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教学听说训练思路的构建分析
2016-11-02李治水俞芬兰
李治水+俞芬兰
摘 要: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育在学生“听、说”能力方面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制订教学目标,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针对学生阅读、写作、听话以及说话能力方面进行专门训练。
关键词:初中语文;“听、说”训练;构建
学生“听、说”训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听、说”训练存在的问题
首先,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初中语文教师在学生“读、写”两个方面的训练比较重视,而在“听、说”能力培养上却有所忽视,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听、说”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太多用处,正是因为这些思想的存在,导致很多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不全面。
其次,虽然小学教育已经为初中学生奠定了一些“听、说”基础,但是依旧有一些学生“听写”方面存在问题,还有一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不足,或者是发音不准,平翘舌、前后鼻音不分等。这些问题如果教师不加以重视,不及时纠正,那么很可能在学生长大成人后,他们的说话口音依旧不清晰,交际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最后,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学生对朗读课兴趣不高,教师布置朗读任务的时候,他们只是对对口型,敷衍了事。教师一旦忽视了这些问题,学生就会养成不好的朗读习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也会越来越差。
二、初中语文教学听说训练思路的构建分析
1.结合实际,进行分段训练
联系生活实际,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关键。初中学生的“听、说”环境主要包括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这个方面出发,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段教学锻炼。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更加容易产生兴趣,而分段教学又契合了他们的学习特点,因此教学效果会十分明显。
比如,初一的学生,语文教师可以将“大胆说出口,勇于表现自己”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激趣提问、小组学习、导入“听、说”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开口”的欲望。如果是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单独设置5分钟时间,每节课让一名学生上台口头演讲,学生将自己平时发生的趣事讲解给大家听,教师在学生演讲之后,给予他们鼓励式的评价,纠正他们的错误读音和语句不通顺的部分。这样的训练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初二的学生,教师可以将“能说,会说”作为“听、说”训练的主要内容,这个时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听、说”基础,教师应该适当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通过讲故事、讲新闻、课文复述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说话”机会,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可以更加严格,学生除了能够梳理清晰说话逻辑,保证说话流畅度之外,还需要清晰地表达出句子的意思。
初三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口头作文”作为“听、说”训练的目标,这个时期,教师要考虑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应该合理安排作文题目,并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多搜集相关材料,教师专门设置一节课组织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口头作文要主题明确、富有感染力。
2.“听、说”训练要求结合课内和课外
初中阶段学生的“听、说”训练,单单只是在课堂进行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注意课内教学向课外教学的延展,这样学生的“听、说”能力会提高得更快。一般会采用以下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感染力的美文,通过美妙的句子感染学生;结合课内材料适当挖掘课外材料,做到课内外“听、说”训练的融会贯通。
比如,《我爱这土地》这篇课文,课文主旨表达的是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缩小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然后在课上进行口头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发言的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获得语言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3.“听说读写”完美地结合
“听说读写”四个环节是初中语文基础教学的核心内容,“听说读写”构成了初中生聆听语言、口头表达、理解字面、表达语言涵义的完整教学环节。“听说读写”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听懂了才会说,会说了才会写。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的听写训练一定要加强“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的结合,通过“听、说”奠定基础,通过“读写”促进“听说”,让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彻底得到提高。
听、说、读、写,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四大指标,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对“听、说”这两个部分比较容易忽视,为了能够保障学生可以全方位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客观认识到现阶段“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更加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王起德.初中语文教学的听说训练思路构建探析[J].语文学刊,2014(20):137-138.