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原理述要(乙编)

2016-11-02张道一

艺术百家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道一

摘要:民间艺术之可贵,虽然有的非常别致,从形式到内容都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最主-要的不在技巧的高超,而是情感的纯朴,是肺腑的流露,表现了人与艺术的真正关系。从艺术学的角度看“民艺”,也就是作为理论的认识,它的作者和作品情况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农民为主的艺术活动度其作品,也包括牧民、渔民等劳动者在内:第二个层次,是游方艺人和农民副业;第三个层次,是居肆百工的专业艺人。“周边艺术”这个词不见于使用,是我为了表述方便所造,主要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不能持久的造型,二是人工培育的观赏性动植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如我国的谚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是柴,而是流散在民间的财富,历史上的它们创造了时代的文明。现在,不但有了法律保障,并且由国家出面保护,变成了政府行为。这些措施.在当前我国的社会情况下,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

关键词:艺术理论;民间艺术;周边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学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四、民间艺术

艺术的显现和对人的影响,主要是艺术作品,而所有的艺术品又是人所创造的。艺术学的研究,归根结底还是要研究人。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评论、艺术收藏,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文化链,每个环节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长短,又无不与相关的人和社会联系着。

1936年。丰子恺先生住在杭州田家园的别寓中,于10月13日,自编了一本题为《艺术漫谈》的文集,他在卷首写了一篇独特的小序,序说:“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晚近世变多端,人事烦琐,逐末者忘本,循流者忘源,人各竭其力于生活之一隅,而丧失其人生之常情。于是世间始立‘艺术为专科,而称专长此道者为‘艺术家。盖‘艺术与‘艺术家兴,而艺术始衰矣!”

“出‘艺术之深宫,辞‘艺术家之尊位,对稚子而教之习艺,执途人而与之论美,谈言微中,亦足以启发其生知之本能,而归复其人生之常情。是则事事皆可成艺术,而人人也皆得为艺术家。”…

人既是艺术的创造者,绝不是只限于少数人。“人之常情”,有兴有衰,短短数语,情深意切,艺术之精神跃然而出,这是符合丰先生之性情和主张的。然而,审视历史的发展,面对当前的现实,已是“艺术家”的世界。可能有的年轻人阅历不深,以为这是空想,对于拍卖行的老板,更可能说是凭空编造,因为我们正处在“商品社会”。很多东西都变成了商品,很多事都要以经济来考量,艺术作品的高下,也要看拍卖行的价位。这是不奇怪的;读文章者不奇怪,写文章者也不奇怪,都能找到自己的依据。在过去确实有过上面所说的情况,既非空想。更不是编造。

早在原始时代,人们造物的原由,主要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当生活有了余裕,制作的东西多起来了,最初的“以物易物”也只是互通有无,还不是商业行为。人们将粗糙的石器打磨得光滑对称,在蚌壳与花石子上钻孔做成串饰,不知花去多少时间和精力,除了情感所致,并非得到另外的好处。放牧者在山崖上刻画。有的长达数公里,除了个别的用于仪式或某种记号,就其内容所知,多是情感的抒发。这是人类早期的艺术创造。进人封建社会之后,农耕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以农业为“本业”,其他均为“末业”、“末作”。随着城市经济的兴盛,手工艺得到一定发展。从艺术的角度看农业和手工业,其中带有艺术性的东西,虽然也较质朴,多已成为世间的商品。只有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诸如农民、牧民、渔民和城市居民的家庭中,或在他们的亲朋乡里之间,还保持着像丰先生所讲的那种“人生之常情”,也自有他们的艺术。

