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6-11-02岳贤田杨继亮晏娟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造力青年教师应用型

岳贤田 杨继亮 晏娟

【摘 要】阐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研现状,分析青年教师科研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创新力、驱动力、取向力、推动力和合作力是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创造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青年教师 科研创造力 创新力 驱动力 取向力 推动力 合作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09-0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高等教育界和职业教育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和热点,从“驻马店共识”到应用型技术大学联盟的建立,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的发布,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高校的运转管理模式、内在结构形态和教师的观念都要发生内在的变化,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都要发生质的变动。在此次转型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创造力的提升问题也是各应用型本科院校深思的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的现状

(一)科研机制需要健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科研精神还未达到一定境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健全的科技管理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热情,而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促进教师的科研激情的发挥。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高智商群体,具有独特的个体心理特征:自尊、敏感、知性,这些特征要求建立人性化的科研机制、科研环境。

(二)科研引导机制需要建立。科研如何创作,需要长期的积累、思索,而这些长期的潜心研究和科研热力都需要科学的管理思路和积极的引导机制的推动,管理者不但要注重调动科研人员的激情,谋求科学化、人性化的科研激励机制,而且激励的形式和调动的方式也要在变动中改革。

(三)科研素质有待提高。科研素质是开展科研的首要前提,需要系统的学习和长期的积累。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已逐步意识到科研和人才的重要性,在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同时,也在建立较为完善的科研激励政策和人才的培养扶持机制。而作为科研的主体,科研人员再经过系统的高校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后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科研素养的培育。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科研创造力欠缺。创造力是科研的基础,没有创造力,即使青年教师有太多的想法也无从着手。大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创造力,具有创造力的教师大部分又缺乏洞察力,而具有创造力和洞察力的青年教师,大部分又不具备执行力。如何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大多数青年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要实现自身的价值,攻克科研的难关,只有把内在的能力和外在的环境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科研价值。

(二)科研学习力不够。科研学习力是在从事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用一体化结合的过程,是一种动态、渐进的学习科学理论和方法的能力,包括学习原动力、学习势头、知识转化能力和科技创新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则从高等院校毕业走上高等教育的讲台,大多数的知识来自导师的传带,不具备多少的创新性,所以要加强在岗位过程中的学习,培养科研学习力的兴趣,要从培养持久学习的自觉意识和知识转化的能力方面入手,注重方法的学习。

(三)科研实践能力薄弱。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多数缺乏必要的实践磨炼,知识停留在书本的表面层面,还没有深化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这就束缚了青年教师创造力和科研学习力的深入发挥。青年教师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的重要力量,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实践能力对于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要加强培养体系、制度导向、实践基地的建立以及企业培训,大力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

三、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创造力的因素

(一)科研创新力。创新力是科研创造力培养的不竭动力,创新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根本。因此,要使应用型本科院校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必须完善科研机制,建立一套适合青年教师成长的机制,从事业上留住人才,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的重要环节,建立科学的人才规划,健全人才激励和人才保障机制。青年教师要紧扣自身的优势,结合学校的政策,有所规划,有所创新,有所积累,才能培养科研创造力的深度、强度、力度。创新力好坏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领导风格,学校青年教师的学习能力及个体不断学习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而合理和有效的科学评价机制间接影响到青年教师科研创造力的发挥程度,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不断强化评价机制,完善相应的科研政策。在科研绩效考评过程中,应将创新纳入评价机制中,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和创新动力。

(二)科研驱动力。科研驱动力主要有学术职业目标、研究的兴趣、高水平成就等内在因素,也包括科研要求、环境条件和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等外在因素。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来说,这种驱动力可能是一种利益驱动力,从内在层面来说,科研创造力的好坏,对于青年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课题的申报、职称的评定都具有一定的利益关系;从学校层面来看,对于学校整体实力的提高、长远规划发展均具有一定的推动和发展,青年教师如何将内在和外在层面的两者关系处理好,对于个体的人生长远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青年教师是富有激情的个体,如何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心理需要,是一个值得长远研究的课题。这需要学校层面的直接领导和鼓励,不能光靠思想政治工作的简单教育,而应从学校机制层面着手,把管理的五个要素融入对青年教师驱动力的管理上面来,要从课题的申报开发度和科研文化的开发方面下工夫,搭建从思想到行为的桥梁,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文化的建设,强化内涵建设,设计好顶层设计,不能停留在理论上探讨,应是聚焦于科研手段的构建,达到倍增经营管理张力的目的。而决定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与青年教师的个体规划密切相关,要使这种驱动力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动能,而不是阻力。

