虚要求个体有较强的成就动机,这就排除了那些成就动机不强,但是可能拥有谦虚美德的个体。
(七)阴阳平衡视角(yin-yang account)
相比于西方学者对谦虚概念的深入探讨,我国学者在探究谦虚概念及其与美德的关系时也发展出具有中国文化情境特征的视角。通过对我国学者以往谦虚研究的梳理和总结,我国学者在研究谦虚时主要采用的是“阴阳平衡视角”。 “阴阳”强调的是对立双方的互相转化,是一种具有辩证思维特点的行事风格。“平衡”指的是对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平衡。在此方面,胡金生和黄希庭(2009)通过对我国古籍中有关谦虚的文本分析,指出谦虚具有“实性”和“虚性”两个类别。“实性”谦虚反应的是一个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具有真诚和适度两个特点。“虚性”谦虚是一种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的自我展示策略,具有虚伪性和怯懦性两个特点。基于“阴阳”视角,胡金生和黄希庭(2009)进一步指出谦虚要求个体自我减损,有劳不伐,同时要求个体做到减有余而增不足,这就暗示出谦虚既要超越私欲,也要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此外,徐亮(2011)也认为谦虚平衡了社会责任和个人价值,处于规范伦理学和德行伦理学的交汇口。
阴阳平衡视角在解释谦虚时提供了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独特理解,综合了谦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的因素,然而,这一视角下的谦虚概念仍存在部分局限。首先,在这一视角下,对谦虚的测量比较困难,因为在对立双方转化的过程中个体的态度和行为难以用简单的静态量表进行描述。此外,阴阳视角从较大的范畴解释了谦虚与美德的关系,但这一视角对谦虚具体概念的讨论较少(例如如何认识自我价值),对于谦虚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注也有限。
表1 谦虚的解释视角汇总
四、总结与展望
经过30多年的讨论,西方学者对谦虚的概念和内涵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尽管评判美德的标准有很多,但总体来说西方学者已经认可了谦虚是一种美德。对于管理领域研究和实践来说,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对谦虚概念的探讨能丰富我们对谦虚的理解,并促使我们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谦虚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推动谦逊领导(leader humility)和谦逊员工的研究。总的来说,在现有谦虚研究的基础上,未来管理领域中谦逊领导和员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谦逊领导定义和内涵的进一步探究。在现有谦逊领导的定义中,Owens等(2013)和Ou等(2014)都认为谦逊领导有清晰的自我认识并能欣赏他人的成就,但在这些定义中,学者并没有指出谦逊领导对待自己成就的态度。清晰的自我认识实际上暗含多种含义,其可能指的是不清楚自己的成就(低估视角),知道自己有成就但不高估(不高估视角)以及认为自己的成就不重要(平等主义视角)。不同视角下的自我认识可能带来不一样的谦逊领导内涵,并进一步导致谦逊领导不一致的行为模式。因此,结合心理学、伦理学等对谦虚概念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谦逊领导的概念和内涵。同时,目前谦逊领导的定义几乎都来源于西方学者,尽管Ou等人(2014)基于中国领导样本开发了谦逊CEO的概念,但其部分借鉴了Owens等人(2013)所提出的谦逊概念。考虑到中国谦逊文化与西方的差异,中国人在表现谦逊时可能有不一致的行为(毛江华等,2016)。例如,胡金生和黄希庭(2009)指出中国的谦虚具有“实性”和“虚性”之分,而目前他们的观点还没有得到实证的检验。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扎根中国企业现实情况,对比中西方谦逊概念的差异,进而探究本土谦逊的独特之处。
第二,谦逊领导的特质论与行为论研究。Tangney(2002)认为谦逊是一种特质,Owens等(2013)在定义谦逊时将其作为一种人际特征(interpersonal characteristic),而Ou等(2014)采用了一种自我体验框架(self-experience framework)定义谦逊。尽管不同学者在研究谦逊领导时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但谦逊是一种特质还是一种行为仍没有得到清晰的解答。从本文综述的内容来看,谦虚的低估和不高估视角都将谦虚作为一种认知或者内在评估的概念,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智的美德相似,是自我导向的态度;而展示和行为视角的谦虚强调谦虚的行为模式,关注在他人面前对自己成就的态度和动机,是一种实践的美德(Smith,2008;McMullin,2010)。因此,谦逊领导的特质和行为研究可以从这些视角中寻求借鉴。此外,在谦逊定义的特质和行为论方面,目前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个体的谦虚特质和行为具有一致性,即谦虚的人在行为上表现谦虚,不谦虚的人在行为上不表现谦虚。