这种艺术一直流传至今,现在称为“民间艺术”。

在过去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形成了一种“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所谓“女红”,即女工,当时被视为妇女的一种品德;每个家庭的女性都要会纺纱、织布、缝纫、刺绣,并由此派生出剪纸、编结和窭丐馍等。为了不受社会歧视,不落人后,小女孩六七岁就要学做针线、剪纸绣花。直到做了祖母和外婆,还是离不开那个“针线簸箩”。由此形成一种风气和传统。有人说中国妇女“心灵手巧”,实际上是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磨练出来的。好在这种技艺,体现而为艺术,饱含着她们的深情,可以得到抒发。读一读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女红”的可贵在于感情.这种感情是任何商品都不能取代的。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我少年读书时,学校里还唱着一首《寒衣曲》,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切之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尤其是寄宿生,更有深切的体会。那歌声与《游子吟》相呼应,相隔一千二百多年。交融在了一起,触动着人们的心。这是何等伟大!对于现在穿着羽绒衣的年青人来说,再也体会不到那种情感了。我现在也穿着“叉软又轻”的羽绒衣,是在人生的经历中比较出来的。

北方农村,一般的村庄有几十户人家。大都有一种风俗,每户人家生了小孩,各家都要送一块小布头,有的只有手掌大;将布头组合起来.给孩子缝制一件“百衲衣”。搭配好的百衲衣是很美观的.据说可以长命.并且表明是全村的“后生”。罂儿长大,就要下地走路的时候,外婆一定要送一双亲手做的“虎头鞋”。希望孩子脚踩大地,像老虎一样站得稳,有生气。

过去的农村流行剪纸。除了用于刺绣的花样,如鞋花、枕头花、肚兜花等之外,更多的是装饰生活环境,在墙上、窗子上、风门上甚至碗橱上.都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剪纸。陕北人住窑洞,门窗连在一面,有的贴上几十幅窗花,红红绿绿,煞是好看。对于农村妇女来说,基本上都会剪纸,但不一定能出新样子。能创作新花样的妇女不多,称她们为“巧姑娘”或“巧媳妇”;南方福建一带,对擅长剪纸的老年妇女尊称为“花姆”。人是有荣誉感的。她们对自己的创作并不保守.让附近村庄的妇女前来“熏样”(或称“廓样子”)。这是一种传播剪纸的方式。那时没有复印机之类的工具,将要复制的剪纸用水打湿.贴在一张白纸上。拿在煤油灯上用烟熏;熏黑之后.将剪纸揭下,便在白纸上留下了黑地白纹的图样。原来的剪纸虽然熏黑了,并无损失,可供人们多次熏样。通过熏样,不仅有助于剪纸艺术的传播,也增强了乡里之间的友情,发扬了一种无私的精神。她们思想纯朴,从未想到拿剪纸卖钱。福建漳浦旧镇沿海的渔村,有一位剪纸的花姆,名叫黄素,在新中国成立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从小喜爱绣花和剪纸。新中国成立初期,她的一幅题为《斗鸡》的剪纸,被一位编辑拿去发表在杂志上.并付给她三元钱的稿费。这在文化界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在偏僻的渔村,却成了新鲜事物。那时的三元钱可买两只鸡,而剪纸从未说有卖钱的。于是在当地传开来,说黄素用两只纸鸡换了两只活鸡,传为美谈。

山东的鲁西和鲁北植棉者多,妇女也纺纱织布,有一种“花格布”很有特色。嘉祥一带的女儿,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风俗,在出嫁前要自织一匹花格布,剪成若干条手巾,出嫁时送给前来贺喜的人。既是一种见面礼,又可以展示自己的女红技巧。曹县一带的方言,读“书”字与“福”谐音。女儿出嫁母亲要送她一个书本子,当地口音叫作“福本子”。所谓“福本子”.在别处也称“样子本”,是存放女红工艺的纸样、花样和刺绣的花线的,都夹在本子中。一般的样子本多是用』日杂志,但在曹县一带却是专门制作,用木版刻印,其中有刺绣的花样,可作欣赏的吉祥画,还有纸牌之类,以供女儿在婆家用起来方便。

