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传统私家园林演艺空间研究★

2016-11-03黄嘉丽陈沅欣

山西建筑 2016年19期
关键词:私家园林戏台演艺

汤 辉 黄嘉丽 陈沅欣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岭南传统私家园林演艺空间研究★

汤辉黄嘉丽陈沅欣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510642)

通过对7处岭南传统私家园林中演艺空间的实地调研,探讨了园林文化和戏曲文化的关系,分析并总结了园林中演艺空间的形态布局及文化内涵,以深化人们对岭南传统私家园林及其文化的认知。

私家园林,演艺空间,戏曲,园林文化

岭南传统私家园林是涵盖居住、休闲娱乐、集会社交等功能的场所,也是复杂多元的艺术文化载体。宋元时期北方和江南戏曲流传到北靠五岭的岭南,岭南戏曲开始萌芽发展,并在明清时期繁荣兴盛[1,2]。其中喜好戏曲文化艺术且具有雄厚财力的士绅、富商将戏曲观演从公共空间引入到私家园林,使园林文化与戏曲文化相融合。

关于私家园林中戏曲文化艺术的研究,有学者探讨江南地区士人园林与戏曲文化关系,而对于岭南传统私家园林中的戏曲文化较少涉及。本文以东莞可园、福州孙翼谋宅园、广西钦州龙武庄园、陈芳故居、台北板桥林家花园、台湾雾峰林家花园、潮州梨花梦处等7个岭南传统私家园林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私家园林演艺空间布局及文化内涵,以提升人们对岭南传统文化的认识。

1 戏曲与园林

明中以降,随着社会经济繁荣复苏,以及心学思潮鼓励人们追求物质生活及正视内心的情感欲望,岭南地区筑园蔚然成风,园林成为了寄托士绅理想和情趣的载体,常常用来进行各种文艺活动。其中戏曲文化到明清时期也进入到鼎盛时期,戏曲演出逐渐由大众场所转向私人场所。许多身家富庶的士人乡绅皆有家乐戏班用以自娱、娱宾。听曲赏剧俨然成为私家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艺活动。

园林文化与戏曲文化之所以得到融合发展,源自于园林与戏曲间有着微妙的审美共通性。在局势动荡的大环境下,文人雅士借助园林归隐避世,意图藏身于世外桃源。同样,对戏曲创作家来说,他们以作品为己立言,抒发对现实的愤懑之情。很多时候,园林不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它作为一种饱含士人精神内涵的文学意象被写进戏曲作品,借以传达作者的理想境地。如明代中后叶的汤显祖归隐临川所创作的《牡丹亭》,为世人描述了一个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的明媚的后花园。

2 岭南戏曲的主要形式

在背靠中原泱泱后土,和面向宽广无垠的海洋这两种文化的背景下,岭南戏曲艺术孕育而生[3],其形式多样。据统计,岭南地区有大小剧种共27种之多,如有被称为“岭南四大剧种”的粤剧、潮剧、琼剧、广东汉剧;粤东等地的西秦戏、正字戏;广西的壮剧、桂剧;海南北部和广东湛江地区的雷剧;福建和台湾的闽剧[4],详见表1。

3 私家园林中的演艺空间

表1 岭南戏曲主要形式

岭南传统私家园林中一般会有简易临时性的演艺场所,如利用厅堂、庭院、露台等。园林演剧是因闲赏自娱、雅集社交、吉祥庆典、奉亲礼仪或祭祀还愿而展开的演出,对于追求美感和享乐的园主而言,简易演艺场所不能满足其需求,于是部分园林中设有专门观演戏曲的演艺空间,其布局分为独立于庭院中和与建筑相接这两种形式,详见表2。

表2 私家园林空间的演艺空间

3.1演艺空间独立于庭院中

演艺空间相对独立,并不与其他建筑相连,这种演艺空间的建筑形式一般是亭台,布置在园林庭院空地中或湖水上。该布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影响宅院的完整性和总体布局,可以是同宅院一起修建的,也可以是在宅院落成一段时间后单独修建的。如广西钦州龙武庄园中的演艺空间是台的形式,在庭院中,侧对正门,面廊而设。在有戏曲演出之时,园主家人及宾客就在廊中观赏。

也有建亭台时并不是做戏台之用,而是居住过程中,园主有观赏戏曲艺术的需求,将亭用作临时戏台,如东莞可园中的拜月亭,本是一休憩空间,但需通过戏曲观赏以娱家人及宾客时,可将拜月亭作为戏台,观众则端坐于拜月亭正对面的可堂内观看。