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我们也需要思考这种观点是否存在争议,个体的谦虚特质与行为实际上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即谦虚的人在行为上表现不谦虚,不谦虚的人在行为上表现谦虚。举例来说,当处于竞争压力较大的团队中,谦虚的个体可能通过自我增强的方式获得外部的认可。因此,个体谦虚特质和行为的一致性可能受到情境的调节,未来的学者可以在这方面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第三,展示、行为以及情境视角下谦逊领导的动机研究。考虑到谦虚社会功能的凸显,领导在表现谦逊时可能并不是遵从于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而是关注于外在的行为表现,这种情况下领导表现谦逊存在不同的动机。例如,领导可能想要通过展示谦逊来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Owens等(2015)指出,领导在表现谦逊时存在多种动机,不同的领导谦逊动机会对下属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因此,未来的谦逊领导研究可以借鉴展示、行为以及情境等视角下的谦虚概念进一步探究领导表现谦逊的不同动机,从而进一步丰富谦逊领导研究。同时,在展示、行为以及情境视角下,未来研究还需要关注员工对于谦逊领导的解读。由于领导表现谦逊可能存在不同的动机,因此员工在与谦逊领导相处时可能产生不一致的感知。
最后,除了谦逊领导之外,谦逊员工也是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话题。目前,管理领域的学者大多关注与谦逊领导(Owens et al.,2013;Ou et al.,2014;雷星晖等,2015),而较少有研究对员工谦逊给予关注。由于领导和员工角色的差异,两者在谦逊内涵和表现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例如,Ou等(2014)发现谦逊CEO具有追求卓越和超越自我等维度,这两个维度与CEO角色是密切相关的,而在员工角色中谦逊可能并不会出现这样的内涵。因此,领导谦逊和员工谦逊在概念和内涵上是否具有一致性仍有待未来的学者进一步的探究。此外员工谦逊采用哪种视角定义,以及员工谦逊是否也存在不同动机,这些问题都有待未来的学者进行解答。
1. 胡金生、黄希庭:《自谦:中国人一种重要的行事风格初探》,载《心理学报》,2009年第9期,第842-852页。
2. 雷星晖、单志汶、苏涛永、杨元飞:《谦卑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载《管理科学》,2015年第2期,第115-125页。
3. 李怀宏:《“谦虚”的英汉语用策略差异对比研究》,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50-154页。
4. 毛江华、廖建桥、刘文兴:《中西方谦逊的研究回顾和比较分析》,载《管理评论》,2016年第3期,第154-163页。
5. 徐亮:《爱与谦卑:当下大众文化最缺失的道德价值》,载《文艺研究》,2011年第12期,第5-13页。
6. Ashton M C, Lee K, Goldberg L R. A hierarchical analysis of 1,710 English personality-descriptive adjectiv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87(5): 707-721.
7. Baumeister R F, Campbell J D, Krueger J I, Vohs K D. 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 interpersonal success, happiness, or healthier lifestyles?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2003, 4(1): 1-44.
8. Ben-Ze'ew A. The virtue of modest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993,30(3): 235-246.
9. Blickle G, Diekmann C, Schneider P B, Kalthöfer Y, Summers J K. When modesty wins: Impression management through modesty, political skill, and career success-a twostudy investig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12,21(6): 899-922.
10. Bommarito N. Modesty as a virtue of atten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2013,122(1): 93-117.
11. Bond M H, Kwan V S, Li C. Decomposing a sense of superiority: The differential social impact of self-regard and regard for othe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0, 34(4): 537-553.