(三)科研取向力。创造力的早期研究主要侧重在个体的心理学发展,考察个体认知风格和人格特征对创造力的发挥的影响。个体层次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个体的认知能力、内在动机,取向力应该是个体的目标取向能力,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个体的取向取决于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而这种实在的东西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应该就是绩效,绩效能否反映青年教师个体的取向力,将取决于这种绩效体制本身的完备性,所以从提高青年教师的创造力的角度出发,高校管理层面应在绩效机制方面完善,提高绩效理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逐热而动的科研取向,不仅不能促使青年教师科研创造力的发挥,而且间接会阻止科研人员的成长,不能有效地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科研效率的提高将产生负面的影响。支撑院校均衡发展需要一个全面的科研体系,有所侧重但不应该偏颇,需要学校统筹规划,有未雨绸缪的智慧,因此,要想推进科研走上良性健康发展的道路,科研管理机构应该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青年教师在科研的道路上也应该有自己的眼力和定力,而不是盲目追求科研的热点。

(四)科研推动力。科研推动力的大小是衡量教育发展程度的一种方式,也是青年教师在科研道路抉择过程中的动力。青年教师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潜在的发展力量,在教育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科研推动力在其科研道路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成果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青年教师创造力的大小多少与青年教师个体内在的推动力有关联,而这种内在的推动力除了与青年教师个体内在的科研素养有关外,也取决于外在推动力的大小,外在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国家的宏观政策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支持的倾斜程度,也与来自学校层面的科研政策有关,例如科研的投入、重视程度、机制的健全程度等。青年教师只有在科研领域的空白区,才能有所创新。科研推动力直接与青年教师的好奇心有关,而科研的难题和挑战也能给青年教师带来科研的动力和吸引力。青年教师在科研中不能只是追求数量,而应在科研资源的合理分配上着重质量的提高,坚持开放的态度,而不应盲目保守。

(五)科研合作力。作为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之一,可以说,合作力在青年教师追寻科研之路上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科研合作力指的是青年教师要重视团体的力量,协作精神的培养,协同、统筹协调发展的科研思路。新木桶理论指出,为了使木桶能够装更多的水,拿出自己最长的木板和外部的长木板进行组合,才能形成最大的盛水量。那么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发挥创造力来实现科研价值的最大化,需要科研价值链优势环节与外部优势环节相结合,使得整个科研团队的价值量成为核心竞争能力的最大,这说明了科研合作力在青年教师实现创造力发挥中重要作用。积极提高整体科技能力,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科技资源,发挥整体科技聚合效应,才能实现科研共赢的目的。科研合作作为一项特殊的知识生产活动,其复杂及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要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知识的不足,相互配合协调,要意识到科研合作是一种调整科研人员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从博弈理论角度来看,青年教师的合作力的发挥程度受合作双方的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程度的影响,只有实现合作共享,才能保持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

四、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创造力的对策

(一)重视科研团队的打造。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建设,要有明确的科研团队目标,定位要清晰准确,才能整合有效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要有一定的量化和评价考核指标,才能实现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效结合。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团队创造力发挥的必要条件,也是青年教师个人创造力提升的一种途径,所以有必要认清团队发展远景和个人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加强团队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青年教师个体创造力发挥步入正常的轨道。

(下转第34页)

(上接第10页)

(二)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有效的科研创造力激励机制的建立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强化协作关系,杜绝资源的内耗,将团队的绩效考核机制明确,从而带动个体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激发团队精神,对个体的贡献程度要有所区别,实现选择性激励,包括额外的奖励、更多的晋升机会和进修机遇。

(三)组织文化的构建。宽松的科研环境和有效的文化建设,是青年教师科研创造力最大发挥的必要条件,应从学校层面建立和谐的、团结的、有凝聚力的环境,在政策导向上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形成不同学科间的融合交汇,实现团体创造力的发挥,从而带动个体创造力的发挥。

总之,在科研道路的追寻过程中,青年教师要加强自身科研素养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在的动力,注重科研能力的培育,才能最大限度地锻炼和发挥自身创造力;另外,外部的宏观政策(指国家和学校)的支持力度也是影响青年教师的创造力发挥的客观因素。

【参考文献】

[1]刘春.塑造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特色的途径选择[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10)

[2]张泳.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

[3]罗瑾琏.个体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因素:个体目标取向与团队自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2)

【基金项目】2015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5zytz056)生物工程

【作者简介】岳贤田(1980— ),男,巢湖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和绿色化工;杨继亮(1984— ),女,巢湖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和能源化工;晏 娟(1980— ),女,巢湖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和生物化工。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创造力青年教师应用型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