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首诗
2016-11-03陈云昭
陈云昭
1
我们可以先回忆一下自己最早接受到的第一首“诗”。我想大多数人能够想起的是某首唐诗,并且肯定是一首绝句。如:《登鹳雀楼》《春晓》《清明》等等。中国古典诗歌成为我们一种强大的传统,不仅指它在技术上的登峰造极,或是它已经代表了一种最中国化的“汉语艺术成就”。在我的理解中,这个强大的诗歌传统还塑造了我们长达千年的“读诗”方式和对世界的感受方式;它是一种高度一致的审美认同;“月是故乡明”,其实真正使月明的不是故乡,而首先是“月是故乡明”这个句子,以及构成这几个句子的汉字。
当然,唐诗(部分是除唐诗之外的古典诗歌)还几乎垄断了官方的教育管道(这个垄断的管道集中在幼儿、小学阶段)。孩子们,要是没有特别的原因,最开始接受肯定是古典诗歌,老师最早开始教的也只能是唐诗(让他们突然教现代诗会不知所措);同时,现代诗的不易背诵性,也阻碍它的“经典化”。它在大众印象中一贯的“晦涩”更是影响到它被传播和背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众认为现代诗的晦涩,往往只是习惯性的“偏见”。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现代诗比古典诗歌更难懂。现代诗歌用现代汉语写作,古典诗歌用古典汉语写作,从逻辑上来看,古典诗歌反而和我们现代的读者隔得更远。很多时候,我们对现代诗的感受只是陌生,而不是晦涩,我相信一部分读者只要接触优秀的现代诗超过一年,他们可能就不会觉得现代诗是晦涩的。这说明,现代诗的经典地位还远远没有形成,大众离现代诗至少还有20年的时间;阻碍现代诗“经典化”除了前面那座古典诗歌的大山之外,现代汉语诗歌在传播力度上,以及写作技术的发展上还处于“实习”阶段,还没有形成一批公认的经典诗歌文本,这也是原因之一(公认的经过时间沉淀的现代诗选本更是没有;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要是没有《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唐诗合选》这样被很多代读者认可和选择的古典诗歌选本,古典诗歌又如何更有效地到达大众读者那里呢?这是个传播手段的问题。现代汉语诗歌还没有好的传播手段,前两年北岛编选的一本《给孩子的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除了说明这本书的编选确实独到之外,我想更多的还是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文本空白。)但这里面更大的原因,我想还是中国大陆当代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原因。
2
西班牙诗人迭戈给诗下了9条定义,美国诗人卡尔·桑德堡给诗列举了38条定义。我想说的是,诗歌发展到今天,尤其是我们现代汉语诗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在教科书上给出一个关于“诗”的定义。关于“诗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诗人手上,也在读者手上;这个问题是诗人写作的起点,也是读者阅读诗歌的落脚点;尽管我们不能统一大家对诗歌的定义,但我认为在无数个关于诗歌的定义中(这样的定义出于对诗的一种理解和体悟,这样的理解和体悟越“深刻”越逼近“诗”的真相。但,真相不止一个。)其实存在着最大“公约数”,这个最大的“公约数”让我们认为杜甫、王维是伟大的诗人,里尔克、保罗·策兰、弗罗斯特、特朗斯特罗姆也是伟大的诗人;这个最大的“公约数”让我们既能欣赏杜甫、王维的诗作,也能领略里尔克、弗罗斯特的诗作之美。这个最大的“公约数”如何来?两个途径:教育和阅读。
我们对于诗的看法,总和我们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有关。黄灿然提出过一个有意思的说法:他说大多数诗歌读者都能读懂“中产阶级”诗歌。这个“中产阶级”诗歌就是指在技术上不偏不倚,有一定诗歌阅读经验的读者都能阅读这样的诗歌。还有其它诗歌可能比这个“中产阶级”诗歌还要好,但多数读者看不出来,它们超过大多数人的阅读视野。用司汤达的话来说,“任何东西都要经过80年才会到达普通大众”;阅读经验规定了我们在审美上的接受宽度;教育,大体上主要指的是“校园”教育,这个教育中的“国语教育”部分,也直接影响着大众对于诗歌美学的接受能力。但是,正是这个校园教育环节上,他们在诗歌教育上出了太多的问题。
