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娱乐化表达的尝试与思考
2016-11-03于鹏
于鹏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表达
新闻娱乐化可以说是最近新闻界传播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大现象,关于此种说法的优劣,众说纷纭,或捧到天上,或踩在脚下。我们从分析新闻娱乐化的定义入手,继而展开原因、表现、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通过理性分析,还原新闻娱乐化的本来面目。要知道新闻娱乐化的定义,首先要区别新闻娱乐化和娱乐新闻。当然后者的内涵和外延要明显小于前者。娱乐新闻只是新闻的一种,主要内容是娱乐,是指内容为娱乐圈的新闻。而新闻娱乐化指的是新闻发展的一种趋势,指新闻在形式上由过去的严肃认真发展到现在的灵活多变迎合大众口味的一种趋势,内容上是从过去的单一到现在的各式各样旁征博引娱乐大众的一种趋势。
一、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
首先,根本原因,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切发展变化都离不开这个基本规律。现在随着新闻的产业化,大众不能说不爱看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节目,但是与这两种节目相比,有大众更爱看的,而且随着媒体自主权的逐渐加大,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节目也不需要像过去那么重视了,可以把重点转移到大众喜爱的节目上来,于是新闻娱乐化应运而生。
二、新闻娱乐化的表现
之前说过新闻娱乐化的原因是大众口味的需求,那么新闻娱乐化总的表现就是符合大众口味的节目越来越多,具体表现集中如下:
首先是在节目比例安排上,大众文化也就是娱乐的比例正在以及其恐怖的速度上升,而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比例,不仅下降的速度是很快的,而且保留下来的节目的娱乐性也在一极其恐怖的速度在增加。其次是娱乐化倾向在新闻中日益显著。再次是新闻和娱乐融为一体难分彼此。第四是在我国新闻娱乐化内容偏于通俗,甚至通俗得有些低俗,更有甚者低级甚至靠赤裸裸的性描写来吸引观众眼球。最后是媒体的重点由国家大事转变成了娱乐界。
三、新闻娱乐化的优点
1.新鲜感显著增加,在此之上收视率也大大提高。
2.以满足观众需求为目标来增加信息量。
3.其次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新闻娱乐化首次以受众为中心而不是传播者为中心,这算是一个不小的突破。让观众观看的新闻真正为观众着想,这算是新闻娱乐化最大的优点了。
四、新闻娱乐化的缺陷
1.过分追求形式,而影响内容,顾此失彼影响传播效果
2.娱乐化给整个传媒界带来一种低俗之风。虽然说采取一些适当的形式来吸引大众没什么不好,但是也有一个度,现状就是太过低俗,而且和性密切相关。
3.过分娱乐导致人们过分依赖虚拟世界,对现实麻木。
4.在新闻娱乐化的趋势下媒体容易放弃其社会责任。
五、新闻娱乐化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建议
我国的新闻娱乐化才刚刚起步,缺乏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积淀,而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积淀往往表现在一种浮躁、功利的风气,一种追求低级趣味的风气充斥于新闻传播行业之中,这个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改掉的。所以说我们对于新闻娱乐化的总态度就是批判的接受,关于新闻娱乐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建议具体如下:
1.首先,内容要与形式共进。
一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方式的革新。过去的内容和形式结合方式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主持人在干巴巴地说,现在可以通过访谈、讨论、分析、预测等等,最近很热门的谈话类节目就是最好的例子,通过一种新的形式和内容而且贴近大众,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2.其次,新闻娱乐化之后,要通俗,但是不要低俗。要靠积极向上的态度,真实可信的事实,理性睿智的分析,精准严谨的评论来吸引观众,而不是靠媚俗、粗俗、低俗甚至用赤裸裸的性描写来博取观众的眼光,因为在美学上讲,后者比前者更容易造成审美疲劳。
3.新闻娱乐化要合理安排所有新闻的比重,避免娱乐新闻独大的局面。在一开始就已经说过,新闻娱乐化不等于娱乐新闻,可是如今我国的新闻娱乐化的现状可以说是“娱乐新闻娱乐化”,这一点是很令人痛心的。
总之,新闻娱乐化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将新闻娱乐化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新闻娱乐化必将导致媒介的庸俗化;也有人持肯定意见,认为新闻娱乐化是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其实无论是洪水猛兽还是法宝,关键就是一个“度”的掌握。不过我相信我国的新闻界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而且也在着手改正,态度决定一切,在这种积极的态度下会越变越好。
参考文献:
[1]李辛. 文化娱乐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
[2]梁洪浩. 外国新闻事业百题问答. 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
[3]谢国明,祝昌泽. 新闻理论百题问答.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
[4]杨金鹏. 新闻娱乐化与传媒责任. 青年记者,2004年9月.
[5]杨晓明. 超越无闻——美的新闻怎么“写”.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
[6]王涛.新闻的娱乐化将何去何从—对新闻的娱乐化的扫描与思考. 新华网,2007年4月.
(编辑/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