若干年前,有一个读大学的女孩子来问我,他们到西北农村考察民间艺术,感到像是进入一个风情不同的艺术世界,不论什么东西,都与南方城市的不同。最不理解的是一种“鞋垫”,上面绣着精美的花纹。令人奇怪的是,动了脑筋、下了功夫,所做的一件刺绣品,既不能展览,也无法显示.竟将其放在鞋子里。让人踩在脚下,这是为什么呢?话未说完,我已经开始笑起来。开玩笑地对她说:“真是个傻丫头。如果退回五十年,这个鞋垫是不会卖的;不消说展览,甚至不给人看。它只是送给一个人,表示对此人的爱慕。不止鞋垫,还有肚兜、荷包之类。”我的话她好像似懂非懂,轻轻地摇了摇头,说“不可思议”。又怕我误会,赶紧解释说:“即使谈恋爱,也不必下这么大的功夫!”我只好转移话题,告诉她这种鞋垫之类,是时代转移留下的痕迹,因而变成了旅游商品。有一次.张仃先生问我:“绣花荷包里装的是什么?”我想了一想说:“是爱情。”

民间艺术样式繁多,范围很广。涉及到生活的所有方面。以上所举,仅仅是点滴,而且局限于美术。诸如民间音乐、舞蹈和草台班子的小戏,花样也很多,虽然艺术的水平不是太高,但感情真挚,质朴自然。贵州安顺的“地戏”,农民下田带着一件戏衣和一个面具,休息时,几个人各自穿上一件上衣,戴上面具.无须化妆,便在地头上演起杨家将的戏;演的人很认真,看的人也很认真。据说这是明代朱元璋在此屯兵时,战士的一种文化活动,一直流传下来。在音乐方面,作曲家马可在一次讲演中,说他在野外赶路,遇到一个年轻妇女在坟头哭她丈夫,拉长和提高了音调。诉说她的痛苦,简直就是音乐,非常感动人。她哭着对她的丈夫说:“我宁愿相隔千里万里,也不愿和你隔着一层板!”那层板就是棺材。马可说:这是最真实的诗,最感人的音乐。

民间艺术之可贵,虽然有的非常别致,从形式到内容都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最主要的不在技巧的高超,而是情感的纯朴,是肺腑的流露,表现了人与艺术的真正关系。这是早在艺术家之前的原形态。当各种不同的艺术家出现之后,这种艺术无疑会受到影响,然而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民间自生自灭,像山花之烂漫,花开花落自有时。

研究民间艺术,首先遇到的是对“民间”一词的概念,它的内涵与范围,是比较含糊的。就一般文化和艺术而言,在封建社会时期,“民间”主要相对于“官方”;在现代,民间艺术则是相对于艺术家的艺术。因为艺术家的艺术从培养、发展、流传到组织、管理等,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网络。民间艺术已成了研究的对象。

但从艺术的实质而言,民间艺术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表现为艺术的原生态,最直接地体现了人与艺术的关系。有人把民间艺术当作艺术的一个分类。是很不恰当的,忽略了它的基本性质。民间艺术是艺术发展的一个基础层次,也是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它既是艺术成长的土壤,也是艺术创作的原料和矿藏。毛泽东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鲁迅注意了民间艺术的特色,他说:“我想,现在的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又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可惜中国的青年艺术家,大抵不以为然。”