我有一个朋友在江阴市中学做语文教师。有一次,他们语文教研组开会,教研组组长激愤地指着《语文课外阅读选本》中的一首弗罗斯特的诗(《未选之路》)说,这也能叫诗?都不押韵的,也能叫诗。我举这个例子不是想说明这个老师对于诗歌的陋见和狭隘,而是它证明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还远远未能形成对于诗歌美学接受的那个最大“公约数”。我们关于诗歌的鉴赏是否能够建立一些共同的“常识”呢?如果这些常识还不能在公众层面普及,能不能先在语文教育工作者中普及呢?让他们起码知道,不是所有诗歌写作都需要押韵的,英语诗歌的用韵和我们的律诗也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拿阅读古典诗歌所形成的僵化经验去衡量所有诗歌;了解现代汉语诗歌和古典诗歌基本的不同等等……这样的常识还有很多,我们先在关于诗歌的“普通知识”层面建立一个基本的“视野”,然后才能谈对现代诗的理解和体悟。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就是这样的诗歌阅读视野,可想而知,他们教育出的孩子又怎么能健康地获得那个“最大公约数”呢?那些最需要真正的好艺术滋养的孩子,又怎能获得一个不一样的美学世界?
这个时候,来自社会机构的诗歌阅读教育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值得高兴的是,社会意识已经走到“体制意识”的前面。去年年末我在上海民生美术馆听黄灿然的一个讲座,讲座之后,一位女士问黄灿然:为什么学校里寒假推荐的读物总是冰心、徐志摩、高尔基等人的,而社会机构推荐又是多多、曼德尔斯塔姆、特朗斯特罗姆等人的,我们该如何选择?我们想给孩子读更好的读物。黄灿然没有正面回应这个问题,他只说让孩子自由的选择就好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回答。但对此我保持谨慎的乐观,孩子们真的有那么多好的选择吗?
3
这是一份公共图书馆举办的诗歌朗诵会(比赛)的朗诵篇目。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它们的诗歌视野也是非常有限的。参加这种类型朗诵活动的大多是孩子和年轻人,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遗憾,他们朗诵的只是一些三流诗歌,或者只是中国新诗“学徒期”的作品,而没有在这样有限的机会里去接触一流的诗歌,去接触人类最为杰出的诗人;其实伴随中国新诗诞生的就是西方现代诗的翻译和引入。西方现代诗汉译历程也大约超过100年了,我们前后经历了至少2~3代的翻译者,总体而言,汉译诗的水准也是越来越高。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的官办朗诵会,所选择朗诵的作品仍然是那些“第一代”的作品或者是官方认可的作品。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这些诗歌篇目的选择,大家也能大致想象到他们的朗诵风格;朗诵不仅仅是声音的事情,也不仅仅只需要调动情感,有些诗歌的朗诵还需要调动理智和想象力,这不亚于另一种“诗”的创作;如果朗诵只是满足于抒情的需要,那不如唱歌;我们很多人的朗诵甚至不是因为诗歌选择抒情,而是因为抒情去选择诗歌,结果只能选择那些适合抒情(滥情)的诗歌;难道我们的情感需求只是抒情?这不但导致了我们朗诵的虚假化和抒情的无力,更为不幸的是,它也导致我们情感需求的虚假化和肤浅化。那样的朗诵只是朗诵本身,和诗无关。
4
