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动力综合疗法治疗皮肤肿瘤临床研究

2016-11-02刘岁元

甘肃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鳞状皮损动力

刘岁元

光动力综合疗法治疗皮肤肿瘤临床研究

刘岁元

目的:观察光动力综合疗法治疗皮肤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皮肤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Bowen病、Paget病进行了光动力综合疗法,并与经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的20例同样病种的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8例,显效率95%。复发3例,复发率15%。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显效率40%。复发11例,复发率5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综合疗法治疗皮肤肿瘤疗效满意,尤其适宜于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头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生殖器部位Bowen病、Paget病、增殖性红斑、鲍温样丘疹病等皮肤癌、癌前期病变,可保持面部容貌的完整及生殖器重要器官的功能。

皮肤肿瘤;光动力;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Photon Dynamic Treatment,PDT)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一项治疗新技术,是一种联合应用光敏剂及相应光源,通过光动力学反应,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而治疗多种肿瘤的全新的治疗技术[1]。在皮肤科,PDT主要应用于皮肤癌和癌前期病变等皮肤肿瘤[2]。皮肤癌最常见的为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3],癌前期病变主要有Bowen病、Paget病、增殖性红斑及鲍温样丘疹病等。头面部和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癌和癌前期病变应用光动力综合疗法可最大限度地保持面部容貌的完整及生殖器重要器官的功能,患者临床疗效好,美容满意度高。本研究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对入选的20例皮肤肿瘤患者进行光动力综合疗法,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皮肤科门诊经临床和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皮肤肿瘤患者,共40例。其中,皮肤基底细胞癌16例、鳞状细胞癌16例、Bowen病4例、Paget病4例。排除标准:①已知对盐酸氨基酮戊酸有过敏史;②有光敏史;③伴有严重系统性疾病;④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维甲酸类药物;⑤目前处于放疗、化疗治疗期间;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等。40例入选的皮肤肿瘤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试剂及仪器光敏剂选用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5-氨基酮戊酸(ALA),规格为118mg/瓶,避光保存。光源采用艾拉光动力激光治疗仪(ALA-PDT),波长635 nm,输出功率0~300mW连续可调,功率密度0~381.97mW/cm2。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为吉林省科英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KL型,波长10.6μm,输出功率0.3~15W。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步疗法,即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皮损常规消毒,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或基底部应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后,使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彻底清除肉眼可见的显性皮损或表皮增生物。

1.3.2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三步疗法:①首先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彻底清除肉眼可见的显性皮损或表皮增生物,随之进入第二步。②光动力治疗:将新鲜配制的20%ALA乳膏均匀涂于皮损及周围1.0cm范围,厚度约2mm,用不透光黑色塑料薄膜封包,3~4小时后ALA-PDT激光照射,选择输出功率>150mW,根据光斑大小及照射时间计算每次的照射能量密度,使其达100~120J/cm2,照射时间为40分钟。20%ALA光敏剂外敷及ALA-PDT激光1周照射治疗1次,一般连续照射治疗3次(或5次)后进入第三步。③中药外敷:选用项目组自我研制的麦积拔毒散,病变部位局部外敷,1日1次,连续1月为一疗程。三步治疗结束后,每半月到门诊复查1次,连续观察2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1.4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为皮损面积总和缩小大于或等于95%以上;显效为皮损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60%;好转为皮损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20%;无效为皮损面积总和小于20%或较原皮损面积总和扩大。复发为在原消失皮损处出现新发损害。显效率=完全缓解+显效。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显效+好转。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以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组完全缓解18例,显效1例,好转1例,显效率9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完全缓解5例,显效3例,好转6例,无效6例显效率40%,总有效率70%。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15%,复发后继续进行光动力综合疗法,疗效满意(复发率降至5%)。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55%,复发后继续进行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复发率降为45%)。治疗组(光动力综合疗法)临床完全缓解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组织病理复查结果20例治疗组患者,有3例基底细胞癌、5例鳞状细胞癌、2例Bowen病和2例Paget病患者因多种原因未能进行疗程结束后的组织病理复查。有8例患者完成了组织病理复查。结果显示,治疗前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细胞浸润评分高的患者,最好20%ALA光敏剂外敷及ALA-PDT激光照射治疗的次数增加到3至5次,可获得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及病理学效果。鳞状上皮表面过度角化并出血、坏死,棘层细胞增生,向下延伸,真皮浅层可见鳞状上皮团巢,部分不规则,可见核分裂,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病理诊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见图1。