在当今提倡“现代化”、“工业化”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的手工业大都被淘汰,已由大江大河变成了涓涓细流,只剩下那些为机械所不能取代的手工艺,通常称作“民间工艺”。机械与手工,两者相对而言,在理论上并非是对立的,机械是手工的延长,因为最复杂的机器也是用手创造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在人用手把第一块石头做成刀子以前,可能已经经过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和这段时间相比,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时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但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完成了: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而这样获得的较大的灵活性便遗传下来,一代一代地增加着。所以,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以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的骨骼的特别发展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愈来愈新的方式运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地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民间艺术当然是手工的,它不但是手的产物。并且表现了人的智慧和情感。从艺术学的角度看“民艺”,也就是作为理论的认识.它的作者和作品情况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以农民为主的艺术活动及其作品,也包括牧民、渔民等劳动者在内。多是在各自的劳动之余进行的,因此带有业余的性质。他们的艺术活动,主要出自生活的直接需要或是情感的抒发,除此不带任何其他目的。在家庭中,如母亲教孩子唱儿歌、讲故事,妇女的“女红”,节日做鹦馍等。街坊乡里之间的“社火”、“庙会”、耍龙灯、狮子舞、踩高跷、玩旱船、抗芯子等。江苏南通有一种大型的风筝叫“板鹞”,多是用细竹竽扎成八卦形的骨架,在彩绘的平面装上各种风哨。风哨排列成行,大的用葫芦、小的用白果壳;升空后风吹齐响,音响不一而有高低,简直像是空中的交响乐。困难的是,这种风筝又大又重,像是一扇门板,一两个人是放不起来的。据说过去都是全村的青年人一起放,用粗绳子,大家齐心合力,顺着海风,将风筝送上天,绳子拴在一棵大树上。这种活动以村为单位,村际之间还带有竞赛的性质。

第二个层次,是游方艺人和农民副业。所谓“游方艺人”,也是来自农村,他们手艺较高,有的经过师傅传授.如吹糖人、面糖饼、捏面人和糖人贡等,除了“江米人”之外,都是可吃可玩的。他们挑着担子、背着箱子.在城市中走街串巷,已带有经济的目的。游方艺人之“游”,有的走得很远。山东有一种修补日用器皿而以锔瓷器为特长的“锢辘予”(小炉匠),在抗战之前,于秋收之后,从青岛上船。东渡日本施展手艺,到明年夏收时回国。菏泽一带捏面人的很多,也是在秋收之后,有的背着一个材料工具箱,从东北远去俄罗斯;这种手捏面人用糯米粉制作,所以也叫“江米人”:加颜料可揉成各种色彩,捏出的人物艳丽而生动;著名的惠山泥人之“手捏戏文”,最早便是取法于江米人。

四川的“糖饼”是用勺子盛着糖浆,在光滑的石板上画(倒)出来的。有的艺人技巧熟练,作画胸有成竹.线条肯定而流利,且有顿挫之势。画好的糖饼,干后从石板上揭下,粘在竹签上,画面匀称挺拔,颇有金属感,但不久就会溶化,化作儿童的食品。

五月端午吃粽子,民艺中也有一种应节的“彩粽”,是用麦秆和彩线编扎而成的。彩粽有大有小。与香包搭配在一起,成为节日特有的装饰。端午节前后.在江南城市的街头,会见到有人提着一只小水桶,带着一捆粽叶,编一些昆虫如螳螂、蚂蚱、蜻蜒以及青蛙之类,边做边卖。这种“粽编”的造型简洁,各部环节相扣,自然生动.概括力很强,颇有装饰味,我看已超越了大学的图案课。

徐州一带农村,秋收将近结束时,在田野里收尾的人有所放松,甚至有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一边吸烟、一边聊天。这时会突然过来一个中年妇女,提着一个小包袱,询问入冬有谁家办喜事。她是前来帮忙的。缝制女家的嫁妆,布置男方的新房,缝纫、刺绣、农被。样样会做。就像家里人一样,一个月,两个月.真正是“帮忙”.不谈报酬,更没有讨价还价。双方都知道:一个是出来讨生活,一个是为人办喜事,怎么会白干呢?到时候即使不给工钱,也会是大鱼大肉、年糕馒头一大堆,等于过一个丰盛的年节。

