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美援朝战争中,应该把勋章授给洪学智

2016-11-04王湘穗

军事文摘 2016年21期
关键词:洪学智彭德怀志愿军

王湘穗 乔 良

抗美援朝战争中,应该把勋章授给洪学智

王湘穗乔良

洪学智当上志愿军后勤司令完全是被彭德怀硬赶上架的。

从排长、连长一路打上来的战将洪学智,与中国军队许多将领一样,喜欢在前线打仗,不愿意干“婆婆妈妈”的后勤工作,内心里甚至有干后勤是“不能打”的思想。在志愿军总部,洪学智原是负责司令部工作的副司令,直接参与指挥作战,虽然不能到第一线打仗,也还算差强人意。但后来被指定分管后勤,他就多次向彭德怀请求千万别让他改行干后勤,以后他还是想要当军事干部。1951年4月,彭德怀让洪学智回国向周恩来汇报志愿军后勤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寻求解决办法。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参战的11个军中,仅有一个军补足了9天粮食;第二阶段作战,9个军中有4个军没有补足粮食,因此只打了几天就要停下来等待粮食补给。联想到前几次战役,全军粮、弹供应仅达到作战需要的1/4,严重影响作战效果,彭德怀决心彻底解决后勤方面的问题。志愿军总部几位将领经过多次商议,建议借鉴外军经验,成立后方司令部,统一保障志愿军的补给供应。彭德怀让洪学智就这个问题向周恩来汇报。洪学智说:“目前欧美国家实行大后勤战略,50千米以前是前方司令部的事,50千米以后就由后方司令部负责。现在,美国对我后方实行控制轰炸,这也是一场战争,亟须中央增派防空部队、通信部队、铁道部队、工兵部队入朝作战,同时也需要成立指挥后方作战的统率机关——后方司令部。”洪学智的分析报告有很强的说服力。5月14日,军委发电同意“在安东与志司驻地之间,组织志愿军后方司令部”。军委电报明令,后方司令由志愿军的一位副司令兼任。洪学智说什么也不同意兼任这个司令,“别的事我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干这个司令”。彭德怀把桌子一拍,“你不干,我干,你去指挥部队打仗”。洪学智只好顾全大局,同意兼任后方司令。他总感到,这次上北京当说客成立“后司”,完全是自己给自己上的套。但后来的战事发展证明,彭德怀和洪学智此举确有先见之明。

或许是李奇微和范弗里特运用他们在欧洲作战的经验,又或许是掌握了志愿军后勤供应手段作战的弱点,在发起夏季战役的同时,李奇微命远东空军发动大规模“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计划用90天的时间摧毁朝鲜北方的铁路系统,“尽可能做到使其铁路运输线陷入完全停顿的地步”,企图以此来“窒息”志愿军。美国空军将这次“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称为“绞杀战”,所谓“绞杀战”是1944年3月盟国空军在意大利境内对德军使用的铁路线发动的一次空中战役的别称。因朝鲜半岛的地形、交通线的构成和亚平宁半岛极为相似,所以美国人的空中封锁计划都是照猫画虎,与在意大利实施过的计划几乎一样。进行“绞杀战”之前,美国空军研究了中朝军队后方系统,认为北朝鲜没有支援战争的重要工业,其主要作战物资均来自中国东北地区和苏联的西伯利亚。美军估计,在朝鲜沙里院一线以南的战区,中朝有60个师,每个师每天至少需要40吨补给品才能维持有限的战斗,因此每天就必须运输2400吨补给品。这些补给品主要靠卡车和火车运输。每辆卡车的容量为2吨,运输一天所需的补给品需要1200辆卡车。卡车从鸭绿江到前线往返需10天,为保持连续供应,需要12000辆卡车。而火车每节车厢载重20吨,每天只需要120节车厢就能运输所需的补给,所以使用火车要比使用卡车经济而且有效得多。因此,美军断定北朝鲜的铁路运输系统对志愿军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遂决定对北朝鲜铁路线实施“全面的空中封锁战役”。这个战役的具体战法就是在横贯朝鲜半岛的蜂腰部划定一个阻滞地区(北纬38度15分到北纬39度15分),将南北交通干线7条主要运输线分为三个责任区,分别由第5航空队、海军陆战队第1航空队和第77特混舰队的舰载机进行轰炸,以“摧毁各条线路上的每一辆卡车和每一座桥梁,瘫痪39度线上各铁路运输终点站和前线之间地区的敌人运输,使之经常处于不能使用的状态”。美机在轰炸、封锁北方铁路线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公路线及运输车辆的轰炸,白天以战斗轰炸机扫射待避车辆和囤积物资,在重要桥梁、路线上空投定时炸弹和一触即发的蝴蝶弹,阻止车辆通行。夜间在公路上空投照明弹,用轻型轰炸机分区搜寻目标,进行跟踪追击。名副其实的“绞杀战”主要集中在清川江以南、平壤以北的铁路沿线。在地图上,这一地区近似于三角形,因此,这一带的铁路被称为“三角铁路”,是朝鲜北方铁路的咽喉地段。据统计,9~11月,美国空军对三角地区的轰炸逐月加剧。9月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10月出动4000多架次,11月出动8000多架次,在180千米长的铁路线上投弹6万多枚。破坏铁路网线是一个需要耐性的工作,要连续几个月内持续不断地攻击,才能看出成效。因天天奉命攻击铁路,飞行员中流传开一首歌,唱道:“我们都在铁道上干活儿。”