我们再回到我上面的设问:诗是什么?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诗不是什么,我相信问题回答起来可能就较为统一。诗不是散文;这是从诗的音乐性上来说的,散文是无韵文体;诗不是“纵做鬼,也幸福”,这样的诗违背了人性底线,已经不能在诗歌范畴内讨论;任何体裁的写作都有“伦理”的边界,超出这个边界要么你写得东西是不成立的,要么是你别有用心;去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提到“用散文叙述20世纪那些噩梦是一种亵渎”。在她看来一个作家选择什么样的体裁写作都是一种道德立场;诗是什么?也许就我们目前的阅读视野来说,还不能给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但我相信,“诗是什么?”是一个极开放问题,它足以承载无数个描述。无数个描述都可以接近这个“缪斯”。前面说到,我们对于诗的看法,总和我们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有关。大家只要保持耐心,继续读下去,我相信那个叫做“诗”的东西自然会在你心灵上显现。
如果让我回答“诗是什么?”,我也不能给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但,也许我能说出一个什么是好诗的感觉:在我看来,一首好诗一定是能调动你丰富的“感官功能”和“生命资源”的;而这些“感官功能”和“生命资源”在平日里大多是处于休眠状态的,一首好诗可以激醒它们,重新组合它们,把你的生命置入一种“崭新”之中;下面我们来分析两首短诗,来看看一首好诗是如何调动我们的“感官功能”和“生命资源”的。
5
第一首诗:《雪末》弗罗斯特
一只乌鸦
从铁杉树
摇落雪的碎末
在我头顶。
我的心境
一时改变
一天中的懊悔
有所挽回。
这是一首很简单的诗,但里面却包含了完整的“诗”的元素(信息)。好的短诗,往往有着精致的“雨滴”型的结构,“入口”小,“出口”很大。它们往往从一个细微的点进入,结束时呈现巨大的空间和余地;虽然短小,也有丰富的层次和对比——“黑”与“白”;“懊悔”与“平复”,这两组对比也有象征意味:“黑”对应“懊悔”,“白”对应“平复”(明亮);这首短诗虽然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写就的,但在我看来仿佛就是为我而写的,我和这首诗之间没有任何诸如时间和国别的“隔”;如果我们去回忆自己所度过的那些无数个一天,某一天,你可能遇到了一件灰暗的事情,这件事情让你懊恼、让你悔恨,但可能就在懊恼、悔恨之际,某件特别小的事情——某个陌生人的微笑、一朵鲜艳的花、爱人的拥抱等等——让你突然可以不那么懊恼和悔恨了,你灰暗的心情会变得明亮。我相信每个人都多少会有这样的生命体验。当你调动你这些生命资源去阅读这首诗时,你其实已经推开了这首诗的门,而这首诗也让你再次体验那样的生命时刻,这个时候一种“共情”的美学效果随即产生;所以,一首好诗首先打动你的也许不是它的“技术”层面,而是你体内的某种生命时刻被它触发,进而引起的一连串的美学反应;当然,如果我们对弗罗斯特的诗歌有更多的接触,我们可能会对这首诗做进一步的阅读。弗罗斯特在很多诗歌里都有很强的“死亡”意识,比如《雪夜林间歇马》《进来》《家葬》等等,我觉得这首诗歌里也有一种“死亡”意识。只要我们把一天延伸到一生,把那只摇落雪末的乌鸦想象成某种对弗罗斯特来说的“拯救的力量”。我想如果我们能读出这样的味道,这首诗就有了某种救赎的意义,至于它所救赎的“懊悔”究竟是什么,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悟。
我们再来看一首诗,这首诗又颠覆了我刚才说的那种结构——
我心里有什么倒塌了。
而它们在墙上,
那么柔弱,有一种不为人知的挽救。
清寒之家,
庭院冷落。
谁也不知道我从这里汲取了什么神奇的力量。
——杨键《陌生人家墙上的喇叭花》
如果我把这首诗的作者名去掉,大家是不是觉得它也像弗罗斯特的诗风,又像特朗斯特罗姆的“笔迹”;他们都是“日常”的大师,他们是“经验”的诗人;诗歌取材都是基本的“生活”,有着中国“绝句”般的凝练和精致,这样的诗歌即使再过上一千年,也是鲜活的、跳跃的;大家看,这首诗,一开始就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空间,或是疑问?“我心里有什么倒塌了”,读到这句我们会想究竟是什么倒塌了呢?而这一句是一个陈述句,是一个肯定的事实,说明这个东西在诗人内心倒塌已是一个完成了的事实。同时这个(已经倒塌的)东西也是强大的凝固的,否则诗人不会用“倒塌”这个词,大家可以想象什么样的东西倒了,我们才会用“倒塌”这个词。有这个理解和想象,对后面的理解很重要;接下去我们会看到一个“稀疏平常”但甚为“惊人”的场景:“而它们在墙上,/那么柔弱,有一种不为人知的挽救。”