农民的副业,多是在农闲时进行。最突出的是泥玩具,如河南淮阳的“泥泥狗”、浚县的“泥叫叫”;山东惠民县、河南张村的“扳不倒”、高密的“叫虎”,制作者不止是一家两家,有的整个村子几乎全做泥玩具。其他如石雕也是如此,大者如河北曲阳的“把门狮子”,小者如河南方县砚山铺的“滑石猴”。除了大型的石雕须专门订货和专车运输外,其他一些小件的玩具,都是在集市上和庙会、春节期间发售。虽说是商品。既无经济核算,也没有准确的定价。20世纪80年代在浚县赶集,看农村妇女卖“泥叫叫”,有小鸡小狗、别致的布谷鸟,也有骑马的武士;都是用锅灰涂底,五彩花纹,表面涂一层发亮的鸡蛋清;大约二十多个,装在一个竹篮里。买者问:“多少钱?”卖者回答说“四块钱。”买者嫌贵。卖者解释说:“我看人家,还要五块哩;你看我涂的,足足用了三个鸡蛋!.,当买者无意买时,她反问道:“你给多少钱?”“最多三块。”“那就卖给你。”于是成交。在这里,我看到的是淳厚和质朴,没有虚伪和奸诈。三块钱!为的是解决火柴、食盐和针线,还要给儿子带一点糖果。我不懂经济学,这是否称作“初级商品”呢?

第三个层次,是居肆百工的专业艺人。多是在城镇中,一个师傅带着几个徒弟,开店营业,有的也就是作坊。如著名的无锡“惠山泥人”,有模印彩绘的“大阿福”。有手捏的昆曲戏文,也有现代人物的石膏像;各有各的招牌,挂满了一条街。天津的“泥人张”,是个彩塑世家。所塑人物写实传神,以世俗题材和戏曲故事为主。第一代创始人为晚清张明山(长林),现已传到第五代。“百工”之艺,过去有大大小小的各种作坊。如木雕、石雕和砖雕的“三雕”,丝织锦缎、棉织格子布和缂丝、刺绣、挑花等,各种印染品,各种陶瓷器,各种金属制品,以及木版年画、扑灰年画、风画,板书对联等。一般作坊是出卖完成的作品,也有的是来料加工或上门服务。在浙江,我遇到一位专画“灶头画”的老艺人,以画“西游记”题材为专长,他能画出二百多个不同的情节故事,并且都能说出内容、叫出名目.最大的特点是与小说《西游记》无一雷同。由此可见他的艺术思维之丰富、想象力之高超。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商业的对私改造,艺人合作、作坊合并,各地太都成立了“民间工艺厂”;现在叉出现了一些“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民间工艺的生产组织形式虽然在变化,但其内容与实质仍在延续。

以上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前者质朴,出自直接的需要,在制作上没有任何框框,即使受到技艺的限制,也是放手直干,没有什么拘束。就像一个无忧无虑的人,很少为得失、利害所纠缠,在艺术上是很单纯的。后者在从事艺术活动的同时,加进了对于经济的追求,因而艺术必然受到影响。有过学徒经历的人都知道,师傅带徒弟都有一些规范性的教条,其中也有“媚世”的经验。“出口要吉利,才得人欢喜”,这是民间年画艺人的创作经验。对于这类经验.关键在于灵活运用,运用得好会增加艺术的亲和力。运用不当则适得其反。

自从有了艺术和以艺术为职业的人,艺术便有了“自娱性”和“娱他性”的区别。有人的作品因主观臆造,不合时宜,受到了批评,他辩解说,“是为自己看的”。错了。既然是为自己,就应该放在家里,秘不示人,为什么要拿到大庭广众之前,参加展览呢?这是一个界限。只要公开自己的艺术,就必然会有受众;如果以此为目的,就应该考虑它的效果,哪有做事不顺后果的呢?