图1  皮肤鳞状细胞癌光动力治疗前组织病理图片(10×40HE)

2.3不良反应主要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和光动力治疗(ALA-PDT)过程中病灶局部出现的水肿、水疱、糜烂、红斑及疼痛、烧灼感、瘙痒、色素沉着或减退等症状,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个别病例经降低治疗仪器功率或局部湿敷换药后数日多迅速缓解。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瘢痕产生。

3 讨论

PDT在皮肤科主要应用于多种皮肤肿瘤,尤其是皮肤癌和癌前期病变等。皮肤癌临床最常见的为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好发于身体暴露部位,如头、面、颈、手背等部位。癌前期病变主要有Bowen病、Paget病、增殖性红斑、鲍温样丘疹病及高危尖锐湿疣等,多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皮肤癌、癌前期病变等皮肤肿瘤多年来传统多采用手术、激光、电灼、冷冻、放疗等物理疗法以及局部外用5-Fu、鬼臼毒素等化学腐蚀剂治疗,由于创伤大、治疗不彻底、复发率高且多次物理或化学刺激有可能加速恶变倾向及程度,也可能遗留较大瘢痕影响外形(头面颈或外生殖器)和器官功能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本研究第一步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彻底去除肉眼可见的显性皮损或表皮增生物(对比较大的皮肤肿瘤配合外科手术)。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一方面可迅速气化碳化皮肤增生物而致创面基底清晰暴露,同时以激光微束形式产生显微治疗区域而有利于光敏剂的渗透和创面的修复。第二步采用光动力疗法(ALAPDT)。光动力疗法(ALA-PDT)利用新型光敏剂5-氨基酮戊酸(ALA)具有和肿瘤组织高度亲和的特点,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肿瘤组织致光敏剂发生光动力效应,产生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单线态氧和自由基等细胞毒性物质,从而杀死增生活跃的肿瘤细胞,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细胞无损伤[4]。第三步应用自制中药麦积拔毒散外敷病变部位。麦积拔毒散中主要药物有马钱子、露蜂房、生白芍、土茯苓、蒲公英、红花、三七、天冬等,诸药配伍,可发挥通络止痛、消肿散结、除风攻毒之功,进一步减少或阻隔肿瘤细胞的复发或再生。

ALA-PDT与传统的手术、激光、电灼、冷冻、放疗等相比,具有无创、无毒、可消灭隐性癌病灶、可重复治疗、无明显瘢痕并可保护面部容貌及生殖器器官功能等特点,现已成为治疗头面部和生殖器部位非黑素性皮肤癌及癌前期病变的一种新选择[5]。目前,欧美日等许多发达国家早已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正式批准,ALA-PDT现已成为在全球范围治疗恶性肿瘤的一项常规手段。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医院已将光动力治疗作为皮肤癌、癌前期病变和顽固反复发作性尖锐湿疣等皮肤肿瘤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本项目结果表明,光动力综合疗法治疗皮肤肿瘤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光动力疗法配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和麦积拔毒散局部外敷,组合成光动力综合疗法,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显效率达95%,总有效率达100%。光动力综合疗法适宜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或因高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血友病而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尤其宜于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头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生殖器部位Bowen病、Paget病、增殖性红斑、鲍温样丘疹病等皮肤癌、癌前期病变,可保持面部容貌的完整及生殖器重要器官的功能。由于光动力综合疗法的创伤非常轻微,毒副作用极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后病人恢复迅速,复发率很低,特别是患者接受程度好,美容效果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Mitchel P.Goldman MD.Photodynamic Therapy[M].New York:Elsevier Pte Ltd,2007:65.

[2]孙彩虹,顾恒.皮肤光动力疗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6):449-451.

[3]董慧婷,张永红,杨蕾,等.皮肤鳞状细胞癌300例临床及病理回顾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4):275-277.

[4]Webler J,Herman M,Kesl D,et al.Phot qlynamic trealmenlof neoplaslie lesions of he gastmintestlnal tract.Reeent advan(in techniques and results)[J].LangenbeksA rrh Surg,2010,385(4):299-304.

[5]Morton CA,Brown SB,Collins S,et al.Guidelines for topical photodynamic therapy:report of a workshop of the British Photodermatology Group[J].Br JDermatol,2002,146(2):552-567.

A

1004-2725(2016)06-0443-03

天水市2013年第二批市列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项目编号:天财建[2013]652号)

741000甘肃 天水,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作者:刘岁元,E-mail:lsy19830901@yeah.net

猜你喜欢

鳞状皮损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青少年喉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一例分析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