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瘾”难缠 一不小心就被绑
2016-11-02汇编语灵妞妞
汇编|语灵妞妞
“软瘾”难缠 一不小心就被绑
汇编|语灵妞妞
你是不是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视看那冗长而乏味的肥皂剧?或者马上打开电脑花大把时间上网闲逛或打电玩、和陌生人聊天、对八卦新闻津津乐道?那么很不幸,你可能染上了“软瘾”。接下来,我们就来扒一扒“软瘾”究竟有多“毒”。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总是不自觉地打开购物页面,哪怕什么都不买,也要机械性地反复浏览;明明没有想看的电视节目,却抱着遥控器直到深夜;手机不离手,甚至不玩手机就睡不着;瓜子薯片一吃起来就停不下……很多人对这些小举动不以为意,而事实上,这是当代人的通病——软瘾。
这个“杀手”很沉默
软瘾,即指那些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回复性的习惯、行为和情绪,它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新名词。不管你是迷失在网络空间、过度消费、或者看电视时间太久、八卦、咬指甲,还是成天做白日梦、拖延或运动过度,你都很有可能是染上了“软瘾”。它们表面上看似乎让你暂时获得了满足或减轻了压力,实际上却被榨取了更多的精力、财力或者其他,事后或许会有些后悔,但当时却难以摆脱。
与“毒瘾”“酒瘾”不同,“软瘾”不会直接危害生命,导致死亡,但这些看似稀疏平常、没有明显坏处的习惯,人们一旦痴迷于其中,获得短暂的快乐之后,它们便会露出真实面目,吞噬着我们的时间,麻木着我们的感知,限制着我们的执行力,使我们背离了原本想要追求的生活意义和满足感。
“瘾君子”的麻痹大法
为什么明知过度购物、上网、看电视不好,我们却无法逃脱这些“软瘾”的羁绊。如果你正在被一个或多个“软瘾”纠缠,那么说明你心里有个较大的空缺或者需求需要填补。“软瘾”的初始状态,只是一个让你感到快乐的习惯而已。就像一颗糖衣炮弹,激活了大脑的快乐中枢,而当这个习惯逐渐放大失去控制时,你就开始戒不掉它制造的“快乐”假象。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压力和挫折,太多事情需要我们直面,而某些行为却可以起到“时空穿梭”般迷人的功效,将你从不愿面对的当下抽离。可是当你“逃离”太久时,就会变得麻木,失去回到当下的能力。久而久之,“软瘾”便会渐渐吞噬人们的健康。譬如网络软瘾,其心理症状可能表现为戒断不能、渴望更多的上网时间,忽略家人朋友、不上网时情绪低落、敏感易怒,生理上则表现出眼睛疲劳、睡眠不足以及腕管综合症。
通常来说,软瘾源于现实的压力。网购只是让你在虚拟世界一时获得了内心满足,你却在现实中不由自主地逃避着压力。“过度网购”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反复强化的过程。而表面上,刷微博减轻了压力,实际上,刷完微博躺在床上后,浑身的疲惫和之前抛在脑后的所有烦心事就又接踵而至、涌上心头。一个人的身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让人在“明知故犯”的情况下,一边享受着快感,一边又无法自拔。
心理专家表示,事实上,软瘾只是一种自我强迫现象,但并不是强迫症。患上软瘾症的人通常在遇到事情时,习惯性地拖延时间,总是要等到无法再拖下去时才去做。他们都盼望着自己能够自动自发地去做事,坐着等待那个“更好的机会”出现。其实,这就是软瘾患者的一般想法,他们等着那一天的到来,一切时机都成熟,他们会精神抖擞地去做该做的事情。但事实上,这样的愿望就好像水中月、镜中花,这一天可能永远不会到来。
开个处方,对症下药
戒除软瘾要经常自我反省 下一次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或很冲动地奔向商场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这是不是过度了?这有没有干扰自己的生活?出现了什么事情,是什么激发了这种沉溺的行为,进而搞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
决心改正,但不要直接剥夺内心需求。当你莫名烦躁、想要轻松一下的时候,不要总是上网搜寻八卦、灌水或打游戏,选择一些其他活动来替代想要摆脱的软瘾,比如练习一会儿瑜伽、去户外走走。选择自己喜欢的、能带来良好感觉、让自己恢复能量的活动。
急于求成可能适得其反,不妨逐渐减少软瘾行为。心理专家建议适量减少上网时间,比如定一个闹钟,规定自己每次上网不超过30分钟,那么闹钟一响就立即关机,然后出去散步或约朋友小聚,总之远离电脑。
如果你在拖延或回避困难,不妨制定更清晰的规划。任务过于宏大容易增长人的倦怠心理,拖延和回避的倾向也越大;任务越具体、可操作性越强,越能有效执行。比如,看一本书,规定一个具体的数字,比如10页,那就在看完10页之前不要放下书去尝试其他东西。
悦纳自己,接受自己的行为方式。每个人都需要休息、放松。也许你喜欢先沉溺于某些事情中,积攒够了能力,蓄势待发,那么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行为方式,不要因为拖延而自责或否定自我。
建立与亲人、朋友之间的密切联系。如果在与他人的沟通中能够给予并感受更多的关心和爱,让生活充满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软瘾的吸引力自然就微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