五、周边艺术

“周边艺术”这个词不见于使用,是我为了表述方便所造。主要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不能持久的造型,二是人工培育的观赏性动植物。现分述如下:

造型艺术必须借助于物质材料作为载体,而人们在选择材料时,多是注意它的优质和持久性,但也有人奇思妙想,图一时之趣意,宁愿随着时间很快流逝。这是一种短暂的造型艺术,但又难以进入一般的艺术行列(实际上,在以上所举的民间艺术中,也有这种情况,既经列入,也就随众了)。这种短暂的艺术,所见者有:

1.冰雕:在严寒的冬天,零下几十度摄氏的气温.水凝固了,结成了透明的固体,显得那么纯洁。有人不顾它会溶化,做成水晶般的“冰雕”。我国冰雕活动始见于东北的哈尔滨,先将冰做成一米见方、半米厚的冰块,然后进行雕刻与组合,可制成巨大的建筑、人物或动物;无数件冰雕作品排在一起,人在观摩时仿佛进入一个神话般的水晶宫中。哈尔滨以冰雕为主的“冰雪节”已办了二十多次,形成大型的国际性活动,称为“激情大冬会,快乐冰雪游”。

2冰灯:是流行于东北民间的一种游艺作品,多在正月十五灯节时制作。清西清《黑龙江外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有镂五六冰为寿星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这种冰灯也称“琉璃灯”,它的制作,须先做出形象的模具,然后注水结冰,待到一定厚度取出冰壳,装上蜡烛即成。

3.沙雕:在新疆吐鲁番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区,有一个供旅游者观览的“沙雕艺术城”。其中一尊尊巨大的沙雕人像,确切地说应称“沙塑”,是用黄沙塑造而成的。在没有大风暴的情况下,沙雕完好,颇有气势,就怕暴风来临。据说在国外的海滩上也有这种“沙雕”,由旅游者参加制作。

4.沙画:将细细的黄沙铺满特制的画板,形成一个平整的沙盘。作画者凭着两只手,全靠手指在沙盘上作画,有时指甲也能起一些挑、剔的作用。熟练的作者多是画些山水小品,速度很快,要保存只能靠摄影,沙的“原作”是留不住的。

5.萝卜花:也称“萝卜雕”,一般用于筵席上的装饰陈设,多刻些常见的花鸟之类,与菜肴搭配,增加气氛,并展示厨师的手艺技巧。因萝卜绿皮红心,为水分较多的块根作物,脆而色艳,又便于切削雕刻,用得最多,故通称“萝卜花”。实际上,有的也用别的块根,并配些颜色鲜艳的果物。

6.西瓜灯:在西瓜上开一小口,将瓜瓤掏去.于绿皮上刻花,花纹呈淡黄色;内装蜡烛,点然后莹澈玲珑。民间习俗,多在七月十五制作,祭奠先人。

7.五谷鸡:鸡食五谷,以五谷作鸡。其造型用竹泥为骨架,外表胶以五谷杂粮的颗粒,尾羽用成枝的谷穗和稻穗;白色的大米,金黄色的小米和玉米,红色的高粱,以及各种颜色的豆子,粘贴在鸡的表面,骤然看去,可以乱真。但粘贴的粮食容易脱落和变质,不易持久。

8.撤米画:世间佛道混杂,宣讲行善者升人天堂。作恶者坠入地狱,几乎同出一处。江苏无锡有道士练得一手奇异本领,将一张红纸铺在平板上,可用白米作画。他一边讲述天堂和地狱,一边手握大米.在红纸上画(撤)出不同的形象。如仙鹤飞人云端。升入天界。画面稍瞬即逝,观看拍下的照片,那古拙的线条和斑剥的效果,颇有汉画像之感。

9.石粉宇:相声大师侯宝林,不但说学逗唱样样高超,并且能用滑石粉在地上“撒”出书法来。横竖勾点,端正楷书,最有趣的是,不仅能撒正字,还能撒倒字。他说:倒字是给观众看的(因为他面对观众)。过去在广场演出,就地卖艺,既要吸引观众,又要维持秩序。观众围拢起来,铺场子时用此办法,非常管用。

