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作文,习作训练的有效方式
2016-11-02杨枫林
杨枫林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走进一个“微时代”:微型小说、微电影、微博、微信……
微作文即小作文,具有内容丰富多样,形式自由灵活,感情真实真挚,篇幅短小等特点,可以让学生能立足于自己的学习生活感悟、观察、表达,为学生需要而写,为生活实用而作,人人可写,事事可写,处处可写,时时可写。“提倡学生写微作文不仅适应时代的需求,也适合小学生习作的实际需要。”微作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更适合学生习作训练。
一、积累生活素材,开展微作文
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三大环境,都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意生活,找准习作的“兴奋点”,及时引导,写出一篇篇自然而反映学生童心童乐,饱含童真童趣的精彩微作文。
在学校,每一个课间都是学生的自由天地,跳绳、丢沙包、打乒乓球等有益活动,追跑、打闹、恶作剧之类的事情,运动会、文艺表演、有趣的课外活动等,这些活动学生真心喜爱并会倾心投入参,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不拘形式、不计篇幅地以微作文形式描述当时的场面及自己的真切感受,学生写得轻松,习作练习没有负担,同时也为正式的“大作文”做好了铺垫。指导学生随时随地留意并以微作文形式真实地记写这些事情,学生兴趣浓厚,这也为“大作文”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家里,孩子们看电视、写作业、干家务、跟爸爸妈妈一起购物等,这些高兴、伤心、喜欢、厌恶的事情,指导学生将这些点滴以微作文形式来倾诉,没有编造和拼凑,孩子们真情表达。这种写亲身经历,表达真情的微作文,是他们习作的源头活水。
二、续写衔接思路,引导微作文
教材中有些课文虽然已经结尾了,但意犹未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此时顺风顺水,引导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作为起点,趁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对原文的回味中,抓准契机,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用微作文的形式延伸课文内容,学生习作趣味盎然。如学了《小摄影师》后,我引导学生以微作文续编故事:小男孩忘带胶卷,没拍到照片,哭着走了,后来小男孩还会来吗?结果怎么样呢?孩子们的微作文很精彩,有的写道:由于小男孩没有再来,没拍到列宁的照片,失信于同学们,遭到了同学们的指责;有的写道:小男孩取到胶卷又来拍照,得到了列宁的热情款待和配合,拍到了满意的照片,同学们都为他点赞。续写微作文因为有原文故事为依托,又不需长篇大论,适于作文起步阶段的练习。
三、仿写借鉴体验,进行微作文
仿写是指模仿范文和例文进行的需带创造性的作文训练。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是刚由句过渡到段,所以在习作时,对段的结构及语言组织的能力显得很薄弱。小学课文大多语句生动、文质兼美,在精讲多练的讲读课结束后进行微作文仿写,趁热打铁,读写迁移,是练习写作的最佳时机。或仿典型句式,或仿精彩段落,或仿开头、结尾,或仿布局谋篇,学生有样可照,有根可寻。例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描写海里的鱼种类繁多很精彩,用了“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我指导学生用这句式练写微作文。同学们的微作文有的反映的是课外活动同学们在操场上进行丰富多彩活动的情景,有的用比喻句描述的是天空中形态各异的朵朵白云,有的呈现的是市场上小商贩卖不同商品的热闹画面。再如,学习了《找骆驼》中商人与老人的对话后,让学生仿写以对话为主的微作文。这些微作文训练,仿得轻松,练得愉快。
四、写图形象直观,感受微作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配有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等特点的精彩插图。在教学中,我找准时机,或课前或课后,引导学生直观图画,或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物,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竭力熔文、画、景、情于一炉,使学生的写作欲望得以诱发。比如,《桂林山水》的插图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美,那么课文是怎样用语言进行具体描写的呢?引导学生从图文对照的学习中,学习作者用“总—分—总”的结构安排画面内容的构思方式,学习作者用“大海”“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用“泰山”“香山”与桂林的山作比,并以连续比喻描绘桂林山水特点等表达方法。然后出示一幅家乡风景图,让学生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以微作文方式进行描写,轻车熟路,水到渠成。课文插图精彩,微作文写图更精彩。
五、分享取长补短,体验微作文
不论以上哪种类型的微作文,都是因为找准了孩子们内心需要的时机而完成的习作,都具有真实、短小、精练、有趣、内容新颖等特点,如果再及时将优秀的微作文让习作者读给同学们听,与大家分享,这既是大家取长补短的学习时机,又增强了习作者的成就感,两全其美,其乐融融。
写微作文,在简短的训练中克服了中年级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减轻了习作负担,化难为易,使学生轻轻松松入门,高高兴兴作文,是中年级学生习作训练的轻骑兵。
参考文献:
林玉富.微作文,作文训练的轻骑兵[J].中学语文,2013(2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