读到这里大家自然会想象到那些攀爬在墙上的牵牛花;这个时候两个“对比”力量也出现了,“倒塌”和“柔弱”;“柔弱”和“挽救”。但是,第一组对比的力量还不是很明显,我们要读到最后一句“清寒之家, /庭院冷落,/谁也不知道我从这里汲取了什么神奇的力量。” 才会更加突出“倒塌”和“柔弱”的力量对比,以及这两种力量在艺术上的转化,也就是柔弱可能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有力量的可能正是柔弱的;至此,通过诗人的“运作”这首诗有两股力量被相互转化,而诗人内心某种倒塌的“东西”也得到了牵牛花那种自我挽救的力量的救赎;当然,你可以说诗人得到了救赎,也可以说他依然没有,只是暂时的释然,或者诗人有了更大的一个觉醒:那个“倒塌”根本就不存在。大家看这首诗就很像一个“沙漏”的结构,入口和出口都很大,中间是小的具象场景。这同样是一首好诗。
通过这两首诗简单的讲析,我们会发现一首好诗,能够充分调动你的“感官功能”和“生命资源”去逼近那个叫做“诗”的东西。当我们能握住飞翔中的“诗”,我们的生命在某一刻会被置入一种“崭新”之中。
6
我认为好的诗歌还能给我们带来两个特别的意义:惊奇的快乐和生命经验的扩张——我们还是通过两首诗来聊聊。
《父亲和我》
吕德安
父亲和我
并肩走着
骤雨稍歇
和前一阵雨
像是隔了多年时光
我们走在雨和雨的
间歇里
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
却没有说一句话
我们刚从屋子里出来
所以没有一句要说的话
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
造成的
滴雨的声音像折下的一支细枝条
像过冬的梅花
父亲的头发已经全白
但这近乎于一种灵魂
会使人不禁肃然起敬
依然是熟悉的街道
熟悉的人要举手致意
父亲和我都怀着难言的恩情
安详地走着
判断一首诗是否是好诗,或者说这首诗是否值得信任,我自己有一个经验就是这首诗是否能够给我带来“惊奇的快乐”。很多时候这种“惊奇的快乐”很难讲的清楚,只有接收到这种快乐的人才能确定它,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如果非要说那是什么,我想它大概是一首诗歌所能做到的独有的“美学发现”或者是“智慧启示”;如果我们看过弗罗斯特的《割草》和《幸福用高度弥补长度的短缺》这首诗,你就会大致理解他所说的“诗始于愉悦,终于智慧”是什么意思。在这两首诗里满是“智慧的启示”,这样的诗歌并非是想象力的诗歌,而是“经验”的诗歌,没有生命校准过的“感受力经验”是无法写出那样的诗歌的;我们回到吕德安这首《父亲和我》。这首诗当然还没有弗罗斯特所说的“智慧”,但它带给我“惊奇的快乐”。有的时候这种“惊奇的快乐”不是整首诗带给你的,或许只是某一句诗带给你的——某一句诗点亮整首诗的情况比比皆是——就是这一句就可以让你这首诗歌、这个诗人产生信任。
我们来读《父亲和我》,第一段并没有出彩的部分,当我们读到第二段里的“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却没有说一句话”,我们会一下子被一个词所吸引“清晰”。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有人曾经用“清晰”这个词描述两个肩头靠在一起吗?似乎没有,或者我们可以大胆一点说,肯定没有。因为,能用这样的一个词来写这个场景,它动用的已经不是诗人的“想象力”,而是诗人都有的“生命感受力”,他必定敏锐地体察过那样的“时刻”,才能写得出这个词,写得出这个句子。我们可以再读一遍这个句子,然后想象一下,这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多么的明亮和温暖,甚至在整首诗里都是明亮和温暖的;它给了我一种“惊奇的快乐”,可以说是这个词拯救了这首诗,让我们可以大致确定这是一首好诗;当然,没有对此做好充分准备的诗人,也不会写出这个词——没有相应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力是写不出这个词的,也不会写出这样的诗歌。
下面我们再来读一首沃尔科特的《“飞翔”号纵帆船》,来聊聊什么是生命经验的扩张——
在悠闲的八月,当大海变得温和,
棕色岛屿上的树叶坚守着加勒比海
的边缘,我熄灭了照在圣母受孕图上的
失眠的灯光,去
飞翔号帆船上作一名水手。
走出小院,黎明的天空渐渐灰白
我像一块石头一样站着,除了
