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深山育桃李

2016-11-04徐世兵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俊竹山县柳林

徐世兵

八年前,大学毕业的他,为圆“教师梦”,远离家乡,来到竹山县一个最偏僻的乡村学校任教。在他的影响下,妻子也义无反顾地转行做起教师,成为他的“贤内助”。2014年,他把孩子的户口落在了柳林乡。他就是来自于四川省南充市,执意坚守在竹山县柳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80后教师陶永强。

“教书是我儿时的梦想”

柳林乡是竹山县最偏远的乡镇。从竹山县城出发,乘车、渡船、步行,最后抵达柳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大约需要6个小时。

由于山大人稀、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来柳林乡任教的资教生大都在三年后悄然离开。

8年来,56名年轻教师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然而只有陶永强一个人留了下来。

“为何要主动到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里教书?”见到陶永强时,记者禁不住问道。

“教书是我儿时的梦想!山里的孩子非常淳朴,他们也比城里的孩子更需要我!”陶永强说。

2008年,陶永强从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当年,他怀揣梦想,不顾家人的反对,响应“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号召,就这样来到竹山县资教,而且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全县最偏远的柳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至今,陶永强仍清晰地记得自己报到当天的情景:几间瓦房,校舍潮湿,操场泥泞。全校15名教师,平均年龄40岁以上。

陶永强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吓倒,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学校安排他带两个班的数学,七八年级的信息技术,一个班的班主任,繁重的教学任务让他根本没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

“我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农村读书长大的,所以我对农村、对大山一直有特殊的感情。”转眼间三年资教期满,家人希望陶永强回家乡工作。在九寨沟做外事旅游工作的女友阳婷也希望陶永强回到家乡,早日结束他们的异地恋。

陶永强内心有过纠结甚至是挣扎,但2010年6月22日早上发生的一幕,让他铁了心要在大山里做“孩子王”。

那天一大早,陶永强接到县里临时教学比赛的通知,还没出校门,就被40多个学生“堵住”了。40多个孩子流着泪大声喊:“陶老师,一路顺风!早点回来,我们会想念你的!”

对这些孩子,陶永强实在割舍不下。他再三劝说女友阳婷,最后,女友也参加了竹山县的教师招考,如愿成为柳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一名英语教师。

2014年4月18日,陶永强从县城返回柳林时突遇大雨,因山路塌方,他无法按期返乡。恰在这时,他接到妻子临产的电话。

历尽煎熬,3天后,翻山越岭爬过20多公里山路后,陶永强才终于在柳林乡卫生院见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留守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

柳林乡山大人稀,大多数学生只能在学校寄宿,每周回家一次,有的学生周末返校几乎要花大半天的时间。

小俊是班上住得最远的一名学生。有一次,到了晚上小俊还没返校,这可急坏了陶永强。他抓起一只手电筒就去找,直到遇上那个柔弱而熟悉的身影,他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

虽然是在冬季,但小俊却满头大汗,脚上的鞋子也破了一个大洞,陶永强鼻子一酸。他二话没说,接过小俊的书包,并把他带到自己宿舍,赶忙给他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

第二天,陶永强给小俊买了一双棉鞋,但又怕伤他自尊。一次月考,小俊数学考了第一名,陶永强“借机”奖励他一双棉鞋。

每到冬天,班上的学生几乎都长冻疮。陶永强会买来碘伏、酒精、冻疮膏放在教室里,并指导学生防治。

农村留守孩子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里成长,他们的心理、性格等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始终牵动着陶永强的心。

他经常将离家较远、周末住校的孩子请到自己家里吃饭。小丽就是陶永强家的“常客”。由于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小丽的性格有点孤僻,陶永强时不时找她谈心,鼓励他多与同学交流,她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与同学相处也融洽了许多。

后来,小丽随父母外出上学,临走前,她来到学校,给陶永强留了一份信,信中写道:“陶老师,我要转学了,但我舍不得你,因为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为了让留守孩子健康成长,享受班级大家庭的温暖,陶永强每天坚持和他们一起值日,课间和他们做操做游戏,真心跟每个孩子交朋友。

“要用爱温暖每个孩子,而留守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陶永强说,扎根山区,就要让更多农村留守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教学上,他精益求精”

在课堂教学上,陶永强一丝不苟,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并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工作中,使自己的教学逐步臻于科学化、规范化、情景化,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深受学生的欢迎。

在学校,陶永强率先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为每个孩子设计独特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为此,他还特意在班级设置了张贴栏、光荣榜和曝光台。

2011年中考,他所带的班级获得竹山县数学学科综合成绩评比三等奖。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班级学生的成绩再次刷新纪录,上省重点线5人,市重点线18人,综合成绩位列全县第六名,数学学科获得竹山县综合考评一等奖。

2014年9月,小升初上来的七年级数学成绩全县倒数第一,全班55人,50分以上只有19人,仅占三分之一,有将近20人连乘法口诀都不能背不下来,是全乡出了名的学习“贫困班”。陶永强迎难而上,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班,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免费补习,从集体补习到个别辅导,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班级学生的成绩现已进入全县中上等水平。

2012年,陶永强被省教育厅选派到英国考察学习,回来后,陶永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竹山首创过程监管、错误分类、分层教学的快乐教学法。

“在教学上,他精益求精,善于钻研,永远是学校最后一个关灯睡觉的人。”校长周慧说。

正是缘于对教育的热爱和辛勤的付出,短短几年,陶永强已经成长为十堰市优秀教师、优秀资教生,并多次在市县教学比赛中获奖。

2015年,陶永强完全可以凭借优异的教学业绩进入县高中任教,但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守柳林。

他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株幼苗,只要我们用心培育,他们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祖国的栋梁。

(责任编辑 周 群)

猜你喜欢

小俊竹山县柳林
中英双语阅读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节选3)
柳林风声(节选2)
柳林风声(节选1)
邻桌的故事
深入推进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探析
——以A市C县八个村庄为例
包泽祥 藏石欣赏
张金保 藏石欣赏
宋令伟 藏石欣赏
警惕孩子“抄袭”不文明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