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2016-11-02韩治国

广东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公众师生微信

韩治国

文/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微信公众平台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韩治国

文/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微信公众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党委有效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党的知识传播,党的声音传递,实现了由远距离变零距离服务的延伸,大大节约了成本,贴近了服务对象,方便了师生办事,也拉近了党委、政府与师生的关系,践行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活动的时代内涵。本文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党委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对微信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三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半年新增网民1894万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

微信(英文名: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能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微信公众平台分订阅号和服务号、企业号三类平台,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至2014年开通的微信公众平台账户已经超过600万。

2015年5月22日,习近平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提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并就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五点主张”。

面对新形势,许多机关、政府部门相继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由远距离变零距离服务的延伸,大大节约了群众办事成本,贴近了服务对象,方便了群众办事,也让党委、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

二、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党委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尝试

(一)基本情况

2015年10月12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党委微信公众平台面向社会开通。党委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党旗飘扬、校园生活、国学经典三个固定板块,其中,党旗飘扬包括党的历程、党的声音、党的知识、党建动态、系部党建、党员风采等;校园生活包括工商新闻、记者观察、热点众议等;国学经典包括国学常识、国学论坛、精美文萃等。

截至到2016年3月底,共发布微信205条,阅读量达到41127人次。(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微信发布基本情况

(续表1)

(二)数据分析

短短五个多月的时间,党委微信公众平台发表或转发微信205条,阅读量达到41127人次,其中“党旗飘扬”发表95条,阅读量是5690人次;“校园生活”发表53条,阅读量是26790人次;“国学经典”发表16条,阅读量是2179人次;“其它”发表41条,阅读量是6468人次。如果加上学院其它微信的转发,党委微信公众平台微信阅读量,保守来讲也超过了10万条。

从文章数目与阅读量的比例来看,比重最大的是“热点众议”,因为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中国制造2025、省教育厅文件、毕业生就业政策与技巧等,这些既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也是受师生们欢迎的内容,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方向与学生的未来人生。其次是“记者观察”,这里的“记者”指的是校内的“小记者”,他们的采写素材源于校园生活,都是发生在师生们身边的事情,比如智能快递,关乎每一位师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关注度比较高。再次,就是“党建动态”与“党的知识”的关注度也比较高。

微信的开通是2015年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党委构建受学生欢迎的党建平台的又一重要举措,使得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党建变得年轻化、常态化,增强了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

2015年,高校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申请的是“构建有效的受学生欢迎的教育平台”,这个平台的搭建由党委牵头,书记挂帅,举全院之力,涉及到各个行政部门与系部,惠及到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受学生欢迎的教育平台是一个大平台,像经纬网一样交织进行,包括纵向培养与横向比较,尽管时间不长,但是学生受益;受学生欢迎的教育平台是一个大平台,平台上的锻炼重在实效,重在提升,不走过场,不重形式。微信的开通无疑是实践这一项目的最好举措。

(三)成功经验

1.推广和使用费用低廉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作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学费收入主要用于新校园建设与正常教育教学所需,微信公众平台除了需要支付一年几百元的网络费用以外,其它都是免费的。对于学生来说,4G网络的日渐普及和WIFI的普遍化,加之微信独特的图片和语音压缩技术,使学生用较少的流量即较低廉的网络资费就可以与党建微信公众号互动。

2.及时传递党的声音

比如10月30日,转载了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11月30日,转载了新华网《(三周年)在中国梦下昂首奋进》;12月7日,转载了新华网《党内的“宪法”——党章学习巡礼》;12月13日,转载了新华网《国家公祭日,在缅怀中凝聚和平的力量》等新闻,及时传达党中央的声音,让广大党员师生方便学习领会。

3.全面介绍党的知识

比如“党的历程”,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八大,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一中到五中全会全部囊括;“党的知识”,既有新党章,也有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宣教室编著的《党的基本知识》。

4.定期发布党建动态

包括学院党委新闻、党校培训、系部党建动态定期发布,让全院党员师生全面了解党建动态。

5.辅助党校开展工作

2015年冬季党校培训开课时,我们把党校教材的PPT与复习题全部通过党委微信来传递,这样既增加了党委微信的关注度,同时也方便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