洪学智将军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我志愿军克服了装备落后,物资缺少,没有空军支援等困难,与美军展开了殊死的激战,并把美军赶回了“三八线”以南

你不想要的坏结果偏偏要来——“墨菲法则”在战场上最灵验。7月下旬,朝鲜爆发了40年以来罕见的特大洪水,朝鲜北部清川江、大同江主要铁路桥梁被冲毁,处于全面不能通车状态,公路桥梁也被冲毁了50%。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空军发动“绞杀战”,无疑使得志愿军的运输雪上加霜。8月中旬,一线志愿军13个军存粮仅能够满足3~6日供给,二线4个军存粮仅够约10天。9月初,志愿军前线部队出现了饿饭现象,二线有的部队则要挖野菜充饥。彭德怀在9月给聂荣臻的电报中有一段话反映出前方的困难:“早晚秋风袭人,战士单着,近旬病员大增,洪水冲,敌机炸,桥断路崩,存物已空,粮食感困难,冬衣如何适时运到,实在逼人,马克思在天不灵,望兄良策救我。”此时,敌人夏季攻势正猛,秋季攻势将来,前敌统帅精力却不在如何应敌,而在如何解决部队吃粮穿衣的问题上。在那一段时间,彭德怀口中重复最多的话是:军无辎重则亡,无粮草则亡,无委积则亡。生死存亡啊!他对洪学智说,前方是我的,后方是你的,一定要打败敌人的封锁战役。

在战场上,只有真正的军人才会懂得“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的道理。

9月,中央军委已探明美军“绞杀战”的企图,指出:敌人对我铁路轰炸是作为战略目标来打算盘的,窥其企图,一为在军事上造成我军持久作战困难;二为配合开城谈判对我施加压力。9月15日聂荣臻回电彭德怀,告知:除吕正操已去东北参加运输会议,负责具体解决朝鲜的抢修、抢运等问题,有一两日即可将结果电告外,军委决定,一、充实铁道兵团,已补拨新兵九千,并临时配属五个新兵团;二、保证桥梁材料,现已将修建黄河铁桥30孔北运入朝,从苏联进口桥梁材料9月20日可到两千吨,10月初还可到一批,用于朝鲜铁路桥梁抢修;三、加强倒运力量;四、加强铁路及江桥防空力量,已令空军出动作战,并苏联有一高炮师到清川江桥附近。据俄罗斯新解密的档案材料,苏联参战的空军和高射炮兵共有5个师约4万余人。

在洪学智的指挥下,志愿军工兵部队和在后方休整的各军及各兵团直属队,加宽加固公路,并修建了数百千米的公路,沿途修筑了许多水下桥和汽车隐蔽所。由一个公安师和志愿军后勤各分部警卫团营,在主要公路干线上设置了防空哨,为行驶的汽车防空报警,并指挥交通,当敌机来临时,立即鸣枪或发射信号弹,车辆闻警便立即闭灯行驶。汽车司机遭敌机轰炸扫射时或躲避或在汽车附近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破油桶和易燃物,充当被炸燃烧的汽车,以迷惑敌机。采取这些措施一方面大大减少了汽车的损失,另一方面提高了公路运输效率。季度汽车损失由入朝初期的近50%,降到1952年一季度的20.3%。1951年9月~12月的公路运输能力比4月~8月提高95%。根据反“绞杀战”斗争需要,中朝双方经协商,组建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志愿军铁道兵抢修能力之强,就连美国空军也无可奈何地表示叹服:“中国军队抢修部队填补弹坑的速度可以和F-86飞行员的轰炸速度匹敌。从我‘绞杀战’一开始就能迅速地抢修被炸断的铁路。中国军队修路人员和修桥人员,已粉碎了我们对平壤以北铁路线的封锁并赢得了使用所有铁路线的权力。”

美国远东空军在总结“绞杀战”的最后分析报告中承认,“由于中国军队后勤系统灵活……绞杀作战未获成就”。

1951年10月25日,朝鲜政府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一周年,决定给彭德怀颁授勋章。彭德怀说,这个勋章应该给洪学智。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的轰炸

摘自《割裂世纪的战争—朝鲜1950-1953》

责任编辑:张传良

猜你喜欢

洪学智彭德怀志愿军
两膺上将洪学智在鄂豫皖时期的革命故事
洪学智将军和“钢铁运输线”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彭德怀:一把扯下自己的画像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一封志愿军战士的“表情包”家书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上将洪学智外传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