以上诸种,按其性质均可以算作艺术,划人民间艺术的范围,但由于选择的载体(材料)与众不同,有的稍瞬即逝,有的不能持久,违反了造型艺术的一般常规,故研究者都不提及,只有少数热心人(尤其是年轻人)偏爱于此。这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对动植物的驯化和嫁接等,改变原来的性状,换句话说,就是将某些动植物改造其原来的生态,按照人的意愿(审美)使其生长。譬如树木,幼小时将其枝干编结成对称的几何形,用绳扎紧,经数年便固定下来,好像自然生成。硕大的苹果长成后,在受光的一面贴上剪纸,经太阳照晒,便会出现红地白花的纹样。葫芦在生长期,长到一定程度,被卡入陶制的模具中,最后长成了模具中的形象,有的像寿星.有的像动物等。当人的活动挤进大自然的每一项事物之中,都会留下一点痕迹,艺术也不例外。

在我国培育的植物中,有若干专门用于观赏的花卉。有的以花大艳丽为人喜爱,有的以其色香引人深思。如牡丹象征富贵,菊花寓意长寿,并非是生而有之。而是由人工长期培育的结果。唐代之前,并无“牡丹”之名,至唐代始以木芍药称牡丹,并加以精心栽培。至开元年间,已盛于长安。人们将牡丹誉为“国色天香”。李正封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自居易诗:“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牡丹久经栽培,品种繁多,花大而艳,色香兼备,素称“花中之王”,民间视为“富贵花”。

古人认为,菊谓隐逸之花,能轻身益气,“服之者长生,食之者通神”。李时珍说,“菊之品。九百种。”除药用和可食者外,也有培育为观赏者。唐人公乘亿诗日:“陶令篱边菊,秋来色更佳;翠攒千斤叶,金剪一枝花。蕊逐风须乱,英随蝶翅斜;带香飘绿绮,和酒上乌纱。散漫摇霜彩。娇妍漏日华;芳菲彭泽见,称更在准家。”

动植物的分类学非常清晰,但在鱼类中没有“金鱼”。因为金鱼是由鲫鱼演化而来的观赏鱼。由于长期培育,不断进行人工选择,形成许多品种。业者将金鱼分作文种、龙种、蛋种三大类。有的眼大腰细,有的鳍大分叉,更有的以色取胜。金鱼游在水中,婀娜多姿。

它不是艺术作品,却是像艺术品一样为人所创造。由此可以联想,中国人的艺术思维是何等微妙,而活动的范围又是多么宽阔!

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卷四十三说:“金鱼不载于诸书,《鼠璞》以为惟六合塔寺池有之。故苏子美《六合塔》诗云:‘沿桥待金鲫,竟日独迟留。东坡亦日:‘我识南屏金鲫鱼,南渡后则众盛也。据此,始于宋,生于杭,今南北二京内臣有畜者,又异于杭,其红真如血色.然味比之鲋、鲫也远不及。杭又有金鲤,亦佳。二鱼虽有种生.或日食市中污渠小红虫,则鲋之黑者变为金色矣。《程史》又曰:‘中都有豢鱼者,能变鱼色为金色,问其故,不肯言。然予甥家一沼,素无其种,偶尔一日.满沼皆金鲫。此又不知何故,恐前二说非也。”

由此可见,金鱼出现在两宋,但由鲫鱼变成金鱼,由食用转化为观赏,包括了鱼的演化程度和人的观念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诗人敏感,苏子美为了看“金鲫”,可在六合塔的桥边“竟日独迟留”;但一般人看不出其中的美趣,仍当菜肴品味,说是金鱼的味道比之鲋鲫“远不及”了。

古代的创造发明,多是凭着经验。有所谓“从偶然到必然”。往往是从某种偶然的现象中寻找产生的原因,或者仿照去做。如陶器钧釉的“窑变”和青瓷的“冰纹”,最初就是滴上的脏釉和釉的收缩率过大,甚至当作废品。但后来发现,滴釉的色素不同,可产生美丽的窑变效果;青釉的收缩率大于瓷胎,能出现匀称细密的干裂纹。国画的宣纸,加明矾为“熟宣”,墨色不湮,可以画工笔;不加矾的宣纸为“生宣”,墨色湮而产生韵味,适于画写意,是在艺术实践中取得的经验。金鱼的“演化”也是如此,不同食物和药物混在一起可能是变化的重要原因。