6.传达省厅各项工作

“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微信是我们转载最多的,因为这是省教育厅的微信公众平台,经常发布政策性的引导与布置具体工作,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师生很有必要。

7.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的一大特色,这项工作是党委领导、宣传部牵头,各系部各部门协同作战的一项大工程。2011年开始开设“国学经典选读”课程,2014年成立国学研究所、明德书院。多年来,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学生早读、课题研究、氛围渲染、媒介宣传,已经深入到校园每一个角落与师生的心目中。党委微信设置“国学经典”,内容既包括国学常识的普及,也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同时发表教师的国学研究论文与学生的精美小文章。

三、微信平台在党建中的作用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经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微信平台在党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党建工作在新形势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利用公众微信平台与其他红色网站、手机虚拟平台等载体进行合力,实时传达相关中央及各级党委重要指示,学习与交流国家重大会议精神,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大学生能充分利用课余闲暇时间,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自身需求,学习系统的党的知识,以此拓展党务信息共享与增值,交流心得体会,全面开展先进性教育。

(二)有利于党组织贴近基层

由于微信的受众面广,平台有针对性地面向大学生群体,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公开发布党建舆论话题,有利于及时收集师生的心声与建议,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拉近党组织与基层党员的距离。通过微信平台关注党员的权力,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困难,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党组织各项建设工作中。

(三)有利于搭建支部活动的新载体

围绕基层党支部建设,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示范党支部创建活动,通过微信更加方便、更加具体。

(四)有利于增强党内外言论的主动引导性

党建工作者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对社会特别是网络上流传的各种信息与言论进行引导,筛选不良的社会思想内容,剔除负能量信息,传递正能量,并形成一个持续的信息交流过程,有利于增强党内外言论的主动引导性。

(五)有利于日常党务工作的落实开展

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发展党员公示、开展即时思想汇报、进行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收集师生呼声、传达党校教育信息、分享丰富支部生活等党建工作,可强化日常党务开展得便捷性与有效性。

四、微信公众平台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29日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就高校党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面对未来,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把党建工作做的更加细致入微。

(一)强化微信管理者的素质提升

高校微信具体管理与操作者一般都是在校学生,对这些人员的选拔,要挑选本身素质高的党员学生。要对他们经常进行培训,要引领他们站在一定的高度,理解我们党传播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这个团队早占领,占得稳,占得好,积极主动地把握话语权,才能为党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打造学习培训的新阵地

要对微信运营情况经常分析,还要通过调查问卷、对面谈话等方式,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同时主动研究微信平台的功能。

探索通过党课培训班网上授课、网上考核,精心编排学习内容,营造浓郁学习氛围,使入党积极分子能有效通过党课培训班群开展各类学习、研讨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党校培训效果。

运用微信群发功能,创办和发行微信党刊,引导学生关注和订阅。然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定期不定期向关注对象发送微信党刊,以新颖时尚的方式实现育人目标。

(三)搭建各支部活动的新载体

鼓励和引导各党支部都建立相应的微信平台,开展支部创建活动,塑造党支部的新形象,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上党日活动加强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支部之间的联系,增强党支部的存在感和党员的归属感。

(四)探索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内容上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传播党的声音的同时,可把本单位、本组织重大事项、热点问题、党的工作、党内生活等信息,第一时间向党员干部师生公开,发挥信息及时公开和接受群众广泛监督的作用,以增进工作透明度,增强广大党员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同时,还可以发挥微信的内部监督作用,在微信平台曝光不良行为,来提醒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律意识,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式上不断探索,支持原创,增加微信的可视性与可闻性,图片与声音来自尽可能多的人,让党委成员、支部书记、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普通青年学生都参与进来,通过图文并茂、声情融会、动态灵活的方式开展双向、多向的交流与互动。

微信平台的广泛应用,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了新机遇,高校党建工作者应强化新媒体思维,积极关注微信发展动态,认真研究微信各项功能,会用微信,用好微信,用活微信,以微信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坚持把传统教育方式与微信相结合,发挥两者互补优势,把微信平台建设成为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科学性,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水平。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公众师生微信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微信
麻辣师生
微信
微信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