12. Brennan J. Modesty without Illusio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2007, 75(1): 111-128.
13. Chen S X, Bond M H, Chan B, Tang D, Buchtel E E. Behavioral manifestations of modest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9, 40(4): 603-626.
14. Driver J. The virtues of ignoranc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89, 86(7): 373-384.
15. Flanagan O. Virtue and ignoranc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90, 87(8): 420-428.
16. Gu Y.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0,14(2): 237-257.
17. Hursthouse R. On virtue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8. Kurman J, Sriram N.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llectivism, modesty, and self-enhancement.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2,33(1): 71-86.
19. MacIntyre A. After virtu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4.
20. McMullin I. A modest proposal: Accounting for the virtuousness of modesty.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010, 60(241): 783-807.
21. Nuyen A T. Just modest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998, 35(1): 101-109.
22. Owens B P, Johnson M D, Mitchell T R. Expressed humility in organizations:Implications for performance, teams, and leadership.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3, 24(5):1517-1538.
23. Owens B P, Walker A S, Waldman D A. Leader narcissism and follower outcomes: The counterbalancing effect of leader humilit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5, 100(4): 1203-1213.
24. Owens B P, Hekman D R. How does leader humility influence team performance? Exploring the mechanisms of contagion and collective promotion focu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in press.
25. Ou A Y, Tsui A S, Kinicki A J, Waldman D A, Xiao Z, Song L J. Humbl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s' connections to top management team integration and middle managers' respons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14, 59(1): 34-72.
26. Raterman T. On modesty: Being good and knowing it without flaunting it.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006, 43(3): 221-234.
27. Richards N. Is humility a virtu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988, 25(3):253-259.
28. Ridge M. Modesty as a virtu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000, 37(3):269-283.
29. Schueler G F. Why modesty is a virtue. Ethics, 1997, 107(3): 467-485.
30. Schueler G F. Why is modesty a virtue? Ethics, 1999, 109(4): 835-841.
31. Sedikides C, Gaertner L, Toguchi Y. Pancultural self-enhanc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4(1): 60-79.
32. Sedikides C, Gregg A P, Hart C M.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modest. In C Sedikides, S Spencer (Eds.), The self: Frontiers in social psychology. Psychology Press,2007.
33. Smilansky S. Free will and the mystery of modest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003, 40(2): 105-117.
34. Smith N D. Modesty: A contextual account.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2008, 82(2): 23-45.
35. Spencer-Oatey H, Ng P. Reconsidering Chinese modesty: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ese evaluative judgements of compliment responses.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 2002, 11(2): 181-201.
36. Statman D. Modesty, pride and realistic self-assessment.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992, 42(196): 420-438.
37. Tangney J P. Humility. In C R Snyder,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38. Taylor S E, Brown J D. Illusion and well-being: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8, 103(2): 193-210.
39. Vohs K D, Baumeister R F, Ciarocco N J. Self-regulation and self-presentation:regulatory resource depletion impairs impression management and effortful selfpresentation depletes regulatory resour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5, 88(4): 632-657.
40. Wakimoto R. Mortality salience effects on modesty and relative self-effacement.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6, 9(3): 176-183.
41. Watson G. On the primacy of character. In O J Flanagan, A Rorty (Eds), Identity,character, and morality: Essays in moral psychology, MIT press, 1990.
42. Williams B A O.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Taylor & Francis, 1985.
43. Woodcock S. 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modesty.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2008, 38(1): 1-29.
■责编/罗文豪 E-mail:chrd_luo@163.com Tel:010-88383907
Is Modesty a Virtue? The Review of 30 Years' Debating on Modesty
Mao Jianghua, Liao Jianqiao and Jing Zhensi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modesty a virtue? The question has inspired over 30 years of debate among scholar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modesty,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viewpoints of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systematically in the argument of modesty. By sorting out seven different accounts of modesty, such as underestimation account, non-overestimation account, this paper shows the overall link between the concept of modesty and virtue. Given this understanding, the paper give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of the concept of modesty and leader humility.
Modesty; Virtue; Self-Awareness; Leader Humility
毛江华(通讯作者),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电子邮箱:maojh@hust.edu.cn。
廖建桥,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
景珍思,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