统观“周边艺术”,即使在艺术中不入“正册”,一般在技巧上也难以上升,但从人的兴趣多样化和热心活动的积极性可以看出,大众之中孕育着艺术的种子.随时就会寻找机会发芽开花。艺术的思维是非常活跃、非常多样的。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是一种创造精神,应引起理论研究的重视。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外来语。认识的关键在于“非物质”的内涵。我们通常以为,非物质者即是精神。因为物质和精神是哲学的一对最基本的范畴。物质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而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所谓“非物质”,既不是指以上所说的“精神”,又是什么呢?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宣布条例》,由此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做出了明确定义。也就是说,非物质遗产的“代表作”是由物质体现的,但制作“代表作”的技艺、方法,却是“非物质”的。譬如做一件手工艺品,具体地说塑造一个泥人:泥土和水当然是物质,做好的泥人也是物质的.但塑造泥人的技艺、技巧、方法、工艺却是非物质的。没有泥人的制作无须泥人的工艺,但有了制作泥人的工艺并非等于泥人。它的可贵在于,能够制作出泥人。由此可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如我国的谚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是柴,而是流散在民间的财富,创造了时代的文明。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同时设立两个名录。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公约》生效后,前一个《条例》自动终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共9章40条。其中第1条“公约宗旨”和第2条“定义”。节录于下:

第一条:本公约的宗旨本公约的宗旨-如下: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尊重有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一级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鉴赏的重要性的意识;

(四)开展国际合作及提供国际援助。

第:条:定义在本公约中.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事件、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厦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按上述第一段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三)“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轨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四)“缔约国”指受本公约约束且本公约在它们之间也通用的国家。

(五)(略)

我国于2004年批准该公约,成为《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并且已有多项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的实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幸事。它不仅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认同,有利于创新与发展.也会使若干种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并且能够抢救一些濒于消亡的文化,使之恢复元气,顺利地延续下去。特别是有些民间艺术,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各地,自生自灭,无人问津,热心者的呼吁也无济于事。现在一反故态,不但有了法律保障,并且由国家出面保护,变成了政府行为。在当前我国的情况,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自古以来素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文化的积淀也非常丰厚,确为博大精深。但是,文化和艺术并非是万能的和一成不变的。作为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不同的时代,必然要有不同的文化与之相适应。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转型、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化、现代化的速度越快,许多传统文化越来越不适应。有的文化应变能力较低。甚至面临生存问题。有一个时期,在艺术界曾有“国画出现危机”、“话剧走向低谷”、“京剧成为夕阳艺术”等呼声。有的呼声可能看出了某种艺术的倾向,有的也不一定准确。张庚先生就说:京剧的历史不长,至今还没有完整的理论,处在无文字时期,应该说是初升的太阳.怎么就日落西山了呢?

多种议论不是坏事,就怕世风不顺,走向异端。王朝闻先生说:对于艺术理论的研究,要特别注意防止保守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现实中,保守于传统者固然存在,但为数不多,成不了气候,须要防止的倒是虚无主义。旧时的“言必称希腊”扩展为“言必称西方”;将“中国文化西来说”隐去了“西来”,却变成了“西化”,电影院前的小卖,连“爆米花”也是美国的优越了。“虚无”一片,无视传统,还有我们自己吗?

2003年,后来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当时的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同志说:“在我们古老祖先创造的遗存面前,包括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我常怀一种敬畏之心。这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越是在社会发展快的时期,人们越不应该失去记忆,更不应该忘记回家的路。保护现有的历史遗存,留下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只有清晰地知道我们从何处来,才能以更坚实的步伐和自信的心情向未来走去。”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音乐家通过音乐保存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篇
传承·民间艺术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传承与创新:民间艺术的活力之源
民间艺术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