冰冷的、镀了锌一般的海水
和天穹上星星的钉孔,一切都
静止不动,直到一阵风干扰了树林
有些诗歌需要读出来,声音的大小以你能清晰地听到为准。诗歌中丰富的美学信息包含在声音中(节奏、音调、语气等等)。我们诵读这首《“飞翔”号纵帆船》也能明显的感受到它悠扬的旋律。可以说,音乐性首先是这首诗歌给我们的美学体验;但,当我们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直到“干扰”这个词被我们读到时,一种崭新的生命经验突然被我们“捉住”。“一切都静止不动,直到一阵风干扰了树林”。在现代汉语中,没有人使用过“干扰”这个词来描述一阵风和树林的关系;沿着这个诗句提供的想象空间,大家试着回忆你曾观察过的一阵风吹过树林的情景,“干扰”这个词简直就是神来之笔。无法解释更多,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多的信息量,由它所传达的意蕴更是丰富无穷;当我读到这最后一句时,我突然会有一种视觉上的“宽阔”感,它让我体验到了之前不曾体验过的东西,甚至从此之后,我看风吹到树林的景致和之前看就截然不同了;所以,好的诗歌可以扩张我们的生命经验。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这样的诗歌需要优秀的翻译者,否则他没有能力在中文词库中找到这样的一个词传达原诗所要传达的意蕴;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真正优秀的诗歌被优秀的诗人准确转移成汉语时,它会给汉语也带来一种“破坏性”,汉语使用的很多“惯例”会被击破。从这个角度来说,优秀的诗歌译本重建了我们的现代汉语。也重新生长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可以像孩童一样对世界重新充满惊奇。
7
最后,我要聊聊读诗的意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好像是一个得不偿失的回答。回答的越多,可能就意味着没有回答的越多;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读一首的意义认识,似乎很难有一个共识性的意义;但我还是试着给出我的理解和体会。
从一个更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歌:因为我们生存在一个并不理想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尽量把孩子(和自己)置入一个小的优良的语言环境(这个有点类似在家里装一个“新风系统”或是空气净化装置)。读诗,读最好的诗,应该是我们所能做到的为自己(以及孩子)营造最好的语言环境的方式。因为诗歌是最高的语言形式,人类的语言精华都汇聚在那些大师的诗歌作品里。
我们之所以这么做,除了我们需要更“高尚”“美好”的语言环境之外,还有两点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诗人布罗茨基在《表情独特的脸庞》一文中所说的:
“一个人成为作家或是做了读者,这无关紧要,他的任务首先就在于,他要过完他自己的一生,而不是外力强加或指定的、看上去甚至最高尚不过的一生。”
“美学的选择总是高度个性化的,美学的感受也总是独特的感受。每一个新的美学现实都会使作为其感受者的那个人的面容越发地独特,这一独特性有时能定型为文学(或其他类型的)趣味,这时它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抵抗奴役的一种防护手段,即便不能成为一种保障。因为一个带有趣味,其中包括文学趣味的人,会较少受到各种政治煽动形式所固有的陈词滥调和押韵咒语的感染。”
所以,希望大家都能读诗,读好诗;给自己读诗,给你所爱的人读诗。
最后,我们看一段诗人西川对诗意的理解,作为我的结束语——
“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发现事物诗意的一刹那,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人与世界相遇的一刹那,而在相遇的一刹那,心灵感应降临的一刹那,人和世界都会有所改变,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