3.2演艺空间与建筑相接

与建筑相接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与长廊相接,一类是与房屋建筑的墙体相连。

演艺空间与长廊相接一般是以轩、榭的建筑形式呈现,往往伫立于水上,而长廊也可以作演艺空间的一部分。如台北板桥林家花园中位于方鉴斋处的戏台。

与房屋墙体相连的演艺空间是宅院主人精心布置的形式,如台湾雾峰林家花园中的戏台,两侧有双层阁楼,对面有厅堂,当主人邀请亲朋好友聚会时,宾客可于其中品茶、听曲。

4 演艺空间的文化内涵

4.1艺术性

岭南传统私家园林中的演艺空间多具有地域特色,建筑多为开放式,以木结构为主,通透轻巧,三面或四面开敞,可以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这一点区别于北方的勾栏、戏园等室内剧场,以应对岭南潮热高温的气候特点,如广西钦州龙武庄园为四面开敞式的演艺空间;构造上多采用歇山式屋顶,翼角飞扬,突出形体上的轻盈感;戏台顶部多为藻井式,一般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多种形式,雕花木板呈螺旋式排列,密密匝匝,盘旋头顶,让人顿生崇高感,如福州孙翼谋宅院的水榭戏台内顶有方形藻井,木条层层排列,别具一格;并且为了突出玲珑感,用材较为纤细,常用的结构体系是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

在戏台建筑细部装饰上使用各种浮雕和彩绘,精巧考究,富丽堂皇。内外额枋、斜撑、月梁部位均雕刻着各种精致的诗文、花鸟图案,既反映了园主的文学素养又饱含对生活美好的寓意。如福州孙翼谋宅院的水榭戏台藻井中部雕刻团鹤,周围装饰着蝙蝠,寓意福寿双全。

4.2伦理观念

在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社会中,女性一直是深受传统道德礼教束缚的特殊群体。“男女授受不亲”“严男女之大防”等观念深入人心,于是,分区、搭女台、垂帘、列女座等一系列专为女性观剧而设的形式应运而生[5]。

在岭南传统私家园林的演艺空间中,则常采用垂帘的方式使男女规避,如“褰帘长跪”“祎其妇女而观之”,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女性在当时已经获得较多的观剧机会,反映了戏曲流行的泛娱乐化现象。设置垂帘观剧的戏台,一般来说男宾客在厅堂一楼品茶、听曲,女眷则在楼上看戏。如福州三坊七巷水榭戏台看楼和台湾雾峰林家花园戏台看楼同样体现了男女有别的传统封建礼教思想。戏曲开始前,为避免会面,男女会分别入场,女眷先,尔后是男宾客。其中林家花园供女眷出入通往二层连廊的楼梯更是以木门围合,女眷从门后隐秘入场,封建礼节显得更为森严。

5 结语

在岭南传统私家园林中,园主常因闲赏自娱、雅集社交、吉祥庆典、奉亲礼仪和祭祀礼仪等目的开展戏曲演艺活动,这既增添了园林内的娱乐氛围和热闹气息,也彰显了园主的财富与权力。在传统审美艺术、伦理观念等文化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演艺空间,既折射出古人的智慧,也反映了明清时期岭南社会文化内涵,从而体现了岭南传统私家园林文化的复杂多元性。

[1]陈耕著.闽台民间戏曲的传承与变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7-8.

[2]赖伯疆.广东戏曲简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19-28.

[3]田若虹.岭南文化论粹[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84.

[4]谢彬筹.岭南戏剧源流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68-76.

[5]武翠娟.男女有别:传统礼教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女性观剧方式述论[J].艺术百家,2012(1):164-168.

The study on functional spaces of traditional private gardens of Lingnan★

Tang HuiHuang JialiChen Yuanxin

(CollegeofForestryandLandscapeArchitecture,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China)

Through site inspections in seven traditional private gardens of Lingnan, general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rden culture and drama culture, summarizing the modality distributio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functional spaces of traditional private garden of Lingnan. Thereby deepens the commons’ perceptions of traditional private gardens of Lingnan and its culture.

private gardens, functional space, drama, garden culture

1009-6825(2016)19-0189-02

2016-04-13★: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汤辉(1980- ),男,在读博士,讲师

TU986

A

猜你喜欢

私家园林戏台演艺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戏台送到家门口
狸猫戏台
2020年《演艺科技》总目录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中国园林前世今生
山西古戏台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