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2016-11-02陶泽鑫
陶泽鑫
摘 要:在当前新的教学标准中,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成为教学的被动者。通过以上可以得出,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动性;兴趣;创设情境
现今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主人公的作用。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有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能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解决问题,进而带动整体教学的良好氛围。对于在课堂上怎样才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结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浅谈小学数学学习主动性是如何培养的,分为以下几点:
一、角色的转换,促进学生主动性提高
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小学生处于思维比较活跃的时期,不愿意认真地听课,却又具有极强的表达想法。在此时,作为教学者,应该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观点。我们要适当转换自身角色,让学生来做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旁边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到知识,让学生和老师来做朋友。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用一部分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时学生有可能因为某道题而发生强烈的争执。这时候,作为老师不要尽快地去阻止,而是鼓励学生同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最终看是谁对、谁错。或许有些老师会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会降低老师对学生的威信,但是并不是这样的,你同学生一起探讨、做朋友,这样会增大学生对老师的认可程度,觉得老师并不是那么可怕,而是平易近人的。还有在探讨时,假如最终学生错了,这时候学生会认为老师是有真才实学的,更进一步对老师认可。在教育教学中适当地转换一下角色,不仅能够得到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了解,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种和谐的学习环境下,作为学生都愿意去学习,主动地探究问题,大胆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这些问题,进而能够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
二、提高学生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就是力求认识对某些事物的活动的心理现象。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兴趣,这样学生会更加深入地去探索寻求此类相关知识。所以说,想要让学生具有主动的学习方式,就得不断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前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为一项必备的学习任务。数学是广泛地运用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比较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比如,在进行数学计算面积这一课中,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去做。可以先讲一段故事,最好配有动画或者音乐,在一个动物王国里,有很多小动物都围着小羊和小猫,他俩在讨论什么,仔细一听,原来他们在比谁的菜地大,再看一看两个人都占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于是为这件事情进行了争论,在这个时候老师就问:“大家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谁的菜地大呢?”有的学生会说:“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看看。”但是没办法放在一起,老师就说:“或许我们可以找几个同样大小的方块来放在上面看看,看谁的多。”于是大家主动发言回答,说出自己的想法。不难看出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对于知识的求知欲。
三、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习数学的求平均数的时候,可以创建问题情境。假设有一个水塘,想要知道它有多深,这时候经过探测队进行探测,选取了几个不同的地方,在这几个地方分别的探测结果为6.5m、8.5m、10.8m、11.3m、9.6m,根据给出的探测结果能回答出水塘有多深?此时,学生都在猜测,有说11.3m的、有说8.5m的,说什么的都有,但是有说不上来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假如是8.5m,是深还是浅呢?还有怎样才能更客观地知道水塘的深浅呢?这时有的学生就说,可以把它们加起来求平均数。此时很多学生都同意这样的想法,通过了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更深一步了解求平均数的现实含义。
(二)创设生活情境
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可以创建一个贴合生活的情境。如,在分生日蛋糕的时候,把蛋糕分成8块,如果亮亮吃了2块,那么蛋糕被吃了几分之几?或者把余下的分给小红和小明吃,那他们俩分别吃了几分之几,或者说谁吃得多?你觉得这样分合理吗?通过这些场景的建立,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是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对于教学者的一次新的考验,不断开展新颖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身的主动性,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美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J].云南教育,2002(13).
[2]杨小红.探析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影响[J].新课程:小学,2015(9).
[3]刘丽.初探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