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思考

2016-11-03鲁郑华

审计与理财 2016年8期
关键词:民航业郑州河南省

鲁郑华

一、河南省民航发展成就和主要问题

河南省民航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确立了民航优先发展战略,运输业务量增长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安全文明服务明显提升,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航空经济综合带动效应日益显现等方面。确立了民航优先发展战略,就是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确定了民航优先发展的战略,民航正逐步成为全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机场基础设施的地位已经确立。运输业务量增长迅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全国民航平均增长水平。其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客运吞吐量在全国民用机场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2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0位,并于2008年被中国民用航空局确定为全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河南省现有郑州新郑、洛阳北郊和南阳姜营3个运输机场和安阳、郑州上街两个通用航空机场。“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三个运输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实施了郑州机场货运站改扩建、次降仪表着陆系统、除冰坪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完成投资约20亿元,机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安全文明服务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全省民航保持安全平稳运行,未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事故,文明服务成效显著,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居全国前列。郑州机场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中国民用航空局确定为“全国文明机场”。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成立了河南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统筹研究制定全省民航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成为国内地方政府民航管理模式的创新之举。航空经济综合带动效应日益显现。随着郑州机场客货运业务的高速增长,全省航空经济快速发展。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批准,“区港联动”、“区区联动”工程实施,航空口岸功能不断扩大和延伸,搭建了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企业入驻,带动全省出口高速增长,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

河南省民航发展成就和主要问题表现在民航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协调,结构性矛盾突出,民航资源紧缺,民航业自身发展水平低,民航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偏低,郑州机场国际航空市场规模偏小等方面。民航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协调。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2010年全省GDP总值2.3万亿元,占全国的5.76%,居全国第五位,中部第一位。尽管过去几年全省民航运输量增长迅速,但是航空运输规模依然偏小,2010年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仅占全国的1.6%和0.8%,居全国第十八位,中部第三位,与河南人口大省和中部地区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机场布局不合理,经济较为发达的豫北地区以及一些相对偏远的山区等缺少运输机场;二是全省民用机场隶属关系复杂,统筹发展的难度较大;三是航线网络结构不合理,通航点数量和航班密度不能适应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航线尤为突出。民航资源紧缺。一是空域资源紧缺;二是基地航空公司偏少,航空公司运力投入不足,特别是部分热点航线、支线和货运飞机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三是人力资源紧缺,民航人才建设体系尚不完善。民航业自身发展水平低。航空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与民航运输相配套的航空器零部件制造、修理和航空服务业,规模经济效益低。配套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民航快速发展的需要。工作系统性不强,整体服务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民航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偏低。河南省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仍处于产业转型期,与民航关联度比较高的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依然偏小,外向型经济不够发达,推动航空运输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不足。郑州机场国际航空市场规模偏小,和大型枢纽机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一是国际旅客运输量偏小;二是国际航线数量偏少;三是基地航空公司数量少。国际航线运力投入不足,出入境旅客被周边大型国际机场分流现象突出。

二、河南省民航发展面临的形势

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将推动交通运输业持续繁荣。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民航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国民航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河南省民航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把郑州机场建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为河南省民航业发展明确方向和相关政策措施。随着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收入稳步增加,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民航与贸易、旅游等关联产业相互促进,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民航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省以郑州机场为依托,建设多种产业集聚发展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带动人流、物流的加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民航业的持续发展。同时,河南省民航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机场基地航空公司数量少、规模小,运力短缺;航线网络结构不够合理,未形成完善的枢纽轮辐式航线网络;二是从交通衔接看,河南省陆路交通网络发达,但尚未与航空网络形成有效对接,发展多式联运体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周边省份机场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加速改善,枢纽机场竞争加剧;四是高铁的发展对中短程航线造成一定冲击,加快发展民航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河南省民航发展思路

(一)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民航基础设施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对民航建设的支持;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对民航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搭建民航发展投融资平台,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参与投资,调动社会资本投资民航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加快制定民航发展相关地方法规及配套政策。根据全省民航发展战略规划目标,促进立法、规划、财税支持和地面交通等各方面政策建议的细化和落实。尽快制定出台《河南省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明确机场的投资、建设、管理和经营主体、净空管理、行政处罚权认定等问题;加快出台对省内中小机场的补贴细则和对特定航线航班的经营性补贴政策;加快出台引进基地航空公司扶持政策;尽快出台促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土地、税收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及促进全省民航发展的其他政策。加强土地管理。严格限制机场周边地区建设用地,做好选址保护,加强机场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等的协调和衔接,为机场长远发展预留空间。对列入规划的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用地,省、市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根据各机场总体规划予以安排。

(二)健全保障机制。提升口岸服务效率和水平。根据快速发展的国际客货运发展形势,对河南省国际机场的海关、边检按照国际口岸机场的模式进行改革,促进河南省国际机场逐步与国际大型枢纽机场监管服务标准接轨。实施“大通关”监管模式,实现“24小时通关”,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争取在郑州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提升机场竞争力。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加强民航战略研究、经营管理和技术方面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储备;建设人才交流培养平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跨国跨地区开展学术交流和项目共建,建立联合研发基地,推动境内外航空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开展民航职业技术教育,强化内部岗位培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三)严密组织实施。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河南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职能,加强河南民航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拓展航空市场等研究,强化对民航发展的统筹协调和规划建设指导,搞好重大项目与国家规划的衔接,争取国家在项目规划、审批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快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加强与空域主管部门的衔接,强化地方政府、军队、民航三方协调沟通,组织开展河南地区空域资源开发和协调工作,进一步促进河南地区空域资源释放,努力提高河南民航发展空域保障能力。加强与民航各级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发挥中国民用航空局与河南省战略合作协议的作用,建立协作协调机制,争取民航各级主管部门在航权政策、资金补助、基地公司引进、航线航班时刻资源、机场布局规划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推动河南民航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0考文献

[1]程明,梁文娟.MLR和ARIMA模型在民航安全业绩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2):25-30.

[2]何吉成.50多年来中国民航飞机能耗的生态足迹变化[J].生态科学,2016,(1):189-193.

猜你喜欢

民航业郑州河南省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关于郑州的记忆》(部分)
郑州擂台赛纪实
现行PBN技术简析
如何凝聚人心,确保民航业持续健康发展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杞人忧天
巧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