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6-11-02马华菊陈东莲周子平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8期

马华菊 陈东莲 周子平

【摘 要】分析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阐述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四个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意义,按照“四个对接”原则构建“项目引导、课证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区域特色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 “四个对接”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90-02

环境保护是21世纪的发展主题之一。当前,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加上国家政策的驱动,环保治理投入不断加大,环保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涉及的范围逐步延伸到各个领域,对环保技术类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一、国家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人才市场需求现状

我国“十二五”环境规划规定:在“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SO2排放量削减8%;NOx排放量削减10%;COD排放量削减8%;氨氮排放量削减10%;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水质的比例削减2.7%;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达到8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85%,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的比例达到5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80%。随着国家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大,环保投入的加大,环保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尚处于市场化早期发展阶段,行业总产值不到GDP的1%,而发达国家环保行业总产值一般占GDP的2.5%以上。显而易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全国环保类人才仍将存在比较大的缺口,培养环保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十分紧迫。

二、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的十四个千亿元产业中的制糖、石化、火电、造纸、水泥、冶金、纺织等是广西的优势产业,也是污染大户。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指出,“我区产业结构以资源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大,排污强度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面对这些结构性的污染问题,自治区政府大力推进工业循环经济,把优势产业推向减排第一线,把节能环保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的 “14+10”千亿元产业体系中,到2020年,节能产业与环保产业年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率18%左右。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促使广西对于生产一线实操性技能型环保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面向有色冶金、造纸、制糖、建材、化工、火电等污染行业的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管理等岗位。鉴于此,在广西当前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高职教育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将继续保持着旺盛的需求趋势。

三、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四个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意义

在广西,由于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专业定位有待改善,课程体系改革不很到位,缺乏适合广西区域特色的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相关教材,课程资源开发不到位,实践环节设置不合理,实践内容及手段与生产实践相去甚远,使得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感到不尽如人意。面对用人单位对学生越来越高的要求,实现教学与就业“无缝对接”的专业改革迫在眉睫。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出现新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广西区外其他高职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只能结合广西的区域经济实情,探索出适合广西区域特色的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因此,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开展基于广西区域特色的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四个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个对接”是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第一,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第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指强化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培养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第三,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是指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第四,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根据产业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需要,拓宽继续学习渠道,为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四、实现“四个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一)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针对本专业在广西区域内面向的职业岗位,通过对岗位所需能力、知识和素养进行对比、合并、分解,确定合理的项目课程,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二)制定“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标准。调查了解本专业毕业生在区内环保公司、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典型企业的环保部门所对应的岗位对能力、知识和素质的需求,由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进行设计,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将职业标准、行业企业规范融入其中,包括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考核方式、实训条件、师资和教学资源要求等,制定专业核心课程(例如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监测等)的课程标准。

(三)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完善课程资源库。深化校企合作,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实践、理论一体化的优质核心课程,将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融入课程建设中,构建以广西区内真实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或项目案例为载体,情境教学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使其更加符合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完善相关课程的资源库建设,实现专业教师辅助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功能。

(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材。以广西区内主要岗位群的典型环保工作案例和实际项目为载体,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引进行业标准,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反映到教材中去。通过特色教材开发建设,达到提高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可实施性,让学习者易于掌握,教师易于传授,符合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生产实际的要求。

(五)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任务开展实践教学。充分利用高职高专校内实训设备,开发以广西区内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实训项目,开展以“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项目引导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获得对企业技术标准、“工作压力”等体验的实训环境,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教师协同环保企业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着重开发专业课程的实训项目,同时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指导书、实习实训任务单、项目引导书等教学资料。

(六)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群,推进校企共育。巩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群。在建设中,以环保公司、污水处理厂和典型污染企业为主,以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岗位为主,兼顾监测、管理、评价等岗位;以确定学生顶岗实习单位为主,兼顾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等;以聘请企业人员指导为主,兼顾专业教师的轮流指导;通过技术支持、培训、实训教材编写、校内授课等合作,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推进校企共育。

(七)转变培养方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定期参与全国高职高专学生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库,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以实现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条件,开展现场教学,反复训练,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充分利用课程网站、移动终端等学习平台,搭建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多方位促进教学质量。

(八)建立“开放、标准、多元”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细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和等级标准进行评价、监测;建立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平台,跟踪毕业生就业后的发展轨迹,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调整、教学模式的设计提供信息反馈。

(九)建立“以证代考”、校企联合管理、评价与考核的机制。推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采用职业技能证书、技能竞赛、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尽早适应生产实践岗位的要求。

综上,围绕广西区域特色,构建在高职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四个对接”教学模式和教学进程,促进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学技术与手段,开发适应于高职高专本专业教学的特色教材,建立为区域经济服务、“产学研”及就业为一体的企业实习基地群,推动行业标准、岗位要求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进行多学科知识、技能的综合,形成既能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又能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特色的教育课程体系,其目的是为了找准专业教学定位,确保学生毕业后无须再经过专业培训即可适应工作岗位,为企业输送环保人才。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桂教职成【2015】22号)

【作者简介】马华菊(1970— ),女,壮族,广西田阳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副教授。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